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商报报道在事关电信市场的一堆烂头官司中,手机单向收费是比较典型的一个。多年来,消费者不断呼吁,社会各界连连声讨,甚至还被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所论及,却都解决不了问题——
背景:
运营商不断推出手机资费套餐
在有些城市,不管是主叫还是被叫,手机的收费由起初的0.60元/分钟降到现在0.15元/分钟,在不同时间段和做活动期间收费甚至降到更低;在一些城市的大运营商之间,总是会不断推出的手机资费套餐在向你招手;部分省份不惜违背“游戏规则”,大打单向收费擦边球,陆续推出手机包接听功能……手机双向收费的争议正是在面对行业竞争、市场竞争、社会呼声三重压力下,让人疑问,它究竟能走多远呢?
单向收费披着外衣出现
值得欣慰的是,单向收费问题的解决近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机,这就是目前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型中心城市里出现的所谓“披着外衣的单向收费”。 实际在此之前,变相的单向收费早已通行于各级中小城市,如今则终于在几个大城市里扎下了根,这似乎预示着移动资费方面的政策即将发生重大改变。
声音:
便利通讯时代有采取不便利方式
某企业任营销总监的徐先生对手机收费问题异常敏感:“因职业原因,每月都要为高额电话费买单,增加了业务成本。手机给人们带来通讯便利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到人们的消费水平,应该尽快取消手机双向收费。”还有些消费者在便利的通讯时代,往往采取不便利的通讯方式。
一人拥有几部通讯工具
从事IT业的肖先生苦笑道:“我一个人要用好几部通讯工具:一部是移动的手机,通话效果佳,但通话费用太贵;另一部是小灵通,接听电话免费,但信号不好。这样一种通讯方式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有时还因为挂断电话引起对方不满,要是实行单向收费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市场:
加剧竞争增加企业成本压力
居高难降的手机双向收费标准,让商家在垄断运营暴利里面捡到了“便宜”,企业IP主叫与被叫长途业务、企业手机IP业务、企业网络电话业务迅速抢占通讯市场,“另类”SP纷纷抢战通讯市场,借机用最廉价的通讯平台来营造自己的品牌。
绕过垄断降低成本
类似的通讯公司数量还在增加,他们的服务对象以商务企业为主,“因为电信运营商价格垄断,使得这类通讯市场需求居高不下,如今这已经达到了规模效应,降低了单个成本,平均到每个企业的通讯费用自然就非常低”。
市场出现各类IP增值卡
如果说企业手机IP主被叫业务是针对企业推出的话,那么市场上出现的各类IP增值卡已经成了市民的普遍选择。“我先挂断,用IP卡给你打过来。”来京打工的河北朋友武起贵谈到,“双向收费太不合理了,要是接个长途金钱上吃不消,现在人们普遍都选择买卡打。”
观点:
及早取消利于规范电信市场
不合理的手机双向收费所带来的冲击波,早已由消费者波及到相关的社会监督机构、协调机构或相关的职能部门,他们纷纷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消费者维权保障中心的刘秀表示,目前消费者更关注电信增值业务乱收费问题,随着通讯市场价格战激烈化,单向收费将是发展趋势。“要是单向收费能够规范实施,那么增值业务势必也能得到妥善解决。”同时,某地消协的一位负责人持乐观态度,“随着手机的普及率高涨,以及电信垄断行业在市场经济格局下走向开放,手机单向收费不会太遥远。”
呼声:
提高价格管理透明度
这些年来,用户、媒体及相关机构都不断地对电信资费日益关注,对移动电话双向改单向计费、记费单元改革等问题呼声强烈,业内也有不少人希望降低电信资费标准,促进业务发展。人们对资费改革的愿望迫切,其实也早已触动了业内有影响力的人士,他们也早已形成一些建设性的思考。信息产业部经济调节与通信清算司司长张晓铁以《关于电信资费调整与改革的探讨》一文获过第三届“薛暮桥价格研究奖”,他曾指出,正确对待用户的意见,有必要调整我国的资费政策。他主张提高政府价格管理的透明度,规范价格行为。“通过制定合理的资费政策及资费标准,灵敏地反映市场信息,向社会传递正确的资源流向信号,合理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编辑 暴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