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张涛)记者31日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精神,市政府研究决定从4月1日起,解除对1.0升以下小排量汽车的限制。
鉴于长安街作为重大国事、外事活动主要路线的特殊情况,除双向最内侧车道分时段禁止排气量1.0升以下小轿车行驶外,其他车道取消对1.0升以下小排量轿车的限制;取消二、三环主路最内侧快速道对1.0升排量以下小客车的限制;长安街及二、三环主路对其他车型的限行措施维持不变。“解限”,顺国情民意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精神,北京市政府研究决定,从4月1日起,解除对1.0升以下小排量汽车的限制。这意味着,只要是符合北京市相关环保要求的小排量汽车,从此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行驶在长安街(双向最内侧车道仍分时段“限小”)和二环、三环主路最内侧快速道上。
此前,上海市也顺应国家政策和中央精神,解除了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转而对高污染车辆进行限制。由于北京、上海的特殊地位,这两座大城市在国家六部门规定的期限内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有力地维护了国家“解限”政策的执行力,为全国其他“限小”城市作出了示范,同时将非常有利于国家相关部委进一步采取行动,落实“解限”政策。多年来,在小排量汽车问题上,地方“土政策”架空国家政策和中央精神的僵局将很快被彻底打破。
小排量汽车在北京“解限”,也凸显出必须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国情以及还“路权”于普通百姓的民意。
就在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再次提高了成品油价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石油资源浪费现象相当严重,成品油消耗水平偏高。现在中国机动车每百公里油耗比发达国家高2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在“高油价时代”,以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为契机,发挥国家政策对汽车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降低大排量、高能耗汽车在中国汽车消费中所占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未来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产销量逐年猛增,与此同时,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紧张的石油资源又双双制约着汽车社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节能成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国情。如果不利用各种政策,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的小排量汽车,国民的汽车消费取向就会被地方“土政策”逼向奢华、高油耗的大排量,这种局面将对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造成干扰。
回首小排量汽车在我国“解限”的过程,民意的力量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小排量汽车的购买者大多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经济实力有限。地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专门针对小排量汽车进行种种限制,剥夺了普通百姓的一部分“路权”,造成了经济实力高低决定“路权”大小的怪现象,不利于社会和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老百姓的平均购买力水平决定了更多人需要的是量入为出的“经济适用车”。在5万元-10万元的价格区间内,小排量汽车本来就是省油、省钱、省心的最佳选择。北京、上海解除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将使有意“购小”的消费者增强消费信心,同时,将从正面刺激我国微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北京都已经“解限”了!小排量汽车都可以上长安街了!那些仍然在拖延、拒绝或变相抵制国家政策的城市主管部门还在等什么呢?
(记者南辰)新华社北京3月31日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