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都市快报和浙江医院联合举办的老年健康沙龙第二次开讲,这次关注的健康焦点是骨健康。
浙江医院骨科主任郝毅主任医师和科室里的专家团为这次健康沙龙准备了很久,最后根据平常在门诊和病房的临床经验,选择了骨质疏松和骨关节炎这两个老年人中的常见疾病重点分析。
郝主任说,骨科疾病治疗就像一个金字塔。大部分人就好像在金字塔的底部,只要做好基础的预防就行了,然后再是吃药、物理治疗等,只有少部分人才需要开刀手术。所以,专家们在健康沙龙上花了不少时间给大家讲健康知识。“了解疾病是预防疾病的基础。”郝主任说。
关节炎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关节炎是老年性疾病,只影响60岁以上的人。
真相:关节炎可影响所有年龄的人,包括儿童在内;关节的早期变化在二三十岁时就开始;在几乎所有四十岁以上的人身上,凡是承受重量的关节都会发生变化;大多数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加剧。
误区二:关节炎是妇女产后洗澡和工作过累而引起的。
真相:妇女产后可安全洗澡,不会引起关节炎。
误区三:关节炎是由于肌肉撕裂而引起。
真相:长期使用某一特定部位的关节可增加这些部位发炎的危险,但是周期性肌肉用力并非致病因素。
误区四:草药或传统中医(如带铜手镯、磁疗、虎骨酒、热敷等)更加安全有效。
真相:没有科学证据说明传统医学可有效治疗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致残
如果两侧腕、指关节,或者肩、肘、足等关节活动不太灵活,早上起床或者休息后还会出现疼痛、僵直的症状,就要当心类风湿性关节炎了。这种病绝大多数起病缓慢,开始感觉可能只是觉得手足麻木、关节刺痛,很多人都不在意;另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低热、体重减轻等症状都可能是先期症状。
一旦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就不止是关节疼痛那么简单,它还是成人中最常见的致残原因。有统计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达两年者,骨破坏发生率为50%;此后破坏率随病程延长而升高,病程20年者,骨破坏率高达90%;病情严重者的寿命大约缩短10-15年,同时还伴随着消化道、肾脏和感染性疾病而使死亡率增高。
关节炎患者保暖最要紧
骨关节炎患者要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大幅度活动;肥胖的人要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荷;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病变的关节最好用护套保护。季节变化时特别要当心,注意保暖。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很需要家人的支持,不要因为病难治就丧失信心,其实只要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控制病情。急性发作时要适当休息、减少活动,缓解期可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保持关节的最佳功能。饮食中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D,多吃含钙多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避免食用刺激性的、生冷硬的食物。如果在服药中有水肿及高血压时,还要注意控制水和盐的摄入。
还有一些食物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禁区,因为它们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其中包括高脂肪食物、海产类食物(如海带、海参、海鱼、海虾等)和过酸、过咸类的食物(如花生、白酒、咸菜、咸蛋、咸鱼等)。
骨质疏松不能盲目补钙
现在不少老年人对骨质疏松有了一定了解,但在治疗上还有不少误区,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盲目补钙,以为这样就能治好骨质疏松。
事实上,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在30-35岁左右达到一生中所获得的最高骨量,称为峰值骨量。此后,就开始骨丢失,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在绝经后1-10年,骨量丢失速率明显加快。所以要想老来骨头硬朗,就得在35岁之前打好基础。而老年人大量补钙并不能逆转骨量减少的趋势,也不可能治愈骨质疏松。
从病因上来分,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女性绝经期后出现的骨质疏松,老年男性出现的骨质疏松都属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由某些疾病或某些诱因(如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属于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
即使真的需要补钙,也不是越多越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摄入800毫克的钙就够了,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会引起高钙血症、肾结石、血管钙化等疾病。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少喝咖啡和可乐,不要吸烟。除此以外,晒太阳和户外运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
下期健康沙龙预告
4月6日上午8:30-11:00,浙江医院在门诊二楼多功能厅举办老年精神、神经科疾病知识讲座,内容包括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老年失眠治疗、如何缓解记忆力下降、脑梗塞的内外科治疗等。现场有精神、神经科专家免费咨询,并发放科普宣传资料。请大家带好相关病历资料、各项检查结果以及CT、磁共振检查片等。
(通讯员张伟娟记者傅苓 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