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三月三十一日电(记者 王辛莉)绿树扶疏百花香,诗书礼乐即吾乡。
迎着绵绵的春雨,走进琼海文屯村。踏在湿润的椰林村道上,似是徜徉在一个绿色世界里。
在琼海,有一句俗语:文屯,文屯,文人之屯。 村官吴日亮介绍,三年前村里建文明生态村,这个有着四百年历史的华侨乡村发生巨变,乡土文化气息日浓,村里上至老翁,下至孩童,舞文弄墨,乐此不疲。难怪记者采访时看到家家堂屋里挂着主人自己创作的书画作品。琼海一位官员曾赋诗赞美:文化渊源厚,明堂景物优,生态梳装就,村庄第一流!
琼海是一个大侨乡,全市现有人口四十六万,在海外的乡亲却达五十五万人,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村民在政府和海外乡亲们的协助下,热心创建文明生态村,许多像文屯村一样的古侨村,展现新颜。
琼海客村有着八百年历史。村头一片土地刚被翻整一新,即将种上花草树木。不久前,村里集体大扫除,清理运出的垃圾几百车,“祖宗留下来的垃圾都一扫而光了!”村官王昌瑞笑言:“看到附近的村子成了文明生态村,变得那样美,我们坐不住了!”他们请专家对村子进行了规划,还写了致海外乡亲公开信,集资投工,建村民文化活动区、休闲广场、停车场,开始迈出改变家乡面貌、提高生活质量的第一步。他们自信地说,五年内,今天的客村会变成另一个客村。
车子行驶在被绿色簇拥着的蜿蜒乡村公路上,穿过一片水稻田,我们来到被誉为“教师村”的六合岭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村口碑上一幅对联:“翰墨书香世代流芳,育人灵杰桃李满园”。这个四十五户人家的小村庄培养了五十七名大学生,三十八名教师。
“三年前,我盖新房,请了五六个外地人肩挑手提将砖瓦木材搬运到村里,整整用了一个月时间!”退休校长王绍浓说起今昔很是感慨:“现在公路通到村门口,村里修了环村路,还装了路灯,在深圳教书的儿子春节回乡,也感叹故乡的变化!”环境美,心舒畅。现在回乡定居的退休老师多了,海外回来探亲的乡亲也喜欢长住了。
琼海不偏村是一个典型的华侨村。据记载,二百多年前,即有乡民漂洋过海到东南亚谋生。现在全村二百六十余户,在海外的乡亲就有六百多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海外乡亲的大力资助下,不偏村即建成琼海第一个乡村文化馆。古朴的乡村美丽恬静。
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一家把堂屋起名为“明经第”的人家,八十五岁的新加坡华侨何书益正在家中边吃饭,边观看电视,画面是温家宝总理今年的“两会”记者招待会。
何老回乡定居已一年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告诉记者,他希望在民风淳朴的家乡安度晚年。(来源: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