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4月4日讯(记者 姜春康实习生张磊)明天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由于今年的清明节时逢周三,许多市民为避开上班时间,便赶在“清明节”之前的上周末祭拜先人。2日,记者在烟台殡仪馆及永安公墓等处看到,前来祭拜、扫墓的人们络绎不绝。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墓地到处都张贴着“破除迷信,树立新风,文明扫墓”等宣传条幅,但许多弥漫着封建迷信的祭拜方式仍然存在。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当日,通往殡仪馆的9路、56路公交车已人满为患。许多市民手持烧纸、檀香、水果、鲜花等物品前往墓地祭拜。在墓地,记者看到,传统的烧香、磕头等祭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在祭奠用品中,有的市民买来了纸扎的“电脑”、“轿车”、“别墅”,甚至包括“仆人”、“美女”,期望作古的亲人在阴间“享用”。
虽然我市明确规定严禁占道经营迷信物品,但记者发现从公交车站点到殡仪馆的道路两旁,布满了很多出售香烛、纸钱等祭品的小摊。在一些小摊的货架上还摆放着的各种各样的冥币、金元宝等冥品,头像为玉皇大帝和阎王爷的冥币无论在印刷还是制作上都显得非常“正规”。此外,美元冥币、欧元冥币等“洋冥币”销售也异常火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摊主高声向记者兜售:“买点吧,世界通用,走遍全球也不怕,总不能让老祖宗们出国没钱花啊!”
与此同时记者也发现,不少市民选择了文明的方式祭拜先人,送上一束束白菊、百合等素色花组成的花束,在墓前摆上新鲜水灵的水果,然后静静地默哀、祝福,以此表达深深的缅怀之情,显得庄严肃穆。一位姓王的老先生认为,应该多提倡用鲜花祭奠先人,这样既文明时尚又节俭环保。芝罘区前来扫墓的高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讲究排场了,有些人还在祭拜时“斗富斗阔”,除了携带大堆酒食果品上山外,还焚烧大量的纸钱,有人还燃放鞭炮,大声喧哗,严重破坏了严肃的扫墓环境。
记者从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刘科长处获悉,烟台现有公墓共8家,其中市区内有烟台华侨公墓、芝罘永安公墓、开发区西陵园公墓、牟平长安公墓。
新闻链接
《殡葬管理条例》已于1997年7月发布施行,该条例第4章第17条明确规定:“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第5章第22条对违法行为也做了详细规定:“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由民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没收,可以并处制造、销售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责任编辑:亦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