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电视台影视部、河南超凡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我国首部大型科幻少儿电视剧《快乐星球Ⅱ》,经过近两年的拍摄制作,4月5日将在CCTV—8《青春剧苑》首播,在全国小朋友中掀起一股更大更持久的“快乐风暴”。
无独有偶,长影集团3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宣布,将与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全面合作,创造生产一系列童话动漫影片,打造具有魔幻色彩的中国影视童话王国,以中国特色的“哈利·波特”去参与全球竞争。
如果说“科幻”是站在坚实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眼光的基石之上,那么“魔幻”则是一如既往地满足了人们渴望超越现实的心灵需求。这一次,中国少儿剧要两条腿走路,为孩子们建立属于自己的幻想天空。
打开电视机,现在的孩子们不是跟着大人一起看“戏说”、言情和武侠,就是去看国外引进的动画片。据统计,目前国产电视剧每年的总产量是一万两千集左右,而少儿剧却年产不足300集,与三亿七千万未成年人受众很不成比例。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为此用8个字概括儿童剧严重短缺的现状:“三亿儿童,嗷嗷待哺。”“我的儿子就是看‘老鼠文化’长大的,他没看到几部好的国产儿童剧、动画片。”很长一段时间来,《快乐星球》总导演张惠民都在为自己9岁的儿子每天看《猫和老鼠》而感到不安。在他看来,一部好的文艺作品,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拍儿童剧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为什么有些国外的影视作品更能抓住孩子的心?有专家认为,相比之下国内科幻作品艺术性要差很多。现在都大搞动作片、古装片,而儿童片和科幻片的制作和开发却少人问津,这和原创作品的严重缺乏有着很大关系。
如果说“哈利·波特”创造的是具有魔幻色彩的西方童话世界,那么,郑渊洁创造的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东方童话世界。被誉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在过去20多年里创作了100多部童话作品,他的作品充满童趣和智慧,印刷量超过1亿册,在童话作品的销售上与“哈利·波特”并驾齐驱。“再见了作业,今晚我要看《快乐星球》,别为我担心,我有快乐和智慧的桨;再见了学校,今晚我要看《快乐星球》,别为我担心,我有勇敢和机灵的舵……”这是网友看片后的留言,他们更把剧中小主人公乐乐比做骑着扫帚的“哈利·波特”。
50集的《快乐星球Ⅱ》在第一部的基础上,通过科幻的手法反映了当代中国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烦恼,被认为是用科幻的形式演绎了生命的故事,符合儿童观剧求知、求变、求奇的心理,开辟了我国儿童电视剧创作的崭新思路。
2004年9月30日,《快》剧第一部在央视首播,收视率超过了该套同时期黄金档电视剧收视率。目前,该剧第二部播出在即,第三部、第四部的剧本创作也在紧张进行中,剧组计划用4到5年时间,以4部200集的规模,把《快乐星球》做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科幻剧品牌。
而在长影的计划里,他们将依托郑渊洁百余部作品制作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今年将由长影世纪城投资两亿元人民币推出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故事片,剧本从郑渊洁的中篇小说《机器猴传奇》、《五个苹果折腾一个地球》、《三○九暗室》、《穿风衣的猫》和《睡眠冲击波》中选择。此外,还要根据《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拍摄一部近300集的动画片,计划拍摄的一部富有科幻色彩的电视连续剧则根据郑渊洁的长篇小说《金拇指》改编。为保证电影制作的高水平,长影集团将首次在全球范围内招募电影编剧、导演。
20世纪70年代“伤痕热”,80年代“琼瑶热”,90年代“金庸热”,21世纪将是“科幻热”。“‘科幻’与‘魔幻’在某种意义上是可以相融合的,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能为我们带来新的阅读快感,国内外科幻作家都已经进行了一些有意思的尝试。”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认为,中国的科幻创作应该迎头赶上,形成鲜明的中国风格。当今的中国科幻受西方的影响太深,过分“洋化”、“西化”,这也是中国科幻缺乏有影响力的新作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