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据新华社5日电 青海平安县两位农村妇女正在平整耕地。高原四月,青海省广大农区冰雪消融、气温平稳回升,农民们适时备耕、播种,陆续开始一年一度的春耕生产。
长达数月的春旱已经令南北各地的春耕生产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情况告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截至3月30日统计显示,全国耕地受旱面积2.08亿亩,其中作物受旱3883万亩,有695万人、546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受旱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部、华北大部、东北西部和西南部分地区。上述地区的春耕生产尤其是水稻栽插、小麦发育严重受阻。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接受记者采访说,入春以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东北西部、黄淮及西南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偏少二成至五成。随着气温回升,我国部分地区旱情迅速发展。当前全国旱情存在三大特点:
一是一些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西北、西南部分地区由于前期干旱持续影响时间长,一些旱区目前饮水困难突出,有的要靠长距离拉水、送水。
二是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目前,北方一些省、自治区河道来水偏少,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据统计,目前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自治区有近600座水库干涸,有10多万眼机井出水不足或吊泵。
三是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目前,西北东北部、华北北部及东北西部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局部地区干土层厚达10厘米以上。
短缺与浪费并存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
多年来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0%左右,远低于欧洲等发达国家70%至80%的水平。
据专家介绍,当前我国农业用水短缺与严重浪费并存的现象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业用水供给严重不足。我国现阶段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预计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立方米,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严重缺水警戒线。
二是农业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全年降水的60%~80%集中在6~9月。秦岭、淮河以北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5%,人口为40%,耕地为51%,而水资源总量仅为20%。
三是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全国90%的废、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直接排放,11%的河流水质低于农田灌溉标准,75%的湖泊受到污染。
四是干旱缺水严重制约农业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年均受旱面积近4亿亩,特别是近几年农作物受旱面积达6亿亩,因干旱影响粮食产量500亿公斤。
春耕春灌节水六招
一、修好输水渠。采用圆筒形塑料输水袋作渠,水的利用率可达95%以上。
二、整地作小畦。
三、巧浇三种田。对水源比较丰富、宽垄窄畦、地面平整的地块,可采取两水夹浇的方法,对地势一头高一头低的地块,可采取修筑高水渠的方法。在水源比较缺乏的地方,可采取穴浇点播的方法,然后再担水穴浇,一般可节约灌水80%~90%。
四、巧改田畦口。长50米左右的畦,当水浇到70%~80%时,就可改浇另一畦,这可节约用水20%左右。
五、群井汇一流。
六、喷灌效果好。喷灌一般比渠道送水方法节水50%左右,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推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