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临汾市技工学校面向市场,开拓创新,积极实行校企联合,加快了发展步伐。在校生由1998年的900多人增长到2500多人,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校多次被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单位”。 200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部)级重点技校”。2005年9月,又通过国家重点技校评估验收。
临汾技工学校创办于1988年,根据市场对能源重化工技术人才的需要,围绕市域经济结构调整,立足当地,放眼全国。这个学校先后开设了计算机、车工、钳工、电工、铸造、焦化,热能动力、自动化控制、汽车修理等20多个专业,逐步建立了与当地经济结构相适应的机修、电修、焦化、冶炼、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六大学科体系并建立了与教学相匹配的实习实验室和校外学习基地,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学校内强素质,外抢市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试行春秋两次招生获得成功,招生就业连续3年双过千;自力更生新建了实验楼、图书楼、女生公寓及办公楼,机加工实训中心;新扩了自动化控制、电工、钳工、车工等实习实验室;食堂管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实行了社会化运作等,使学校的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为临汾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
临汾市技工学校紧紧瞄准市域经济结构调整,确立自己的办学方向,理直气壮地提出“技工学校的性质不能变”,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他们把企业需要什么专业人才,什么时候需要都搞清摸透,掌握了办学的主动权。建立了覆盖全市和省内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信息库,成立了以企业家为主的咨询委员会,定期交流信息,进行就业洽谈。在具体运作中做到了两优先:即企业用人,优先考虑安排市技校学生;学校推荐就业,优先保证这些企业需要,形成了互惠互利关系,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赢。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学校不断调整办学思路,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形成了“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的良性循环路子。
从2003年开始,他们先后与临汾财经学校,临纺学校和临汾粮食中专学校联合办学,建立了3个校外教学区,形成了集团化办学模式,扩大了培训容量,提高了社会效益。在招生制度方面,随着企业对技工人才需求量的日益增大,他们破除了一年一次招生的习惯,试行了每年春秋两次招生,使办学的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发挥。
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搞好以就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外,坚持让学生手脑并重,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从教学方法、培训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学制安排等,都本着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着眼于教育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培养了一批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2002年,这个学校向山西宇晋钢铁公司输送115名实习生,当时厂子刚刚新建,冬天没暖气,宿舍没有自来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同学们没有一个擅离岗位,硬是熬了过来,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成了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
(曹玉印 高奇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