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年多来,奉节县共炸毁、关闭了2646口非法矿井。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的选择面前,奉节选择的是后者。
炸毁、关闭非法矿井,尽管在财政收入上也许会受到暂时的“损失”,但赢得的却是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特色资源性产业的科学发展。
非法煤矿的爆破现场。
爆破人员在现场商量炸毁非法煤矿的方案。
[核心提示]
无独有偶,在本版即将推出之际,奉节县传来消息:发生一起煤矿瓦斯窒息事故。该煤矿恰好属于该县首批关闭煤矿之一,系矿主擅自启封生产引发的事故。彻底消除煤矿安全隐患,破解这一长期困扰的难题,仍然任重道远。
“杨贵荣,你不要做得太过分了,不然小心你的脑袋。”
今年2月20日,奉节县召开再次关闭65家煤矿的矿主会议,身为县煤炭工业局局长的杨贵荣在会上以强硬态度,下达了关闭的最后期限。当晚,这位具体执行者就接到了好几个恐吓电话。
接到这样的电话,老杨淡然一笑,泰然处之:“我的脑袋值不了几个钱,但如果不关闭你这样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矿井,将会有更多人的生命得不到保证。”
这样的恐吓并非只是说说而已,原林业局局长、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罗启辉就是因为关闭、炸毁非法矿井得罪了矿主,被人在家门口砍伤,差点丢了性命。
但没人在恐吓面前退缩。杨贵荣明白,这场弥漫着硝烟的战斗又将再次打响。
痛下决心
去年2月,刚刚春回大地的奉节县山区里,到处是非法开办的小煤矿。据县煤炭工业局调查,全县正在开采的2848口矿井中,有2646口是没有取得开采许可证的非法煤矿。
奉节的小煤矿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特别是2004年煤炭价格上涨,受利益的驱使,一些农民干脆在自家屋后刨一个洞,就开采起煤炭来。竹园镇一个镇就出现了530多家小煤矿,最多的一个村非法开办起了90多家小煤窑。
开采煤炭虽然给农民带来暂时的收入,但无序开采带来的隐患和恶果却是触目惊心的———非法矿主大把大把数着的票子是用矿工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产条件不安全是非法煤矿的第一隐患,在极其简陋的开采条件下,矿工们用自己的生命在为非法矿的业主创造着高额利润。
“最大的隐患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分管安全工作的副县长田承毅说,非法开采是一种掠夺式的开采,破坏了宝贵的煤炭资源,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山挖塌了,山上的泉水挖漏了,路挖断了,村民的房子挖垮了。本来充满生机的奉节山水,被这些非法开采的小煤窑活生生给弄得满目疮痍。
“多年来,煤炭开采给奉节县带来的财政收入总共不到10亿元,但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是无法估量的。”田承毅说,如果要修复破坏的生态,需要投入高出数倍甚至十倍的资金。
“不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给子孙后代留下后患!”县委在短期内两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研究并最终决定,借国家整顿煤矿安全之机,炸毁非法开采的煤矿,打击非法开采行为。
为了加大打击力度,杨贵荣从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任上调至煤炭工业局任局长,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大队长张友权调任煤炭工业局副局长兼煤矿安全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新组建的煤矿安全综合执法大队,冲上了关闭非法煤矿、炸毁非法矿井的第一线。
硝烟弥漫
这是一场弥漫着硝烟的特殊战斗。
五马乡尖峰村的王发尚,曾因涉案3次被捕,3次越狱。服刑15年释放后,在当地开办了一家非法小煤窑。他家住在山顶,非法煤矿开在半山腰,家中藏有炸药包、火枪。
“打非”行动开始后,他四处扬言:“谁敢炸我的矿井,我就用乱石打。谁敢到我家抓人,我就用炸药包、火枪对抗。如果乡政府要关我的煤窑,我就炸毁乡政府!”
这位嚣张得不可一世的非法矿主,成了一个“钉子户”。当地的非法小矿主都盯着他———如果他的非法矿井不被炸掉,周围数以百计的非法矿井就关闭不了。
打蛇打七寸!县里和煤炭工业局在分析了实际情况后,决定从拔掉这颗“钉子”入手,撕开打击非法开采、炸毁非法矿井的口子。杨贵荣和张友权一起,经过周密部署,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亲自带队开进山里,完成这次拔“钉子”的任务。
随着“轰!轰!”的爆破声,曾经不可一世的“钉子户”被拔掉了。当地的非法小煤窑矿主眼见大势已去,只得配合综合执法队和当地政府,关闭、炸毁了自己的小煤窑。
汾河镇丁家村是无证非法开采的重灾区。这个村的山上,到处都是小煤窑的井口,无证无序的乱挖乱采导致屋塌水漏、山崩地裂,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该村的无证矿主黄昌远也是一颗难拔的“钉子”,其非法开办的煤矿日产煤达200吨以上,比一些有证矿的规模还大许多。镇政府曾多次组织人力对这一非法矿进行关闭,都没能成功。
“这颗‘钉子’必须要拔掉!”县委、县政府组织了上百人的综合执法队伍,由县长刘渝平亲自带队,开赴丁家村。
执法队伍走到半路上,车就被大石堵了路,队伍只得停下来排除路障。到达拆除现场后,大家一边做矿主和工人的思想工作,一边拆除矿井设施,对不能拆除的装上炸药炸毁来了个“一锅端”,非法矿井失去了再次开采的能力。
黄昌远这颗“钉子”的拔除,有力地推动了汾河镇及全县打击非法煤矿开采活动,汾河镇400多个非法开采的煤窑在短期内全被炸毁或关闭了。
这场弥漫着硝烟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半年多:共炸毁井口1076个,炸毁煤坪535处,拆除、没收非法煤矿机器设备978台,矿车1373辆,钢轨29934米,电缆线75767米,没收非法矿产品850吨,炸毁拆除非法矿工棚、厂房3471处,依法行政拘留非法矿的业主72名,刑事拘留6名。
爆破的硝烟散尽后,全县2646口无开采许可证的非法开采矿井被关闭。
然后,斗争远没有结束,更加艰苦的战役还在后头。 1 来源: 华龙网 2006-04-03 03:41
宁当“恶人”
执法队伍拆除非法矿井设施。
炸毁非法小煤窑难,保卫“打非”成果的战斗更艰难。
如何保证这些被炸毁或关闭的小煤窑不死灰复燃?在被炸毁或关闭的非法小煤矿中,有的是业主投入了数十甚至上百万元资金建起来的,有的则是负债经营,特别是投产时间短的矿井远未收回投资,一下子被关闭,不少业主心有不甘。
“把保卫‘打非’成果作为一场更加严酷的保卫战来打!”奉节县委书记陈孝来和县长刘渝平与煤炭工业局一起,反复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打非”的长效机制:
对炸毁、封存的非法小煤矿,建立起24小时监控制度,由乡镇安排人员负责监控,由合法矿主对无证煤矿进行监视举报。为鼓励举报,除号召村民不允许非法开采行为在自己的承包山林或土地上出现外,各涉煤乡镇和部门还设立了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举报属实的可获得500至1000元的奖励。凡是出现死灰复燃的非法矿井,其矿主一律列入煤炭开采不良行为“黑名单”中,凡进入“黑名单”者,3年内不对其审批探矿权、采矿权和技改立项。对暴力抗法、擅自启封3次以上者,在县内不得再从事煤炭行业……
县煤炭工业局综合执法大队组织了巡逻队,对炸毁、关闭的非法矿井进行巡回监管,一旦发现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就及时扑灭。
但少数非法矿主仍然与政府主管部门玩起了“捉迷藏”———为了打探举报制度是否仅是“纸上谈兵”,矿主竟然自己向县执法大队举报,看执法人员是否会及时到场。令其意想不到的是,综合执法大队接到举报后,数小时内就赶到现场。虽然扑了空,但无疑让非法矿主看到了监管制度动的是“真格”,再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上,随着国家对煤矿监管工作的加强,合法矿需要有“五证一照”(采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营业执照)。值得关注的是,在有证开采的202座煤矿中,多数都只有开采许可证,而其余的证照并不齐全,需要有更多的完善工作,甚至其中的一些矿也在关闭之列。
去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奉节县政府适时提出“宁当‘恶人’,不当罪人”,责令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196家煤矿停产整顿。
县煤炭工业局一边派员督促停产煤矿投入资金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增添安全生产设施,进行整改;一边又派出干部,配合煤矿在整改合格的基础上,向上级主管部门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照。
在投入了6000余万元增添安全设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后,大多数煤矿达到了安全生产标准。对于仍未达到要求的65家煤矿,在经过市里的专家确定后,县里坚决依法实施了关闭。
“虽然我们现在当了一回‘恶人’,但减少了我们当罪人的几率;虽然让个别老板失掉了赚钱的机会,但却让更多的矿工生命得到了保障。”杨贵荣这样说道。
双刃剑下的抉择
打击非法采煤,炸毁、关闭非法煤矿,对奉节县的决策者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下的艰险抉择。
奉节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地质储量达3.96亿吨,分布在全县4099平方公里的深山沟壑中。全县30个乡镇中,22个乡镇有可开采的煤炭资源。煤炭最高年产量达500万吨,居我市首位。
由于奉节的煤炭资源多,又易于开采,因而,在利益的驱使下,非法开采的行为在过去比比皆是,非法开采的矿点占了全市非法开采矿的70%。
煤矿开采对奉节县来说,是一柄双刃剑:容忍非法开采,对矿工的生命安全、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关闭非法开采的矿点,又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里的财政收入,影响农民的增收。
在奉节,从事煤炭产业的有10万人左右(包括采煤、运输、销售等环节),这10万人中,平均每人每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养活了10万个家庭、30万人。2004年,政府从煤炭产业获得的各种税费总共达到8357万元,占奉节县财政收入的60%以上。
可是,非法开采对煤炭资源的破坏,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对奉节山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据分管煤矿安全工作的副县长田承毅介绍,非法开采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只能达到20—30%,而科学的开采能达到75%以上;在非法开采煤炭过程中,奉节县常年有40至50条生命被夺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的后患更是无穷,目前已经出现了因非法开采带来的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
田承毅沉痛地说:“把奉节县煤炭开采产业发展以来20年政府所收的税费加起来,用于治理因非法开采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连零头都不够。”
面对这柄双刃剑,奉节县的决策者们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了社会的长久稳定,舍掉眼前的这点经济利益,痛下决心,作出了打击非法煤矿的抉择。
重塑“奉煤”品牌
煤炭是奉节县的特色资源,也是奉节现阶段支撑县域经济的主要产业,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奉节的县域经济仍然离不开煤炭产业的支撑。
炸毁、关闭非法矿井,其“终极目标”并非是要限制煤炭产业的发展,而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可持续的理念来规范煤炭产业的市场经济秩序,科学发展煤炭产业。
近日,奉节县委、县政府在打击非法小煤矿、初步规范煤炭开采秩序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调研和专家论证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整合煤炭产业,构建新型煤炭产业体系,实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初级开发向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转变,重塑“奉煤”品牌,变产煤大县为煤炭产业强县。
按照这一目标,奉节县已经开始进行煤炭产品、产业、企业的结构调整。预计到2010年,将培育10个年产20万吨左右的煤炭企业或企业集团,原煤产量稳定在年产450万吨左右;培育10个煤炭销售集团,10家煤炭运输公司;原煤加工转化率达到50%,煤炭综合效益达到2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以上,带动10万人就业。
在规范煤炭开采秩序、建立可持续开采的前提下,奉节县将建立起煤炭开采的生态补偿机制,对全县的煤炭矿区科学合理地划定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禁采区内严禁新设矿权,限产区从严控制。此外,新办矿井须同时具备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措施才准开工。原有煤矿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进行治理和恢复。首席记者罗成友前一页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