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本报记者 董纯蕾 文
留有焦印的返回舱、横截面积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4套宇航服、太空搭载的烟草细胞后代、首次公开放映的影片《神舟,载着梦想飞翔》,无一不述说着中国人民的自豪。
昨天,在上海科技馆开幕的神舟六号飞船实物展,把中国人的飞天梦实实在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千余市民,在现场通过一件件难得一见的实物和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的讲解,领略了辽阔太空的无限魅力。
开幕式后,两位航天英雄马不停蹄地赶到宇航天地展区,和中小学生代表有问有答,不亦乐乎。
阳阳、月月和星星,稚气未脱的三胞胎无疑是昨天全场最幸运的人。他们有一幅自己画的太空图,昨天亲自递到了航天员叔叔手中。“我们也要做航天员!”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三个小朋友分别想驾驶飞船去太阳、月亮和大行星。费俊龙和聂海胜情不自禁地将娃娃们拥在怀中,并回赠亲笔签名的《中国航天员风采》。
这不,聂海胜现场就讲起了“科普课”。“在太空的失重状态下,我们的生活很简单。穿的是航天服;吃太空食品,拿出来往嘴里一放,飘着就吃到了——当然,要一口吃完,咀嚼时闭着嘴巴,以防残渣飞出;住的是一室一厅,轨道舱是卧室,睡袋就是床——开始还不习惯,后来睡得可香了;行走更简单,飘着就过去了!”
“你们小时候就有成为航天员的理想吗?”费俊龙回答学生提问时不忘鼓劲:“我小时候没想过要做航天员,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一定要好好学习。希望你们也是一样!希望大家珍惜时光,热爱科学!”
“神六”主降落伞展开面积达1200平方米
费俊龙、聂海胜昨天在上海科技馆留下手模
奇妙的太空之旅,吸引了市民前往探究
威武的“神六”返回舱展现在观众眼前
本报记者 纪海鹰 实习生 陈意俊 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