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学指导
长沙市中心医院
儿科主任医师 张启倬 王曼知
儿科主管护师 冯 雁
阳光明媚的春天,很多家庭又将鲜嫩可口、营养丰富的新鲜蚕豆搬上餐桌。蚕豆既可以炒菜、凉拌,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是一种大众喜欢的食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蚕豆,有些人食后会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称为蚕豆病。
[病例回放] 都是蚕豆惹的祸
近日,一名2岁半的男孩被送进长沙市中心医院儿科急诊室,孩子全身皮肤(包括手、脚、胸腹部、脖颈、背部等)巩膜黄染,精神萎靡,面色、嘴唇苍白,食欲减退,排茶色小便,排便后晕倒。医生以“急性溶血性贫血”立即收治住院。
入院后,儿科王医师、张医师查看患儿后,仔细询问有无进食蚕豆。家长回忆三天前曾吃过几颗兰花豆(经过油榨的蚕豆),通过追问家族史,得知患儿的表哥4岁时曾因蚕豆病住院,症状类似,同时患儿的相关检查得出,血红蛋白降低,确诊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即蚕豆病。随后,经医生给予激素冲击疗法等系列疗法,患儿5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医生嘱咐患儿家长,今后禁止服用磺胺类及解热镇痛剂等,避免接触樟脑丸保存的衣物。因患儿血色素还低于正常水平,应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如油菜、芹菜、菠菜、黄瓜、番茄、橘、桃等;多吃富含蛋白质食物,如猪肝、鸡蛋、瘦肉、鱼等。
无独有偶,两年前,广州一无证行医人陈某接诊了一病人,病人说自己患有蚕豆病,陈却给他开了蚕豆病人应绝对禁止使用的氨基比林和维生素C。两天后,患者因患贫血性心脏病,并因心功能和呼吸衰竭而死亡。陈也因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罪被判有期徒刑11年。
[医学解释] 何谓G6PD与蚕豆病
蚕豆病究竟是怎样一种病呢?
王医师介绍,蚕豆病是由于遗传性红细胞六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酶)缺乏者进食蚕豆后,随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又名胡豆黄,蚕豆黄。常见于小儿,特别是5岁以下男童多见,约占90%,常发生在蚕豆成熟的季节,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如粉丝、酱油)均可致病。
患者通常于进食蚕豆后24~48小时内发病,表现为急性血管内溶血,有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迅速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溶血严重者出现休克、少尿、无尿、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其发病与否,病情轻重与吃蚕豆的数量无关,有时吃1~2粒也难幸免,有时吸入或接触蚕豆花粉即可发病,甚至有时乳母吃蚕豆也可通过乳汁而致病。
本病的贫血程度和症状大多很严重。一般病例症状持续2~6天。如果不及时纠正贫血、缺氧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可以致死;但如果及时得到救治,能摆脱危险而康复。在低发地区,本病易被忽视而漏诊。
张医师补充说,由于G6PD酶缺乏属遗传性,所以40%以上的病例有家族史。除有G6PD酶缺乏和蚕豆中的致病因素外,还与其他未知因素,如遗传、环境或蚕豆代谢异常有关。
[预防办法] 有病史者终身禁食蚕豆
王医师说:“蚕豆病一旦发病,来势凶险,但只要懂得蚕豆病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工作,蚕豆病并不是什么谈之色变的疾病,完全可以避免。”
她还说,本人或家族中有蚕豆病史者,应禁食蚕豆,并避免接触蚕豆花粉。凡患过本病或家族成员患过本病者,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均应禁止食生、熟蚕豆;哺乳期的妇女,不管是否发生过本病,在哺乳期间最好不要食生、熟蚕豆,以免乳儿通过吮奶而发病。
对患者,除终生禁食蚕豆外,在每年3~5月蚕豆成熟季节,最好远离蚕豆花粉,以免诱发本病,尽量不穿用樟脑丸储存的衣物,绝对避免使用磺胺及解热镇痛药物。
医生们叮嘱年轻的父母:小孩食蚕豆后,如出现头晕、发热、疲乏、恶心呕吐、烦躁、腹痛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检查,明确是否为蚕豆病,并予以相应治疗。
蚕豆还是一味良药
虽然有蚕豆病的存在,也有相关人员忌食的医学提示,但蚕豆毕竟是人们喜爱的食品之一,不仅因其味美,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因其是一味良药。
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碱,有增强记忆力、健脑的作用;蚕豆中含有大量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蚕豆皮中的粗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蚕豆种子富含蛋白质,是豆类中仅次于大豆的高蛋白作物,维生素含量超过大米和小麦。 医生提醒,婴幼儿的有些疾病如蚕豆病就是通过母乳传染的,隐匿性非常大。 蚕豆性味甘平,有健脾利湿的功效,特别适合脾虚腹泻者食用。但蚕豆不可生吃,也不可多吃,以防腹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