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4月5日讯一幢原本要被“拦腰截断”的中学教学楼,因为一封普通市民的电子邮件而“意外获救”。在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的及时关注下,昨天上午,正在进行拆迁改造的太湖路调整了原先的规划方案,为合肥市六十九中腾出了宝贵的教学空间。 据合肥市蜀山区教育局陈继志局长介绍,3月16日起,合肥市“十一五”大建设首批工程动员大会决定改建太湖路,沿线拆迁工作同时启动。3月19日,位于洪岗路上的合肥市六十九中接到拆迁通知:按照太湖路改建方案,其一幢三层教学楼将被“拦腰截断”,而整个学校的面积也将减少近40%。
正当该市教育局领导为这一规划方案积极奔走之际,六十九中一位普通的教师想到了孙金龙书记正式对外公开的电子信箱,遂以个人的名义向孙书记深情讲述了这所学校的“特殊情况”:六十九中原是合肥市合力叉车厂学校,2003年划归蜀山区教育局管理。这所学校占地面积只有16亩,却拥有24个班,共1000多学生。其主要教学建筑物即是这幢三层的教学楼,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等大都设置在教学楼内。一旦教学楼被“拦腰截断”,将有300多名学生直接面临没有地方上课的困境。而这所学校还是合肥市民工子弟的定点学校,拥有380余名民工子弟。
4月2日,孙金龙发现了这一市民来信,非常重视,当即作出批示:希望市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实际情况,妥善处理此事。4月3日上午,合肥市有关领导专程赶往太湖路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在了解到六十九中资源的实际困难和道路建设的具体情况后,立即作出调整方案:在不影响太湖路整体建设的前提下,适当避让六十九中的教学楼。
昨天上午,太湖路施工方拿到了调整后的施工图纸,六十九中教学楼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本报首席记者章玉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