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不上遮挡迎面袭来的腐臭味,第一次踏进白鹭林的叶树辉和舍友们,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林子里到处都是死去的白鹭,被风干的黑色鸟尸,挂在树梢上摇摇晃晃,鸟尸上布满了土制砂枪的弹孔。由于大鸟被打死,还没有捕食能力的雏鸟,成窝地饿死在巢中。 尚未孵化的鸟蛋,被野鸟啄食得支离破碎。
这片林子位于厦门市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西面,和学生宿舍仅隔一条水渠。2004年4月的一段时间,林子里“一夜夜地响枪”,到天亮才慢慢平静。
当时工商管理学院的大一学生叶树辉,被枪声吵得整夜整夜失眠,于是他叫上几个舍友到林子里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他怎么也没想到,踏进林子的那一步,将自己的生活从此跟白鹭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这种水鸟体型纤长,姿态轻盈,被视为厦门的“市鸟”和城市标志。它们很“恋旧”,每年总是飞回往年曾住过的树上筑巢。这片林子边上有着大面积的湖泊,是白鹭在厦门越冬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目睹惨况的叶树辉赶紧拨打了110。警方调查后发现,原来林子的周围有许多渔民新办的养殖场,以吃鱼为主的白鹭常去觅食,遭受了损失的渔民们带上自制土枪,夜里找白鹭“寻仇”来了。
由于警方的介入,林子里不再传出枪声。可叶树辉却越想越难受:“我是一条命,白鹭也是一条命,为什么我们活着,它们却一只只死去?”
他便决定召集志同道合的同学,商议如何保护林子里的白鹭。起初,并没有多少人理解他,甚至有不少同学问他:“鸟在林子里,死活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费了很大劲,叶树辉总算召集了8个人。2004年5月18日,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白鹭保护协会正式成立,叶树辉担任会长。
这个只有9名成员的协会成立后的第一项任务,是弄清楚这片林子里的白鹭数量。没有先进的仪器,叶树辉们采取了最原始的办法:靠直觉把林子平均分成若干块,大家分工,用肉眼来数。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经常数了半天,刚有些眉目,领头鸟一张翅膀,“扑棱棱”地一大群鸟跟着飞走了,“哭都哭不出来啊,只好等它们飞回来再继续数。”
曾有渔民看见叶树辉终日坐在水渠边,对着树林念念有词,以为他要自杀,跑过来开导他。
这么数下来,他们发现这片林子里约有5000只白鹭。
除了数鸟,白鹭保护协会还安排了人员护林,一天走上两趟。“你别看这林子外面看上去漂亮得很,进去后的味道……”他在鼻子前狠狠扇了扇,“那叫一个臭啊。”曾有当地媒体的一位摄影记者跟着叶树辉到林子里去拍白鹭,可走进林子没多久,就被味道熏得哇哇大吐。而叶树辉们已经“慢慢习惯了”。
从叶树辉住的506号宿舍的阳台望过去,这片林子似乎触手可及,葱绿色的树冠上,星星点点散布着白色鹭鸟,或三五成群嬉戏,或静默无声。
叶树辉找当地媒体的朋友,为自己宿舍的阳台做了条“广告”:集美大学观赏白鹭的最佳地点。消息一出,许多鸟类爱好者纷纷找上门,要求观鸟与摄影。
叶树辉为这些观鸟者提供了水果、开水、桌椅……白鹭保护协会的会员们也纷纷当起了讲解员。“这一切全是免费,我只向他们提一个要求,大家一起合作,宣传和保护白鹭。”
由于白鹭保护协会起初的成员都是学生,经济能力有限,叶树辉将活动定位为“以宣传教育为主”。他们制作了各种保护白鹭的图片和展板,定期到厦门的各个学校、公园和旅游景点展出。
口耳相传,白鹭保护协会的名声越来越响。如今,协会成员从最初的9个人发展到500多人,有学生、公务员、教师、农民、工人、退休老人等,足迹遍布厦门所有的白鹭栖息地,保护包括白鹭在内的各种鸟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有人开始喊我‘鸟人’了。”说起这事,叶树辉哈哈大笑。
白鹭保护协会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也有人不买账。
有一次,叶树辉希望能和一所高校的环保协会合作。但该协会的学生干部得知白鹭保护协会只是一个学院的下属社团后,就端起了架子:“我们是校一级社团,你们必须听我的指挥。”随后,在一次保护白鹭栖息地的活动中,这位负责人又质问起叶树辉:“你已经把我们的白鹭抢走了,还要抢我们的树林?”“如果靠我们两人就能保护环境,那我一定听他指挥,可这只是我们两人的事吗?”叶树辉一脸苦笑。
白鹭保护协会在景点搞宣传活动,很多游客不接他们的宣传材料:“我最讨厌你们这些发小广告的。”更有些人接过材料看了看,便当着叶树辉的面丢到地上。一些导游看到自己带的团被展板吸引,赶紧拉了游客就走。曾有一个导游私下不客气地对叶树辉说:“你小心点儿,影响我做生意,就和你没完。”
还有一次,一个不知情的同学问叶树辉:“听说这次活动,你赚了几千块钱?”“为什么这么说?”叶树辉反问。“你平常那么省,要不是赚钱了,你哪里舍得花那么多钱啊?”同学说。
叶树辉出生在闽东一个山村,父母都是农民。由于家境不好,他高中毕业后打了几年工,赚够了自己的学费,才去考大学。从白鹭保护协会开始活动以来,叶树辉自掏腰包,前前后后已经贴了近万元。最大的一笔开销,是定制协会几百号人每人买一件文化衫。
有些企业提出愿意为白鹭协会提供赞助,但必须在协会的宣传册上印自己的产品广告,这遭到了叶树辉的拒绝:“搞环保就得干干净净,宁可自己掏腰包,也不想让活动变味。”
叶树辉说,他最困难的时候,只剩十元钱,整整吃了一个月的泡面,还是靠同学接济。
记者问他是否能找一张与白鹭的合影。他愣了愣,说:“还真没有,都是我在拍照,哪有工夫去做这事?”
他打开抽屉,里面堆着十几个胶卷,都是搞活动时拍的,没钱冲洗。一台二手电脑,是他花了900元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一动鼠标,机器就“咯吱咯吱”猛响。
可叶树辉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人要活着,太简单了。”让他在意的是,这些美丽水鸟的栖息地正一点点被蚕食。
厦门海边有一片红树林,是白鹭的主要觅食地,也是厦门为数不多的湿地,被专家称为“城市的肾脏”。但是2004年,一条环海大道计划在此修建,据说是“政府重点工程”。
为了红树林,叶树辉找了许多相关部门,却丝毫不奏效。“急红了眼”的叶树辉最后不得不拨打市长热线,冲着电话那头大叫:“叫市长来接听电话,不然我就去告他!”
叶树辉说,他不否认修路能更好地发展经济,但红树林和湿地的存在会让千秋万代受益。“几百年的红树林子,不能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上,那会被子孙戳着脊梁骂的。”
环海大道还是开工了,眼下即将完工。红树林和湿地得不到海水的冲刷,日益萎缩,厦门原有的9个白鹭繁殖地,已经减至5个。而最让叶树辉揪心的是,集美大学的白鹭林也即将遭到相同的命运。
2005年6月,一支施工队开始往林子边的水塘里填土,叶树辉询问后得知,这块地上将建起一座新教学楼。他赶紧将此事告知相关部门,暂时让工程停了下来。但最近,工程又开工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学校发展得更好更快,但在这件事上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我一定要把这片林子和水塘守住。”他说。
一位环境保护专家称,在某种程度上,白鹭保护协会填补了环保工作中的“一些空白和缺陷”。
不过叶树辉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真的没钱了,快毕业了,也得找工作了”。但每次想要放弃时,他就会想起某个下午在教室里看到的情景:
窗边飞来了两只白鹭,它们相互依偎,歪着头一动不动,和30多个学生一起,静静地听老师讲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