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80余种消费品销量前十位品牌的份额构成中,国产品牌比重达74.3%,比2004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但是中国服装行业缺乏优势名牌。该数据源自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近日发布的“第十届全国市场销量领先品牌信息”调查报告。
对此,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主任朱新武说:“尽管国产品牌在国内‘日子还算不错’,但在国际上,我国的名牌产品却寥寥无几,国产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品牌国际化问题。”他认为,在核心技术缺失的大背景下,国内企业没有完整的产品定义的权利,没有高附加值、差异化技术形成的产品竞争力,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国际品牌,致使行业利润越摊越薄,有的甚至不到1%。
根据该调查,在众多消费品中,家电类的品牌集中度最高,销量前十位品牌的市场份额接近80%。长虹彩电、海尔空调、小天鹅洗衣机、澳柯玛冷柜等知名品牌在各自领域牢牢地占据销量“高地”。在食品类消费市场,前十位品牌的市场份额均超过70%。燕京啤酒、五粮液、茅台在酒类市场份额中优势明显,蒙牛已经成为液态奶市场的领跑者。在日化类消费品市场,销量十强的份额均超过70%,清洁洗涤剂、唇膏、沐浴露、牙膏前十强的市场份额均超过75%。但是美发和护肤品由于品牌众多,前十强份额低于60%。不过在护肤品市场集中度较低的情况下,大宝却以平民的姿态、低廉的价位赢得了15%以上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服装纺织类消费品品牌集中度最低,前十位品牌的市场份额之和不到40%,前三位的市场份额合计为18.95%。专家认为,我国服装纺织业涌现了一些相对领先的品牌,但整体看国产品牌在服装纺织类消费品领域的竞争力有所减弱,销量前十位品牌的份额构成中,国产品牌的比重从2004年的86%降低到79.74%,目前缺乏强势品牌。
商务部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0.5%,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平均比重也只有1%,比世界500强低两个百分点。而在发达国家,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是3%~5%,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有些企业甚至达到20%。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只有达到其销售收入的5%以上,才有较强的竞争力,达到2%只能维持企业的基本生存,1%则企业极难生存。
朱新武提出,在消费品市场供求日趋品牌化的趋势下,国内各企业品牌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品牌竞争中取胜,或进军国际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在研发上省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