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跨越千里的中哈(中国哈萨克斯坦)石油管线,90%的钢材是武钢制造;杭州湾跨海大桥、阳逻长江大桥、滨州黄河铁路桥等大型桥梁,主要钢结构材料也是武钢制造;三峡大坝上26条特大型引水压力钢管,所用钢材还是武钢制造!作为新中国兴建的第一家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已年过半百。 然而,今天的武钢丝毫不显老态,高、精、尖新品层出不穷,行业位次不断前移。有人说,是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给了武钢一颗永远年轻的心。那么,在日复一日飞溅的钢花背后,有些什么样的武钢人,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武钢简介]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1955年10月破土动工,1958年9月13日正式投产。目前,武钢占地面积21.17平方公里,现有在岗职工近9万人,钢铁主业的核心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武钢股份(60000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4年6月,通过增发股份,武钢钢铁主业实现整体上市。2005年,武钢先后与鄂钢、柳钢重组。当年,武钢产铁1230万吨、钢1304万吨、钢材1201万吨,生产规模全国排名第3位,世界排名第25位。武钢已成为我国板材的重要生产基地,成为我国钢铁高端产品的引领者。去年7月,武钢决定在未来两年内,将武钢冶金公司分布在汉口和汉阳闹市中心的钢铁生产企业,整体一次性迁至新洲阳逻开发区,再造一座以钢铁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钢铁新城。展望未来,武钢力争在本世纪前10年形成年产2000万吨以上的综合生产能力,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昔日引进 今朝“反输出”
“过去引进技术,向别人学;现在我们自己输出技术,靠技术也能赚钱”。采访中,很多武钢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转炉炼钢过程中为了回收烟气,必须实时抽样监控烟气排放情况,武钢为此曾从飞利浦公司引进转炉烟气回收装置和技术。设备调试时发现,引进设备无法适应生产。武钢高级技师刘渝兴仔细揣摩,研究出了“武钢创造”的转炉烟气回收防堵工艺,适应性和精确度大大提高。后来,飞利浦公司花7万美元要求购买这一技术,武钢成功实现了技术反输出。据介绍,武钢利用多年形成的成果和专利,逐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其热连轧计算机控制系统、热连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炼钢、连铸等技术,先后为国内外30多家企业提供了技术输出和技术服务。武钢人开心地说:“是创新让我们扬眉吐气!”
独门武器让武钢独步市场
近日,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合资兴建的“哈塔苏?阿拉山口”近千公里的大口径石油管道工程竣工投产。这是一条输送压力大,气候条件恶劣的石油管道工程。为管道提供钢材的活大部分被武钢揽下,因为这种钢材正是武钢的独门武器,力学性能高于美国石油学会指定的标准。这种独门武器还另外为武钢争取到国内外重点项目60多项。武钢的汽车板研究所、硅钢管理部、科技创新部等,都是武钢的专门研发机构,开发的硅钢板、桥梁板、容器板、家电用钢等一大批“双高”产品,让武钢今年在全国钢铁市场低迷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2005年2月,武钢研制低温取向硅钢成功,这项技术代表着世界硅钢最高水平,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这项技术。而武钢的热连轧计算机系统技术,结束了我国该项系统设计和应用软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循环经济大有赚头
除了销售产品、输出技术,武钢在内部的循环经济上也大赚其钱。利用炼铁的余热发电,既能回收高炉煤气、减轻煤气排放,又能创造经济效益,但我国多数钢铁企业没能做到这一点。武钢在建设6号高炉时,投资3000多万元引进发电设备,日发电量达32万千瓦时,一年多时间就收回投资。现在,武钢的高炉已全部安装发电设备,2005年的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不单单省钱,还大有“赚头”。武钢是耗水大户,每年消耗新水多达数亿吨,为此武钢动起了“省水脑筋”,建起节水示范工程,并最先在耗水大户焦化公司进行试点。过去,武钢焦化公司冷却水一直是直排式,一度还抽取地下水补充,对地域生态极为不利。焦化公司实施“直流供水改循环供水工程”后,水循环利用率由原来的47%提高到95.7%。每年5330万吨的工业废水全部被循环使用,实现了工业废水的零排放。接着,武钢又将“老三轧”(最老的三个轧钢厂)冷却系统由直排水改为循环水,大大降低了新水消耗。为达到节能节水目标,武钢也有自己的“五年规划”,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使能耗、水耗、物耗指标全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争取到2010年,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7%、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布衣发明家刘幼生
一个人一生能够创造多少财富?如果是企业老板,可能是几千万、几亿……那么如果是一个普通工人呢?信不信由你,武钢焦化公司二炼焦车间一名普通的电工,“发明创造”出的财富,最保守估计也有8000多万元。1978年,刘幼生靠自己钻研,捣鼓出一项技术革新成果“空压机断水保护装置”,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20多年来,他共有38项发明创新成果问世。这些发明创造,有些可以经过开发推向市场,有些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有些可以保护工人生命。刘幼生最难忘的发明是“单线遥控技术”。过去,焦化厂捞粉焦的大抓斗是由工人在上面操作,下面就是水温高达90℃的熄焦池,含有害物质的水蒸气直扑人面。“稍不小心,就会酿成严重的人身伤害事故!”1988年的一天,车间主任找到刘幼生:“你能不能搞套装置,在地面遥控操作?”“当然能!”心气很高的刘幼生一口答应下来。从那天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研究中下班乘车经常错过站口,只好坐回头车;做饭时甚至烧穿了锅底;家里有间6平方米的“实验室”,他每天吃完饭就一头扎进去搞实验,时常干到天明。没想到出师不利,在初试时就“卡了壳”。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刘幼生从录音机上闪烁的红绿灯上获得灵感,就赶忙搜遍武汉三镇的电器商店,买来大量电子器材。可是过了一个月,依然没有成功的迹象,买各种材料已经花去了1万余元,刘幼生几乎失去了信心。“这是专家都难解决的难题,相信自己,坚持就是胜利,失败了算我的!”车间主任关键时刻给他打气。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转机,他实施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设计出一套介于有线和无线之间,采用交、直流电互动方式的方案。实验成功了!《单线遥控技术》的论文也很快诞生。专家称,这项成果达到当时国内领先技术水平。
爱跟外国人“较劲”的陈晓
今年的武钢科技大会上,武钢拿出600万元,对2005年新试新推项目的团队进行了奖励。其中,武钢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陈晓独得15万元奖金。陈晓三十出头到武钢钢铁研究所当技术员,如今已是六十开外。潜心科研30多年,重点研制了8大系列20余个新钢种,其中4个钢种为国际领先水平。大名鼎鼎的高性能耐火耐候钢、油罐容器钢等,都是他的杰作。为什么一直倾心高性能钢材研究?陈晓的回答是“太受刺激”。一场场国际会议上,国外同行的不屑一顾,一次次技术谈判中,外国公司说一不二的态度都深深地刺痛他的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研制高性能新钢材,改变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1997年6月27日,北京某化工厂因火灾引起大型球罐群爆炸,损失惨重。北京市委和原化工部领导要求在4个月内恢复生产。为此,该厂急需建造4台1000立方米低温乙烯球罐。继续引进国外产品,国外公司开出天价,而且还提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化工厂把求援的目光投向了武钢。“不信邪”的陈晓接下了这块难啃的“骨头”。他天天与科研人员一道在现场指导跟踪,几乎没有一天睡眠超过5个小时。在武钢各方面支持下,交货期还提前了22天。1000吨优质钢板运抵化工厂时,对方惊喜地发现,技术质量指标全部超过厂方的要求,仅罐区建设就节省投资1200万元。不久后,北京燕山石化总厂和北京化工设计院提出要建造4座10万立方米特大型原油储罐,这种原油储罐用钢过去全部依靠进口,希望武钢能研制开发出适用于大线能量焊接工艺的新钢种。陈晓二话没说,立即组织力量投入试验研究。在没有任何技术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们在成分上采用优化设计,利用氧化物冶金原理,独创性地开发出新一代大线能量高强度钢。1999年首次用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4台10万立方米浮顶式油罐的制造,从此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迄今,带有“WH”标记的这种钢材,已在国内独家为国家两大重点石油工程制造了22台10万立方米储罐,用钢量共21450吨,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外汇。“我就是要和国外厂商一决雌雄。”在很多场合,陈晓都非常自信地说出这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