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为贵州民族出版社副总编、编审、现在在贵阳学院供职兼任贵州省布依学会副主席的周国茂教授告诉记者,布依族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民族。当你走进布依族人民所生活的那片热土后,你会爱上这个柔美的民族。
为了与这个民族更加亲近,记者3月29日走进了素有“中华布依第一寨”的贵定县音寨村,去体会布依族的生活方式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中浓浓的布依族文化。
依山傍水聚族而居
从贵定盘江镇进去4公里,便是一处被称做音寨的布依山村。将车停在路边,记者看到有小孩骑着牛从寨口的小路走来,嘴里哼着我们听不明白的布依族山歌,抬头望去,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吊脚楼呈现在眼前。寨子的前面是一条清澈的河流,寨子后面是郁郁葱葱的青山。
布依族住居的显著特点是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民居多为干栏式楼房或半边楼(前半部正面看是楼,后半部背面看是平房)式的石板房。
进入寨子,记者走进了一位叫罗家瑞的老人家中,老人已经有71岁高龄,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布依人,当过兵,还当过音寨村的村支书。
老人说,布依族是一个非常喜欢在水边生活的民族,而且还要背靠青山,当初他们的祖先选择在此居住,也是看中了这片山水才在这里建造房屋居住下来。布依族建造房屋有很多讲究。首先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择依山傍水处作宅基,房屋要背靠青山,面朝碧峰。起房造屋要选吉日,吉日前一个月请木匠破料做房架。竖房架的吉日要供祭鲁班师傅。房架竖好,岳父家送来大梁,大梁上拴有红绸扎的大花朵,并有乐队和舞狮队鸣鞭炮伴送。上梁时又要举行歌舞祭礼和宴饮。最后是接祖宗牌位和灶神(炭火)到新居。建新房的整个过程,在布依族村寨里都充满喜庆与互助的气氛。
“六月六”过“小年”
贵州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节日的精彩纷呈。罗家瑞老人告诉记者,贵州布依族的节日主要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牛王节”等,其中尤其以“六月六”最为隆重。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年,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节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盆古、扫寨赶“鬼”的活动。除参加祭祀的人外,其余男女老少,按布依族的习惯,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当地汉族人民称为赶六月场)。
而“四月八”节日来自于一个“穆莲救母”的传说:一个叫穆莲的孩子的母亲被坏人抓走了,并且看守的人几天没给她食物吃。穆莲得知后,为了能让母亲吃到食物,将糯米染色后送到监牢,并告诉守监牢的狱卒这是已经腐烂了的糯米。狱卒看到米的颜色确实是发霉的颜色,就允许穆莲把米送进去。凭借自己的机智,穆莲成功的保护了母亲。布依族人民将穆莲把大米送到监牢的这一天定为布依族传统节日“四月八”,在“四月八”来临的前一天,布依族人民要将糯米染成红、黄、蓝等颜色,俗称“染花米”。花米主要以蓝色为主,染好的糯米一般先用来祭祀祖先,而其余的花米则赠送给亲戚朋友。
喜欢唱歌的民族
布依族人民喜欢唱歌,各地民歌曲调不尽相同,同一地区的民歌,也因歌词内容、演唱场合和歌唱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曲调。音寨布依人喜欢唱布依山歌,即叙事歌。
“入夜时分,吃过晚饭的音寨人就会聚集到其中一家,年轻的女青年一边绣花,一边围坐在一起唱山歌,歌声会将当地的一些男青年吸引到阁楼底下,最后男女双方便开始对歌,如果男青年的歌唱得好,有意的女青年便会出来与男青年约会。”当地一位叫胥永珍的老人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经常是白天忙完农活后,晚上在一起唱歌,一天换一家的唱。
正当记者与老人聊得高兴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歌声,记者打开门,朝着歌声的方向一路走去,在寨子一块空地上,聚集了十多位布依族妇女,正在齐唱山歌。原来她们得知第二天将有贵客要到她们村子来游玩,于是大家聚到一起练歌,她们说要将最好听的歌声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
整个晚上,记者都沉浸在歌声当中。
赶集就是秀衣裳
音寨村每周都有一次集会的日子。罗家瑞老人说,赶集的日子差不多就是大家比服装精致与漂亮的日子,除了进行物品交易之外,年轻人也可以在这一天向心仪的女子求爱。
罗家瑞老人还说,布依族妇女几乎都是纺织和刺绣的能手。每个女孩,都会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习种麻、纺线、织布到染布、缝衣,很快就可成为能手。至于刺绣,更是布依族妇女擅长的传统工艺。妇女们常把自己精致的刺绣品作为珍贵礼物。
布依族男女服装多喜用蓝、青、黑、白等色布缝制。男子的服装式样各地基本相同。青壮年多半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和长裤。老年人大多穿大襟短衣或长衫。
胥永珍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布依族妇女的包头都使用白毛巾,上衣也改穿有领或矮领,领前的结扣处喜用银泡纽扣作装饰,下身已改穿长裤,唯脚下的绣花鞋逐渐变成半月形或鞋尖处绣小花。改变后的布依女服饰仍显得净洁淡雅、古朴庄重。而未婚女青年的服饰,除总体上与中年妇女相似外,只是喜欢在包头布的末尾处镶绣极为鲜艳的花纹图案,袒露在头顶上方与护发银头饰之间,显得洒脱大方、俊俏美观。
老人还向记者展示了布依族精湛的刺绣手法,并告诉记者,在布依族各种各样的刺绣品中,妇女们对衣背花(即用于背小孩用的背带布)极为珍视,因为这种衣背花的刺绣,特别讲究针法和花纹图案的对称和工整。一幅衣背花往往要在熟练刺绣能手的指导下,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
贵州布依族文化源远流长。周国茂教授认为,“国酒茅台”杯2006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布依族姑娘的选拔就是要达到“选美好形象,展布依族风采”的目的。布依族作为贵州众多民族中一大部分,在贵州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本次形象大使选拔大赛将通过参赛者形象的展示,形成布依族文化旅游的品牌,让布依族文化走向世界。
背景资料
在贵州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的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居住在安顺地区、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地的。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分析,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