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渐长,没女友挺着急
在殡葬服务这个特殊的行业工作,大学生们不仅会遇到来自陌生人的种种压力,也要面对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更要承受失去朋友的痛苦和寂寞……在生活中,他们是一个鲜活的真实的个体,有笑有泪有忧愁有害怕。面对记者,他们微笑讲述个人情感和尴尬故事
他们的情感 “特殊行业,更需要另一半理解”
在殡葬服务中心工作的不少大学生仍没有谈恋爱,他们虽然渴望爱情,但由于工作特殊,也不得不感慨“一切随缘”。
未婚者:不知何时能谈恋爱
“儿子啊,该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了”。每次在老家辽宁的妈妈打电话给苏勇的时候,总是不忘催催儿子的婚姻大事。
24岁的苏勇身材高大,性格开朗,爱打球,阳光而帅气。他常常和同事开玩笑,“瞧瞧我这条件,还怕没女孩子喜欢吗?”可话是这么说,但身在异乡的苏勇常常感觉到孤独,也有些许无奈。他向记者分析起他的难处,“我们这个特殊的行业,每天面对的都是伤心的家属,在伤心的环境中,你怎么有机会把认识的女孩发展为自己的女朋友呢?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这么特殊,有些女孩子会很忌讳。这两方面的原因把我们结交女朋友的几率降低了。”说罢,坐在记者对面的这个阳光而帅气的男孩埋下了头。
苏勇说:“年龄一天天、一年年地往上增,我其实也挺急的。”但他又话锋一转,带着自信的微笑对记者说:“不过,急也急不来,随缘吧,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找到一个理解、适合我的另一半。”
在防腐部工作的王进与苏勇是老乡,目前也没女朋友。他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已经过了心理关,但还是有点介意别人的看法。“我是辽宁人,在家里我并没有受到什么歧视,家人亲戚朋友都不介意,也支持我。但我还是有点担心,我的社交圈子比较小,每天两点一线,朋友都是自己的同事。我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相过亲,主要是担心对方介意我的职业和岗位。”王进说,他现在还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感情问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谈第一场恋爱。
相对于他们来说,小静就幸运多了。小静在进殡葬服务中心工作之前,就已经有男朋友了。“我男朋友观念很开明,他很支持我在这一行做”。
已婚人:最需要另一半支持理解
张芍的妻子也曾经对丈夫从事这一行有意见。“那时我和妻子商量要来这里干时,妻子不肯。我骗她说,我只是做司机,不看尸体,妻子才勉强同意”。张芍至今还常常为他的这一“谎言”而自鸣得意呢。后来妻子什么都知道了,但也已习惯了。茶余饭后,妻子还会让张芍讲讲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小俩口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张芍总结性地对记者说:“从事特殊行业,我们很需要另一半的理解和支持”。
他们的担心 为遗体整容时针头划破了手指
在防腐部工作的王进说,每个月自己都要做些最令人难受的事情,就是处理无名尸。“无人认领遗体一般都是存放时间很长的尸体,有些甚至是存放几年的遗体,再好的防腐措施也没用,尸体都发生腐烂了,腐臭味很浓,那种味道是你们从来没有闻过的。以前处理无名尸体都需要公安部门同意,因此,每月都有一两次集中处理无名尸体的任务,而这时就是我最难受的时候。”
防腐部门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为遗体注射防腐药水和为遗体化妆,注射防腐药水比较简单,遗体哪里出现了腐烂,就在哪里注射药水。至今王进感到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在一次化妆时出现的意外。
王进说:“有些遗体进来的时候,头部面容都出现了扭曲。有一次,一个遗体的头颅裂开了,我负责为其整容。当时我左手拿着长长的弯针,给遗体缝合头皮,一不小心,针头穿过头皮的时候,划破了我的手指。当时我很害怕,因为不知道遗体有没有传染病,通过血液会不会传染。”自从划破手指之后,王进每次给遗体化妆整容的时候,都很小心,不敢用力,既是担心划破遗体,也担心划伤了自己。
王进认为,给遗体化妆其实是一项高危的职业,“比如非典期间,大家都关注了白衣天使,认为他们处于最前线,其实我们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同样坚持在一线,甚至更危险,因为我们的防护措施并没有医院那么完善。”
他们的尴尬 朋友请他吃了顿“最后的晚餐”
大学生们遇到的更多的是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和尴尬,有时甚至来自朋友。
当面接名片出门就扔
在殡葬服务中心,记者每每对受访者要张名片,对方总是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最后无奈地说:“我们的名片没人愿意要。别人一看,殡葬服务中心,连连摆手;或者当面接了,出门就扔了。所以我们很少用名片,更不会主动给人名片”。其实,在殡葬这一行工作的人员遭遇的尴尬远远不止于名片被扔。
老同学半途请他下车
张芍向记者讲了一个他同事的故事。“同事小A,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小B,小B知道小A在这一行工作后,就请小A吃晚饭,席间两人聊了很多。吃完饭后,小B开车回家,小A准备上他的车,但小B拒绝了,给了他50元钱,让他自己打车回家。这以后,两人再也没有联系过,小A明白了,那顿饭是两个朋友最后的晚餐”。张芍在知道同事的故事后,感觉很寒心,干了殡葬服务一行,连朋友都会离他们而去。现在张芍的很多朋友都不知道他在这一行工作。他说,对忌讳这行的朋友,他从来不告诉他们真相,只说自己在民政系统工作。
王进也说自己的社交圈子很小,每天就是在住处和殡仪馆之间来回。“每次过年时,自己都不好意思给同学朋友打电话拜年,别人总觉得你很晦气。”
让王进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朋友的误解。2004年8月份,王进在广州联系上了10多个高中同学,大家一同出去打篮球,吃饭时大家互相聊天,并介绍自己的工作。王进当时没有忌讳,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在殡仪馆工作。“当时同学们表示出了惊讶,但碍于面子没有说什么。吃完饭,之前本来说好开车的同学要送我回单位的,但当车开到体育学院时,这个同学就找出种种理由把我送下了车。最后是我自己回到殡仪馆的。”王进说,从此以后,他很少说起自己的单位,过年的时候也很少和同学联系。
搬尸体被当成嫌疑犯
“我们这一行总是要遭遇一些尴尬事,我虽然没有因此而失去过朋友,但遇到更尴尬的事情呢。”苏勇戏称,他遇到的这件事“绝无仅有”。2003年11月末,他还在运输部实习,去了一个小巷的房间抬一具被烧死的尸体出来。“我把尸体抬出来,经过巷子的时候,遇到我的人都急忙躲开。我感觉自己真伟大,敢来抬尸,别人看都不敢看”。但是等他回来不久后,却收到公安机关的传令,说现场留有他的痕迹,他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了。“我当时一下感觉找不着北了,我怎么会成为犯罪嫌疑人呢?”后来,苏勇才从警方那里了解到,原来是他在搬运尸体的时候,留下了一根烟头、吐了一口痰,公安据此才找到他的。“我还去了一趟公安局检测DNA。不过,我很快就被排除了嫌疑。呵呵。”苏勇说,多年后,这件事一定会成为他值得回忆的一段经历。
买家得知真相拒绝买房
据殡葬服务中心的一负责人介绍,他们的员工因为行业的特殊,他们的生活成本都要比常人多一些。据介绍,有位员工在天河区有套房子,本来想以30万元的价格卖出去,买主前来看房子之后,对房子和价钱都比较满意,准备签合同时,买主发现房子主人的工作单位是殡仪馆,立即拒绝购买。
该负责人笑着说:“现在我们的员工有房产需要出售的时候,都会先转到自己亲朋好友的名下,或者是转到自己儿女的名下,然后再出售。要么就只能减价出售。”
“首例人禽流感死者我烧的”
自从进入殡葬行业,大学生们时常被人问起“这一行每天面对一些伤心的家属或是遗体,生活会有乐趣吗?”,他们并不闪烁其词,而是直言很有成就感和自豪感,生活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晦气,一样有很多工作的乐趣。
苏勇:“干这一行很自豪”
岗位:火化员
动机:看好殡葬前景
乐趣:“呵呵,广州的第一例禽流感是我烧的,扮演伟人的古月是我烧的……”
“呵呵,广州的第一例禽流感是我烧的,扮演伟人的古月是我烧的……我不干这一行有这个机会吗?干这一行我挺有成就感的,也很自豪”。苏勇这样评价他的工作。
银河园工人都躲他
上月初,殡葬中心接到了那例曾感染过禽流感的遗体。苏勇在车间里戴好防护帽、穿好防护衣、手套口罩等等。进入车间后,他细心地将炉温升高,进行消毒。之后等待着遗体的到来,两个多小时的火化,苏勇按着原有的程序一道道的完成,火化炉里不时的冒出气体来,苏勇并没有屏住呼吸,他像往常一样完成工作。两小时后,一切都完成好了。苏勇走出了车间,很有自豪感,“第一例人禽流感的感染者,是我烧的。”
但当他走到银河园一处施工的地方时,他开始变得害怕。“因为那些施工的工人,一看到我都躲开了,我这才感觉到了一种害怕”。不过,这种害怕并没有出现多久,又被自豪感取而代之了。“我防护工作做得很好,没事呢,呵呵”。
小时候最怕死和坟地
小时候的苏勇是最害怕谈到死亡、坟地的。出生在辽宁的他,家门后就是一条河,河对岸就是一片坟场。“那时,妈妈怕我出去玩会溺水,就常常骗我说:别到河边玩,坟场那里很多人‘拍花’(方言,花,指花圈)‘拍花’拍到你,你就会被带走,爸爸妈妈就会见不到你了”。所以,小时候的苏勇是非常害怕坟场的。“我怎么也没想到,长大了后,我居然从事起这个行业了”。
“是怎么走上这个行业的呢?”记者问道。苏勇说,在学这个专业之前,他做过公路收费员。但后来,他还是放弃了,因为感觉没有前途。
于是,苏勇作为特招生进了长沙民政学校殡葬专业。“选择这个行业,我是觉得这个行业很有前途,因为我感觉殡葬事业会越来越有前景,我很看好,就选择了这个专业”。记者问及他一个月能赚多少钱时,他迟疑了一会后说,五六千吧,但随后,他又加了一句,在这个行业工作工资高一点真的无可厚非,因为我们是特殊行业啊。
杨美田:“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岗位:火化炉研制小组负责人
动机:当时广州要建最先进的殡仪馆
乐趣:发挥了自己的专长,火化炉已经实现无烟无味了
杨美田告诉记者,自己的岳父是在民政部门工作过的,因此自己对这个行业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但在选择跳槽之前还是有些顾虑的。杨美田说:“很多人对殡仪馆不了解,因此有很多偏见,觉得这个行业晦气。但当时因为要建新的殡仪馆,广州市又提出要建一所全国最先进,自动化、机械化操作最先进的殡仪馆,我觉得这是一个发挥我专长的机会,思量再三我还是决定来了。”
杨美田介绍,2000年3月份来的时候,他就开始负责起整个新馆自动化和机械化的设计研制。如今广州市殡仪馆的自动化设计让杨美田很自豪,他说:“以前的殡仪馆很老土,没有自动化,全靠人力,现在遗体的储存、立体仓库遗体的进出、遗体的火化等自动化的程度已经是国内领先了。”
杨美田目前正带领组员负责火化炉的研制工作,他有点骄傲地说:“广州市的火化炉已经实现了无烟无味了,但火化炉的后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达到了无烟,但由于目前的火化炉是使用喷淋装置进行后处理,这就导致有一些水蒸气冒出,感觉不太好。我们已经研制出新型布袋除尘装置,布袋装置其实国内有些地方在用,但因为布袋不过关,达不到效果,我们用的布袋具备耐高温、耐油、耐水功能,可以有效除尘除水蒸气。今年元旦我们已经试运行了一台火化炉,目前效果不错。”
杨美田说:“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市民越来越认可这个行业,一些丧主来送别亲人,看到我们的自动化装置,都不由得发出感叹,这让我很自豪,也很欣慰。殡仪行业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也在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做着自己默默的贡献,我不觉得在这里工作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对于收入的问题,杨美田说,之前在东莞外资企业工作是负责设备的维修,月薪4000元左右,到这里之后,收入的确是高了一些。
小静:“我们很容易满足”
岗位:业务员,接待家属,送尸体入炉
动机:因为年轻,想尝试更多的活法
乐趣:火化部一同事带3岁的儿子到车间,小孩说,“哦,原来爸爸是烧火的啊”
和苏勇一样,小静在工作中也时常获得一种乐趣。“虽然我们每天都面对伤心的家属,心情也会跟着相对低调,但生活还是有乐趣的”。小静说,前不久一个火化部的同事带了他的儿子来到车间,那个3岁的小孩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对爸爸说,“哦,原来爸爸是烧火的啊”。这个小插曲,让小静和她的同事们经常拿出来回味。“其实,我们很容易满足,快乐对我们来说,就是这么简单。”
小静还说,自从从事这个行业后,她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生命真的很脆弱,说没就没了,在这里工作以后,我更珍惜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了”。
为什么进入这个行业?他们经常被问及这个行业。小静的回答是因为年轻,她想尝试这种活法。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小静在公司做过文员、人事管理、行政管理等各个职务。但在2005年11月,她选择到了这个行业。“因为我感觉这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每个人都逃不了一死,人一辈子结束的时候,都要到这里来。所以,我想尝试这个工作”。这是小静选择这个行业的全部理由。
半年来,小静的生活平淡而简单。每天早上8点半,她开始分检骨灰;9点半开始接待不同家属,接着送尸体入炉等等,每天要接待10几户,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半。下午5点左右,她就开始下班了。
“一个大学毕业生,按理来说,你也可以有其他的选择,为什么考虑来了这一行呢?”记者还是忍不住俗套地问起了她这个问题。她这样回答,“我觉得这个行业需要大学生,在一些礼仪礼貌方面,我们懂了,就能更好的为市民和家属服务。而且,我相信大学毕业生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收入:月薪五六千,很多员工有私家车
关于工资问题,多位受访者都支吾着说五六千吧。但说完后,他们都加上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我们是特殊的行业,如果这份工作和我以前从事的一般的行业工资差不多的话,那我想,我也不会选择这个行业。如果说我们选择这个行业时,没有考虑到待遇,那是假的”。他们承认,在进入这里工作后,收入都比以前明显提高了。
记者也看到在该中心工作的相当部分员工都已经有了私家车,据相关人员介绍,该行业收入相对可观。
广州殡仪馆历年招收大学生情况
●1999年 招收5名,4名分配在行政管理岗位,1名业务员(负责办理出殡、定制鲜花、寿衣等服务)
●2001年 招收1名业务员
●2002年 招收2名,1名在运输部,1名业务员
●2004年 招收7名,3名在防腐部、火化车间、坟场落葬等一线,4名在礼仪部和业务岗位
●2005年 招收4名,都分配在业务岗位
●2006年 计划招收6人,已上报民政局
点评 为大学生殡葬工来点掌声
李 龙
19名应届大学生毕业后走进殡仪馆当起了殡葬工,在不少广州人看来,似乎有些不解。整天和尸体打交道,有什么意思?不过当我们走进这些大学生殡葬工的心理世界时,或许应该为他们的选择多些理解,也应该为他们的工作多些认同,甚至应为他们的职业献上掌声。
殡仪馆作为逝者人生的最后一站,多少寄托着其家属的哀思和悲伤。如何替他们抚平心灵之痛,在做好逝者的火化之外,还需要殡仪馆的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广州的殡仪馆已进入了信息自动化现代化阶段。这些,也许是殡仪馆需要大学生的前提条件。
可是作为一个特殊职业,记者随机调查中近八成人不愿选择进入这个行业,表明人们对殡葬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偏见。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殡葬工需要人来做;从大学生就业来说,选择一个高福利的殡葬工,总比找不到工作要强。可是奇怪的是,我们能容忍那些呆在家里、拒绝工作的“啃老族”,却不能理解一个有着高收入的殡葬工。其实,无论做什么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也好,想换种活法也罢,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已经足矣。特别是在这个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笔者不但不会从心理上歧视他们,反而很是欣赏他们的市场意识。因为他们很懂得市场行情的选择。如今,再有毕业生想进殡仪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也证明他们的先行一步是多么的精明。
来源: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