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日报记者勇士团抵达拉萨
本报拉萨专电(特派记者李海波)昨天下午2:45分,本报赴珠峰采访勇士团一行3人顺利抵达拉萨,与金氏兄弟汇合。开始了本次珠峰攀登活动的前线采访工作。
昨天下午2:45,记者一行乘坐的航班缓缓在拉萨贡嘎机场降落,早已在机场等候的金飞彪、金飞豹兄弟顺利与记者汇合。飞机刚降落时,贡嘎机场还阳光普照,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照映下,呈现出淡淡的金色。但几分钟之后,突然飘起了雪花。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市区的几十公里路上,雪花一直飘飘扬扬。
记者下榻的拉萨圣山宾馆,是各国登山家们入藏的第一站,在这个大本营里,一到登山季节就住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队员。昨天,刚好有几支队都相继离开奔赴定日大本营,因此宾馆内显得较为安静。
据金飞豹介绍,在记者到来前,该队的其他队员已经前往定日,只有兄弟俩留在拉萨等待记者一行。让记者在拉萨休整两天后,再前往定日大本营。
在雪雨中飞抵雪域高原
从黎明时分的昆明起飞,到达中转站成都时,刚好是早晨九点左右。昨天的成都是个好天,接近20度的温度,让穿着登山服的记者感到丝丝倦意。而前方传来的消息是,拉萨地面温度12度,晴朗。看来,与雪域高原相会的时刻,将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下午两点多,飞机接近拉萨贡嘎机场,贡嘎雪山在下方绵延着展开,在灿烂的阳光下,美丽的雪山像一条洁白的哈达一般,在大地上舒展着。空姐温柔的声音播报着拉萨的天气:晴朗,地面温度20度。
下飞机之后,从雪山上吹来的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一丝丝寒气,让人顿时觉得全身毛孔为之一张。出站口处,彪哥和豹哥微笑着挥手。踏上雪域高原的第一步,是清新与亲切的,阳光下的拉萨,展示着温馨的一面。
不料几分钟之后,大片的乌云突然卷来,转瞬间雪花开始飞舞,温度也在下降着。
车过拉萨河的时候,平静的拉萨河上雾气缥缈,远处的雪山隐约可见,雪雨中的拉萨,是另一副景象。
也许是周日的关系,拉萨街头行人不多,一路上拍个不停的摄影记者韩亿国和邹殿伟也没了精神,都懒懒地看着车窗外还在飘舞的雪花。从20多度的昆明,突然来到了雪花飞舞的拉萨,确实有点不适应。韩亿国幽幽地冒出一句话:“恍如隔世。”
布达拉宫在车窗外的远端浮现,由于雨雪的关系,那雄伟的宫殿就像是这个城市的布景一般,触手可及又缥缈不定。
入住的西藏登山学校圣山宾馆,按豹哥的说法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宾馆里的很多服务员和厨师,都有登过8000米的经验,安静的宾馆里,只有我们这一小队人入住,前几天在这的几个队,都已经开赴定日大本营了。
远处,是雄伟的雪山,在我们入住后一个小时,阳光重新照耀在雪山上,整个拉萨都呈现出一种圣洁的宁静。
窗外,两条小藏獒在嘻闹着,在安静的宾馆里,大家都看着这两条活泼的小生命那旺盛的精力。
八点多了,宁静的拉萨终于慢慢黑下来,抵达雪域高原的首日,是如此的奇特和安静。
登山家哥俩都爱享受
昨天从贡嘎机场返回拉萨市区的时候,刚到市区,金飞彪就和通讯专家邢海清忙着下车了,两人挥挥手就急忙走了,后来金飞豹告诉大家,他们是去买电视机去了。
“在大本营两个月时间,生活太枯燥了,一般人根本受不了,刚好那有卫星信号,所以我们就计划买台电视,到时候可以看看,所以彪哥今天就忙这事去了。”金飞豹说。
刚进房间,和记者一起抵达的摄影师李敏就从随行的包里拿出个折好的枕头递给豹哥说:“我带来了,怎么彪哥没这枕头还睡不着觉啊。”金飞豹马上说明:“两个月啊,谁都有习惯啊,他就喜欢这个枕头。”
除电视和枕头外,金飞豹还有样“秘密武器”,就是把躺椅。他乐呵呵地表示,到了大本营,没事把躺椅一支,就可以舒服地晒太阳。不过,唯一的问题是那大气候变化莫测,“可能你这一分钟还晒着太阳,下一分钟就冰雹袭击,才躲开冰雹,马上强烈的阳光就把你晒跑。”但是即便如此,这把躺椅还是从昆明带来了,“有总比没有好,说不定到时候能好好享受下。”这是金飞豹的理由。
拉萨热衷世界杯
在抵达拉萨之后,记者注意到,当地媒体对世界杯都非常关注。
入住酒店之后,记者在酒店大堂看到了当地的《拉萨晚报》和《西藏商报》,就顺手浏览起来。这两张报纸在其他新闻方面和内地报纸还有些差距,但对即将到来的德国世界杯报道上,却显得非常热情。两张报纸都开辟了一个世界杯专版,都用整版篇幅报道世界杯,且栏目较为丰富,资料详实。
工资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世界杯专版中,两家报纸都打起了广告战,竞相吸引商家或合办专栏,或开办球迷沙龙,气氛都炒得很热闹。顺便问了下总台服务员才得知,原来拉萨的足球氛围很足,不少年轻人非常喜欢足球,对世界杯更是青睐有加,每期的特刊上的世界杯征文,都有不少投搞。
看来,拉萨和内地的距离,并不遥远?
来源:昆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