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取材于特区武警组建历史的20集电视连续剧《热带风暴》是一部既有艺术感染力,又有思想征服力的优秀剧作。看这部剧,让你时而热血沸腾,时而热泪盈眶;它能够感动和感染观众,固然是因为故事生动、人物鲜活、叙述流畅、画面好看,而最难得的还在于它对改革年代军人“变与不变”这一国家命题的精彩诠释。
剧作把视点选定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军营生活,剧中所有人物从于海鹰到陆涛,都在不可避免地经受着变革“风暴”的洗礼。正是这种洗礼,使相对封闭的军营生活更加多彩多姿。对有些人来说,难的不是变;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难的不是不变。“变与不变”构成了一个时代主题。这一时代主题对剧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正是一道不可回避的人生考题。哪些东西应当变,不变的当是什么?答案在于海鹰身上渐次展开。初来特区的他第一次搞紧急集合,300人就少了173人。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警部队,却被陆涛派去给玩具厂帮工。于海鹰第一次与陆涛的冲突是从这里开始的。邱老板搞奠基,让武警去表演,请身为副参谋长的于海鹰喝酒,“喝1杯出1000元,喝10杯给1万元”,于海鹰愤而罢宴。部队接到追捕杀人犯的任务,集合时却穿着狮子舞的表演装,换装误了战机……这一切在陆涛看来是无奈,但于海鹰却从无奈中看到了放任无奈的危险。在一次次的作风纪律整顿中,他和陆涛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坚持军队的职责,坚持军人操守意味着和社会环境的某种不相融以及和生死相交的老战友陆涛越去越远。于海鹰便是一位在双重压力中走出来的中国军人的形象。在物质享受至上的时代,在灯红酒绿和轻歌曼舞中,有谁还能记得起在深夜的暴雨中,军人仍然在站岗放哨,在与逃犯搏斗;在世人为一分钱斤斤计较的时候,有谁还能想到有这样一些军人,不计报酬,一心一意抓部队建设,所有心思都放在军营里。这种被陆涛称为“一根筋”的于海鹰精神,就是我们所见到的职业军人精神。常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补钙、充氧。于海鹰所代表的职业军人精神,正是时代的充氧机。于海鹰身上的职业军人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于海鹰一个人身上,而是体现在剧中推出的武警官兵的群像上。于海鹰是真正的军人和中国男人,是经过了涅槃的火凤凰。他像座山,无论风云变幻,都能够永远屹立。他又像海,无论潮起潮落,都能够涵纳百川。陆涛的变化令人惋惜,却很真实。于海鹰和陆涛从生死相交到狭路相逢,最后竟是于海鹰带领武警战士去执行对陆涛“双规”的任务。虽是戏剧性巧合,但是把“变与不变”的作品主题推向了极致,发聩而振聋。
《热带风暴》不是一部充满了说教的观念戏,而是一部饱蘸着感情的生活戏。于海鹰的形象感动观众,不仅仅靠金戈铁马,更靠儿女情长。在他心目中,没有什么能比和陆涛的生死相交的战友情更重要的。为支持陆涛的工作,他放弃京城来到海南。对于这位战友的变化,他时有警惕,却又煞费苦心。每次和陆涛产生分歧,他都陷入痛苦。他多么希望自己的战友能够像以前那样保持住军人本色。陆涛为了让乔红应急,挪用公款被撤销职务。于海鹰知道自己错怪陆涛后,大雨滂沱中让张武把他打倒在地,表现出他视战友情为生命。陆涛不愿见他时,他几次在深夜把陆涛约出来交心,从不放弃对陆涛的帮助。剧作对陆涛这个人物的塑造十分成功。“事对所先,务在允当”才不致脸谱化。陆涛喝完转业告别酒时流下了眼泪,独自一人在问自己:我今后听不见军号的声音,还能睡得着吗?在转业的前夜,他在军号声中行了最后一个军礼,非常合分寸,非常贴近生活。陆涛主观上不想变坏,但是他不能像于海鹰那样始终保持清醒。最后,这对生死相交的战友,居然一个成为将军,一个成为囚犯,正所谓“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给人们留下了深长的思索。战友情的成功表现是《热带风暴》的一个亮点。战友情里有那种不顾一切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它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中最美好、最圣洁的情感之一。谁拥有战友情,谁就拥有了最美好的情感。这也是《热带风暴》能够在情感上给人以强烈感染的一个原因。
近年来,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佳作迭出,《热带风暴》的成功再一次启示我们:衡量艺术家或者作品价值的尺度,在于他们究竟把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的追求表现到什么程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