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日,本报关注课改的报道向大家展示了福州三中一堂校本课《三国人物谈—诸葛亮》语文老师和历史老师同台献艺的景象。今天,我们将带大家去看看课改以后,数学课堂上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发问:
公交车怎么发车时间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
在这堂数学课之前,老师曾提示学生去观察公交车日常调度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并要求学生做成“数学模型”,也就是俗称的应用题并给解答出来。
于是,平日课堂上枯燥的数字立刻鲜活起来了,同学们的兴趣也调动上来。
“你们知道吗?人的一生中要花1-2年的时间等车。”一名女同学的话刚一出口,就像炸弹一样,炸开了同学们的兴趣,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不是哲学课,而是三中课改中的一节数学课。
“大家都希望公交车能够早点到,那公交车的出发时间要怎么安排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呢?”刚才说话的女生又开口了,这次同学们都安静下来开始思考。
随后,女生用一个公交总站汽车进出站的时间和所有的车辆,抛出了一道应用题。原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蕴藏着神奇的数学问题。被启发思维的同学们,这下又热闹开了。
“你们确定吗?”“真的确定?”“没错,答案是对的!”开心辞典的经典一幕不经意间在课堂上展现。随着同学们一问一答对问题的解剖,不一会儿,同学们平时头疼的应用题就解开了。
“大家很聪明!”女生看到同学们解题这么快,像老师那样称赞说。大家受到称赞,会意地一阵哄笑。启示:数学也可以生活化
数授课老师杜重成说,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新课程提出的一个要求是,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要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听课的老师点评说,这堂课的目的是关注生活,应用数学,体验数学的生活化、具体化。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
因此,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设计生动有趣,适合现实水平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