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随着沈阳殡葬网的正式开通,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祭奠亲人,还可在网上纪念堂内写下已故亲人的生平、留言寄托哀思。据了解,截至4月4日16时,沈阳殡葬网上点击次数已达4500余次。
阳光,绿色,便民,和谐,如今这已成为走过十年改革之路的沈阳殡葬的主题词。 我市殡葬工作坚持殡葬改革的方向,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逐步走上了法制化与规范化发展轨道,呈现出健康、有序、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绿色:“四大顽症”几近消失
曾几何时,城市里随处可见的花圈店、漫天飞舞的纸钱、不寒而栗的太平间、每逢祭日满街满眼的烧纸,不仅对城市环境造成了污染,影响沈阳的形象,而且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据匡算,每年四个“祭日”仅烧纸就烧掉4000万元。如今,这些曾被称为沈城的“四大恶疾”已几近消失。
1995年,市内花圈店被全部取缔。1997年,出殡沿街撒纸钱被禁止。
2001年,《沈阳市殡葬管理规定》正式颁布。
2003年,全市医院太平间被强令关闭。
2004年,“禁烧”通告全面实施。禁止街头烧纸,倡导文明祭祀。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全市共查没销毁烧纸57车,20余吨,先后有230家经营烧纸的业主受到批评教育或处罚。
文明:祭祀新风荡漾沈城
自2004年市文明办、民政局等部门联合发起“远离烧纸旧俗,倡导文明祭祀”活动以来,人们的祭祀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赏月放河灯”、“家庭追思会”、“祭祀角”和“网上祭祀”等文明的祭祀方式,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今年,市内各区都新建了20个以上的公祭堂,使人们可以就近就便地缅怀故人。用鲜花取代烧纸祭祀渐成风气。
与此同时,树葬、海葬等骨灰处理的新方式也渐成时尚。据不完全统计,自开展骨灰入土植树活动以来,已有20余万盒骨灰安葬在纪念林,绿化荒山1000余亩。自1997年开展骨灰撒海活动以来,已有500多户参加了活动,700多盒骨灰撒入大海。
阳光:收费公开服务透明
殡葬行业属于特殊的服务性行业,市殡葬管理部门在全行业推行优质服务、人文服务、亲情服务、规范化服务,工作人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赢得社会的理解和尊重,形成了着装整齐、挂牌服务、仪容端庄、文明、规范服务的新局面。
2005年9月开通了“96144”殡仪服务专线电话,为社会、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便利的殡仪服务。他们在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四个一”,即建立一个反馈系统(征求意见函)、一套公开制度(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价格、服务时限、服务纪律、投诉电话)、一个规范(服务规范)、一套机制(奖惩激励机制)。在服务公开的基础上,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狠抓阳光殡葬建设,殡葬用品实行招标采购,对深化我市殡葬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报记者李海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