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各大墓区清明祭祖见闻
本报记者 应芳娟 丁原波/文
程瑞鑫/摄
后天就是清明节。昨天晴好又逢双休日,祭祖人潮席卷杭州各大陵园,通往各墓区的各条主干道交通忙而有序,森林防火指挥部未接到一起森林火险警报。
交通忙而有序
从早上7点开始,通往半山公墓的沈半路、石祥路车辆排起长龙,尽管繁忙但秩序井然。
中午11点多,记者赶往南山陵园,车至复兴路美政花园时排起了长队,到复兴路南复路口约500米的路程开了半个多小时,交警部门派出不少警力在路口指挥分流。“私家车一多,交通压力可想而知,从早上7点多我们就在这里疏导了,直到现在没休息过,不过总体情况还不错。”一位交警说。
南山公墓是墓群最集中的地方。私家车一多,停车就成了大问题,不过,交警部门早有准备,辟出了几个临时停车点,并由陵园派专人管理。因此,除了中午最高峰时间,安置好车辆还是不成问题。
中午12点左右,扫墓出现高峰,附近的废弃道路、停车场、空地停满了各种车辆,由于道路拥堵,很多市民索性将车停在陶瓷品市场,徒步前进。
未发生森林火险
提倡用鲜花代替供品等文明祭扫,越来越多的市民有了这个意识。因为祭扫场所内禁止燃烧冥币、纸钱、纸礼品等用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南山陵园管理处张小国副主任表示,为预防山林火险,今年清明陵园较往年加强了约80名管理人员,巡查清理墓区。
在一些山林墓葬区入口,森林防火指挥部设置了扫墓登记处,悬挂了横幅和宣传画,提醒扫墓者注意用火。记者从森林防火指挥部了解到,截至昨天下午4点40分,双休日未发生一起因扫墓而导致的森林火险。
扫墓最好坐公交
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清明期间杭城前往墓地扫墓的市民将超过140万人。从4月1日起至4月9日,公交将增加市区及经过和到达午潮山、南山、半山、龙居寺、安贤园、第二公墓等墓区近百条线路的配车配班数。
同时,公交还积极开展包车预约服务。有个人和集体需要包车的,只要通过88333678、88311223(每天6:00-20:00)或登陆杭州公交网预约,公交公司将及时根据需求提供服务。公交部门提醒市民,尽可能避开乘车高峰,有关出行信息可以通过杭州公交热线服务电话85191122以及杭州公交网站www.hzbus.com.cn了解。
欠妥篇: 坐在别人墓上野餐
扫墓顺带一次郊游。午饭时间,前来扫墓的人开始打点起来,准备三五成群席地就餐。不过,场地成了很大的问题,刚扫完墓的亲人们开始巡视,最后只能选择在一边的邻墓,铺上报纸,拿出菜肴,围坐一起,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妥?”记者上前询问。他们一脸尴尬,一位中年男子无奈地说:“我们也觉得不太合适,可这里实在太小,没地方可坐,只能对不起了,不过我们肯定不会太过分的,吃完就收拾干净。”类似情况,在南山、半山公墓都比较普遍。
缺德篇: “扫”光墓前祭祖供品
有一群人提着大大的黑尼龙袋混迹于扫墓大军中,穿梭于密密碑石前,他们通常三四十岁,一双眼睛急切搜寻四周,获取“猎物”。从前,他们只看中墓地里的纸灰,被称为“扫灰人”。而今,他们的目标已经扩大。
半山公墓,一名打扮入时的妇女一手拎着袋子,一手握着啤酒罐,正仰脖灌酒,神态“悠闲”。在她身后,一名背着书包的小伙子挡在一边,女人迅速弯下腰,墓碑前一盒盒清明团子以及各式水果统统装入袋中。这些偷盗者在南山陵园也同样存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尽管管理处在不间断地播报提醒事项,但是这些偷盗者手法通常比较迅速隐蔽,“加上陵园内树丛浓密,巡查人员很难发现。不过,这两天,还是抓牢不少偷盗祭品者。”
感人篇: 别样方式怀念逝者
南山老干部墓区传来声声嘹亮的军号声。记者循声上前,一位白发老人庄严肃穆,手持一把军号声震墓区。原来,他正以吹军号的方式怀念逝去的老战友。墓碑上没有逝者的姓名,几个红色的大字镌刻其上,异常醒目:“这里埋葬着一位老红军的忠魂。”
有别于军号声的肃穆,越剧则显得凄婉动人。因为老人身前喜欢听越剧,家人特别带来了录音机,在墓地里一遍又一遍地播放。
在一墓区,一条小鹿犬愣愣地仰着脖子端坐在墓前。家人说,尽管小狗不是过逝亲人身前所养,但一直相处着,也蛮有感情,所以趁清明扫墓牵来看看。
对比篇: 同样“犯错”态度不同
天气晴好,火险等级较高,有关部门对防火工作抓得很紧,南山公墓的广播在不间断播报公告,禁止扫墓现场燃放爆竹、焚烧香火等物品。今年许多市民在这点上都做得非常好,记者看到,大多数市民都是捧着花篮前来祭祖。
虽然公墓规定不能点香烛焚纸钱,但仍有不少扫墓者带了香火蜡烛,同样是“犯错”,态度却不同。
一部分人烧完纸钱转身就走,根本没注意到纸灰被风吹得四处纷飞,但还有一部分人则会留下来,等火星灭了,用塑料袋把纸灰包起来,然后扔到垃圾筒。一位先生正弯着腰收拾纸灰,他4岁的女儿也赶紧来帮忙。“我们也知道不准焚烧,但风俗习惯如此,只要自己多加注意,应该不会有事。”他说。
半山公墓管理处的莫处长不停地提醒大家文明扫墓,以防火灾:“纪念的形式有很多种,不是非得用这种形式。其实人到、心到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