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几乎每天都有很多的外国和中国朋友帮高儒真一起照顾孩子们。高儒真对记者说:“我爱孩子们,和这些孩子一起生活我觉得很开心。我只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在高新区一栋高层楼上一套宽敞的大房子里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而温馨的大家庭。 房子外一块铜牌上有这样的标示:西安市儿童福利院枫叶新都市寄养点。房子里面住的是一位南非女士Amanda(高儒真)和6个中国婴儿。这是西安市儿童福利院自2000年尝试“家庭寄养”以来设立的少数几个“家庭寄养点”之一,也是我市第一次在一个外国人家里设立的“家庭寄养点”。
文/图记者姚村社实习生拓润叶王莎
特殊而温馨的“大家庭”
高儒真和6个中国小婴儿的故事是记者和朋友聊天时偶然听说的。朋友在介绍这个家庭时满脸都洋溢着一种神圣、慈祥、赞赏和友爱的光芒:“我也是听一位和高儒真住的很近的朋友说的,说高儒真一见到她总是非常热情友好地先打个招呼‘hello,hello’。那真是一个特殊而温馨的大家庭。”听朋友这一说,记者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位面容温和慈祥、眼神里流淌着柔和细腻光芒的中国母亲式的外国妇女形象来。几番辗转,记者终于得到了和高儒真直接联系的方法。电话拨过去,嘟嘟响过几声后,一口标准的英语传了过来:“你好,我是高儒真,你是谁?”那种阳光的声音让记者的心情放松下来,先前那种语言不通的忧虑一扫而光,很快约好了采访时间。
因为次日高儒真要带孩子们去医院体检,两天后记者如约走进了这个特殊而温馨的大家庭。出现在记者面前的人数比想像中的要多。其中一位外国女士特别引人注目,个子很高,微微发福,暗褐色的头发衬着白皙的脸,一双浅蓝色的眼睛好像会说话一样;灰色宽大的休闲服,黑色的运动裤,看起来休闲而大方。还有一位40多岁、白皮肤的外国男子和一个十四五岁、长着长长睫毛、白皮肤蓝眼睛的漂亮小男孩。再就是两个50岁左右的中国妇女和几个还不会坐的婴儿。大人们每个人都抱着一个孩子,愉快的说笑声不时响起在房子里。
说明来意后,那位外国女士立刻礼貌地站起来:“我就是高儒真,欢迎,请坐!”当记者告诉她,她看上去是那样年轻、乐观、健康和大方时,高儒真爽朗的笑声久久的萦绕在大房子里,陌生和拘束都没有了,大家很快熟悉起来。高儒真坦率地告诉记者,她的中国名字叫高儒真,她是2004年从南非来到西安的,现在在市内一家单位从事电脑编辑工作,每周星期一、三、五下午上班,单身。来到西安后,韵味深厚的古城和古城人民的质朴和善良,都给了她很多的感动,也激发了她热爱古城、热爱古城人民的情感。她曾多次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去看望那些孤残儿童,每次去都会受到深深的震撼。那里的小孩都很可爱,但都很不幸。有的父母双亡,有的因自身有疾患或其他问题而被父母抛弃,但福利院孩子多,人手少,她希望能把孩子接到她住的那儿,帮忙照顾孩子们一段时间。2005年9月,经儿童福利院崔院长等研究决定,可以在高儒真家里设立一个“家庭寄养点”,时间半年左右,等福利院给孩子们找到合适的“父母”再抱走。就这样,高儒真的家成为我市首例外国人“家庭寄养点”。
采访中的一个小插曲给记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为突然记不起“寄养”的英文单词,记者便用了一个词义比较模糊也可表示“收养”的单词。话音刚落,刚才还谈笑风生的高儒真突然变得严肃起来,用抑扬顿挫的中文纠正道:“不是收养,是寄养。寄养和收养是不一样的。收养是孩子是我的孩子了,收养人是孩子的监护人。寄养则不同,我只能和他们生活一段时间,他们最终还是要找新的父母的。”高儒真就是这样一个认真而坦率的人。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外国妈妈”的认真、乐观、善良和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几个小孩都生活得不错。记者看到,在高儒真的房子里总共有6个小孩,他们穿着款式和颜色各不相同的衣服,像世界上那些正常的小孩子一样享受着人间的温情。有的正被人抱着喂奶,憨态可掬;有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小嘴一歙一合睡得正香;有的抱着小塑料玩具被几个围着的大人们逗得“呵呵呵”地笑个不停,小手撕扯着玩具忙得不亦乐乎。高儒真介绍,这些孩子中有5个女婴,1个男婴。最小的仅6个月,最大的也只有11个月。但每个婴儿的身体都有一些问题。高儒真指着一个穿红颜色衣服,脸色看起来还算健康的女婴告诉记者:“这个女婴原来患有黄胆,刚抱来的时候皮肤和眼睛都是黄黄的。肝有问题,最近才做了手术。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了。”高儒真指着自己怀里正叼着奶瓶吃得正欢的皮肤异常白皙的女婴说:“这孩子仅6个月,有先天性心脏病。脾气也最怪:她不要生人抱。”另外4个孩子,2个唇部有问题,1个手指缺失,1个后背长了很大一颗肿瘤。问及这几个孩子她最喜欢哪一个,高儒真眨了眨眼睛,蓝色的眼睛里流露出怜爱的光,连连表示:“这些孩子我都很喜欢,他们都非常的可爱。”
高儒真并非孤军奋战
高儒真和6个中国婴儿的事情被传出去后,引起社会很大的关注。有的人诧异起来:“高儒真是不是疯了?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不愁吃不愁穿,上班很轻松,有空四处走走,看看异国风景,悠闲地享受生活,不是更好吗?别人自家的一个孩子都愁照顾不来,她倒好,找6个有病的婴儿一起生活,不是自找苦吃吗?高儒真真是疯了!”对此,高儒真耸耸肩:“我可不觉得是自己疯了。我爱孩子们,和这些孩子一起生活我觉得很开心。我只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问及一个人照顾6个小孩子,有没有什么困难和问题。高儒真先表示没有什么问题。想了想又告诉记者说就是有点忙,照顾小孩子其实是件并不简单的事情。不仅要有爱心,也要细心、耐心,付出艰苦的劳动。除了要给孩子洗衣服、换尿片等事务外,孩子们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或做婴儿饮食给他们吃。如果说这是些小事、琐事,那定期到医院做健康检查就算大事了,每个科室都要跑,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过。最后,再针对病情确定不同的治疗办法。孩子们的健康应该是高儒真最为担忧的。
眼下,春日来临,阳光好的时候总要推孩子们出去晒晒太阳。为此,高儒真已经专门请了两个保姆(即前面提到的那两位中国妇女)来帮忙。平日里几乎每天都有很多的外国和中国朋友帮忙,那些邻居们只要有空就过来帮忙照看孩子。还有一些人听说了这个事后,带着自家的孩子,拎着礼物看孩子,也为感染自己的孩子更有爱心。现在孩子们的很多玩具都是朋友送来的。
此情确实不虚。在采访的有限时间里,记者亲眼见到前来帮忙的就有6位,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仿佛到了这里,再也没有了国籍的区别,民族的差异,大家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记者刚来时见到的那个中年男子和小男孩是加拿大人,中年男子叫MichaelGillespie。他告诉记者他是5个月前来到中国的,通过其他外国朋友认识了高儒真。他说:“高儒真是个热心的人,也是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她工作很努力,很忙。高儒真在忙碌的工作中还想着照顾孩子的行为让我们都很感动,我们只要有空了都想来帮帮她,和她一起照顾这些需要照顾的孩子。”michael和自己的妻子与3个孩子居住在距此并不近的唐城宾馆,一大早便与儿子赶过来照看孩子,给孩子穿衣服,吃早餐。来自美国的JohnnieKarren也过来了。她说她给自己安排好了计划,每周至少抽时间过来看一次这些可爱极了的小孩子,做些自己能做的事。Johnnie也是一个活泼而乐观的人,她有空了便给小孩子们唱歌,抱着孩子摇啊摇的,帮孩子“运动”呢。
据在场的客人介绍,还有一位这儿的常客是楼上一位50岁左右的中国女士,她每天必来,客人们说起她都是赞不绝口。记者这一天也有幸遇见了她,她不愿告诉自己的姓名,只是说:“我退休了,自家的孩子也都上了班。我自己也马上就要当奶奶了。我是个很喜欢孩子的人,看到这些孩子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必须要按医生的指导意见,针对孩子的情况分别给予特殊的照顾。比如背后有肿瘤的孩子洗澡穿衣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平时也不能压着。这些都是很细致的活儿,人手多一点才好照顾。反正我住的近,来去都比较方便。我就每天上午在家收拾,下午就下来帮忙。照顾孩子是我们大家的事情。”
期待更多的“家庭寄养点”
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印发的一本宣传资料里,有“家庭寄养”这一条。记者看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我院按照民政部的有关政策,积极探索儿童福利院的新路子,于2000年开展了家庭寄养,先后在麻家什字、杨沟村、张家堡、韦曲等地设立了家庭寄养点,先后有160多名儿童在家庭里生活、学习,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西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崔宝玉告诉记者:“在外国人家设立家庭寄养点,高儒真那儿是首例。”
说到高儒真,说到儿童福利院,一个不能不提到的人就是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外教办的尚青芳。她是个经常为儿童福利院和爱心人士穿针引线的人。高儒真和6个中国女婴的故事也是其中的一例。尚青芳告诉记者:“以前的政策是不允许把孩子抱出去养的,一个外国人更不能。高儒真有爱心,喜欢孩子,在我们结识之前就一直在找这样可以帮助的孩子。偶然一次,我们一起吃饭,当我说到儿童福利院的事时,高儒真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急着让我帮她介绍、联系。我就帮她联系了儿童福利院。因为工作忙的原因,高儒真想先和孩子一起生活6个月,但时间是不确定的,总要把孩子的生活真正的安排好,落实好新父母,孩子才从高儒真那里搬过去。按外国和国内的一些规定,本来福利院要给寄养人一定的寄养费的,但高儒真不要。高儒真和社会上很多的人都让我很感动,也让我更喜欢做这样的工作。民政局局长和其他领导也给了我的工作很多支持。当时我没有电脑,不方便联系人,局长立刻说给提供电脑。说没有传真机,局长直接要把自己办公室的传真机取下来给我。福利院也是,一直在找新的路子,看怎样能让孩子生活得更好。我自己觉得‘家庭寄养’这个想法就很好,这样我们的孩子抱出去,没有人说他们是孤儿。我希望有更多的家庭来参与,来寄养孩子。也希望福利院的孩子越来越少。而在福利院的孩子都能沐浴在爱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崔院长还告诉记者:“现在西安市有很多像高儒真这样在西安上班的外国人和一些没有工作的外资企业老板夫人想到福利院来帮忙做一些义务服务。他们生活富裕,工作压力小,居住的房子大,生活环境好,又清闲,还有爱心,养育孩子的条件可以说得天独厚。像高儒真,她是个非常富有爱心的人,很喜欢孩子,常来福利院来看望和帮忙照顾孩子。从她住的西南角到东北角的福利院,这么远的距离。来来回回地跑,很不方便,考虑到种种原因,福利院经过专职工作人员的细致考察后,决定在高儒真那儿设立西安市第一个外国人‘家庭寄养点’。这样,一方面帮她实现了心愿,献了爱心;另一方面,也使得社会上各方面的爱心人士能够参与和支持到我们的慈善工作中来。截至目前,在外国人家设立的‘家庭寄养点’就这一个,高儒真那儿属于助养和寄养相结合的方式。把孩子寄养在家庭的好处有很多:家庭的房间、空间大,便于孩子活动;孩子分散到各个小家庭,成员少,自然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注;同时,让孩子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让孩子更好地和家庭融合在一起,使孩子有机会更多的体验和享受来自家庭的温暖、关爱和快乐。这些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孩子最终和最好的归宿,仍然是回归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