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发布内部通告,在华业务亚太酿酒全面接管
撰文:新快报记者 林晨“喜力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肯定将在半年内被撤消,届时在中国范围内的喜力啤酒将会交由喜力亚太酿酒(中国)有限公司运营”,昨天下午,一位即将离开喜力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人士向记者透露。 该人士表示,亚太酿酒早于3月17日正式将上述消息通知贸易公司员工,相关的人事调整也在进行当中,“上周五贸易公司就有四名员工被正式辞退,而自己本人也将于近日离开喜力。”在此之前,喜力亚太酿酒(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也向外界确认,目前公司内部的业务正在进行整合,会利用在中国投资的各个公司来运作喜力品牌。
今天喜力内部将发布正式通告
据了解,荷兰喜力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由其全资子公司———喜力贸易公司负责从事喜力啤酒的进口、销售和市场推广等工作,主攻中国市场的高端市场。喜力进入中国市场的头几年发展速度相当迅猛,到了2000年喜力销售达到了最高峰。然而,从2001年以来喜力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路下滑,使得喜力不得不考虑通过合资建厂的方式来扭转局面。2004年,喜力通过由新加坡华沙尼集团(F&N)与荷兰喜力啤酒集团共同成立的亚洲太平洋酿酒集团,分别在进入中国投资了上海亚太和海南亚太酿酒厂。其中,上海亚太主要生产和销售“力波”系列啤酒和“虎牌”啤酒;海南亚太则主要负责“力加”啤酒的生产。“亚太酿酒进入中国就注定了喜力贸易公司将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却没有料到时间来得如此之快”,即将离开喜力的该人士无奈地表示,贸易公司被撤消事先根本没有任何征兆,虽然在3月17号仅仅只是一个口头通知,但是大局已定,公司针对内部员工的正式通告也将在今天发布。该人士表示,根据3月17日的通知,喜力在华东地区的业务将与上海亚太合并,喜力在华南市场的业务将与海南亚太合并。
“喜力并非经营业绩不佳”
啤酒行业人士纷纷认为,在喜力选择引退的背后是其自2001年以来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一路下滑,因此经营业绩的不佳是喜力撤消全资子公司的关键。然而,喜力的该人士断然否认了此观点。该人士表示,其实任何产品的市场表现本来就有高潮和低谷,在2001年到2004年之间喜力的下滑其实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而从2004年喜力方面经过市场的调整之后出现了止跌反弹的情况,并且销售额在2005年出现了12%的增长,“而今年贸易公司的目标就是实现进入中国的首次持平,所以喜力的业绩表现并不会差。”“此次合并就是一个目的———节约成本”,该人士认为,因为喜力同时运作着喜力贸易和亚太酿酒,必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现在通过双方渠道和品牌的整合可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资料链接]140多年风光史
喜力的历史始于1863年12月16日,即从Gerard Adriaan Heineken收购位于阿姆斯特丹的啤酒厂“DeHooiberg”之日开始。该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来检查基础配料和成品的质量,这在当时的酿酒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正是在这一时期,特殊的喜力A酵母开发而成,使啤酒厂在1889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在Heineken接管啤酒厂后,市场扩展至全国范围乃至海外。到19世纪末,啤酒行业已成为荷兰最大且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自1950年起,喜力成为享誉全球的商标。喜力在全球50多个国家的90个啤酒厂生产啤酒,出口到170多个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期,喜力啤酒公司进入了中国市场,目前中国市场上的喜力啤酒都是从荷兰或新加坡进口的。目前,喜力拥有包括海南、上海等几家合资啤酒公司以及深圳金威和江苏大富豪的间接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