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妍、陈穗华 通讯员戚耀明
因为母亲腿脚不好使,李女士本想在广州市区换个电梯房,但比工资涨得更快的楼价,让换新房的梦想破灭了。李女士又想在旧楼加装电梯,但了解了一下却发现,加装电梯也不容易:谁埋单?楼房是否适合装电梯?楼上楼下关系如何协调?……这一个个难题,犹如一堵堵“厚墙”横在市民面前。
不过,尽管目前政府部门有关的指引性文件仍没有出台,但广州一些单位和民间旧楼加装电梯的活动已在“悄悄”摸索前行。据来自广州几大电梯厂家的不完全统计,去年广州旧楼加装的电梯已达到200多台。
有此一招
执信南有一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8层楼房,住的大多是年逾古稀的老人。加装电梯时,一层二层和三层以上住户间达成明确协议:电梯从三楼开始设出口,一楼、二楼住户不使用电梯,也不分摊任何费用。爬楼梯和坐电梯,两个世界。王维宣摄
市民尴尬
电梯新楼买不起
加装电梯何其难
日前,市民李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住“电梯房”的梦想和为实现梦想而经历的曲折历程。她告诉记者,由于母亲腿脚不便,住在没有电梯的房改房里非常不方便。李女士去年就想换一套有电梯的新房,但是看了一大圈,却发现楼价很高,始终不能下决心买一套新房。
于是,李女士就想能不能给自己住的旧楼装上电梯,但了解后却发现,高额的加装费用、技术难关、楼上楼下住户意见不统一,都是横在想加装电梯的房改房住户面前的一堵堵厚厚的墙。据中介人士介绍,目前广州约有60万套左右的房改房,上市的房改房中没有电梯的一直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近3年上市的有电梯房改房的比例只有6.5%。
记者调查
资金难筹分摊难均众口难调纷争难平
如果要安装电梯,安在哪里?这是许多旧楼需要解决的一个“前置条件”。加装电梯要针对不同的楼存在的实际情况区别解决,即需要由技术改造以创造安装的条件,主要是留出井道位置。但由于广州的旧楼多是单体楼,周围空地很少,也没有预留专门的电梯井道位置,这给加装电梯带来不少难题。一般来说,年代越久的楼房加装电梯的可能性越低,广州现有的旧楼中,就约有1/4到1/3是完全不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
据介绍,载重量630公斤的电梯,包安装的价格约为16万~22万元,井道的建造费,一般为15万~20万元。电梯安装后保养的费用为350~450元/月(不包括零部件)。这些费用到底由谁来埋单,也是一个既敏感又复杂的问题。高层与中低层住户就分摊安装费、维护费、电费等取得共识,是旧楼顺利装上电梯的先决条件。尤其是那些单位不愿出资、或者没有单位出资的旧楼,费用来源就更成问题。
加装电梯,平均到每户的费用大概是一两万元。而跟技术与资金的难题相比,最头疼的还是人的问题。众口难调的终极原因是利益。黎小姐住在体育东小区某幢2楼,她说,虽然家中也有70多岁的老人,但身体还不错,没有太多的不便。相反,加装了电梯,“我们家那间采光最好的向东的房间就被遮住了,装电梯对高层住户来说可能是越来越好,但对我们低层住户来说,就真的不太公平了”。
探寻出路
单位牵头承担费用住户谁出钱谁享受
据了解,广州目前已加装电梯的旧楼有数百栋。其中,加装电梯的工程由原业主单位牵头进行、费用由单位支付的情形比较多见。省机场建设管理处处长冯兴学告诉记者,他们从2005年起对超过7层的职工宿舍加装电梯,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考虑到员工生活不便,二是广州市1998年曾经出台《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定7层以上的住宅应加装电梯。他们目前已经为宿舍加装了31台电梯,预计今年还将加装22台电梯,费用由单位负担。
据广东省电梯技术学会秘书长史信芳介绍,去年几大电梯厂家在广州地区加装了200多台电梯,包括公安系统、民航系统、农业厅、发改委、法院、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的宿舍小区楼房,它们都是由单位协调,成功加装电梯的。
也有少数成功案例是完全由私人协调和出资的。李老师是某高校宿舍加装电梯事宜的牵头人,据他介绍,该楼54户人家中只有16户愿出资加装电梯。依据“谁出钱谁享受”的原则,电梯加装了IC卡管理系统,出资的住户人手一卡(每张卡的成本约20~30元),刷卡坐电梯,有客人来就由主人刷卡放电梯下去接。
八楼九楼没电梯
老弱住户苦难言
在发达国家,一般4层以上楼房就有电梯了,而在广州,很多旧楼居民每天还在气喘吁吁地爬八楼、九楼,身体健旺者倒可借此锻炼身体,老弱病残则只能长困高楼。
现象一 老人住高层就像“坐楼监”
50多岁的田先生是广州一机关宿舍的住户,现居住在一幢没有电梯的八楼上,每天都要做“运动”上下来回爬几十层楼。几年前对田先生来说,这爬楼梯还是一种很好的锻炼,但是自从去年田先生患上风湿病后,爬楼梯可就成了他心中的痛,上下一次就仿佛是蜕了一层皮。田先生说,一些与他同住一栋楼、有心脏病或者是腿脚不方便的邻居,在孩子不在家的时候,不得不尽量减少出门的次数,有的甚至像是被判“坐楼监”。
60多岁的陈阿姨原来是个“麻雀友”,可自从陈姨家从原来的2楼搬到一栋没有电梯的7楼后,牌友们就再也叫不动了,都懒得爬那上下十几层的楼。
现象二 家中有婴儿妈妈难出门
今年荣升做“妈咪”的史小姐家住海珠区江南西一幢没有电梯的7层楼上,自从有了婴儿后,这7层楼已经成为一道她与外面世界的“鸿沟”。史小姐说,由于孩子只有3个月,所以每次出门总是要带一辆小推车,再加上大包小包。但是没有电梯,一个人根本都出不了门。现在每次史小姐要带婴儿下楼,只能让住在附近的姐姐跑来帮忙,或者干脆等星期六、日先生在家的时候。
现象三 背病人下楼自己扭伤腰
没有电梯的楼房,还给急救带来了困难。家住滨江路某无电梯宿舍4楼的李先生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2000年他70岁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为了不耽误抢救时间,他背着母亲到楼下等120的急救车,结果下楼梯时把腰给扭了,还差点把老人摔到地上。李先生认为,社区里除了健康的人,还有老人、残疾人或孕妇,给旧楼安电梯可方便残疾人进出,也可在抢救突发病患者时发挥巨大作用。
他山之石
旧楼装电梯,芬兰的做法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居民各出40%、15%和45%。
德国有一种付费电梯,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只要投币或插卡,电梯就开始服务并自动计费。
上海正考虑政府全额投资、政府和居民共同投资、政府和单位共同投资、开发商投资和电梯厂商投资5种方式。
上海首幢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费用,由政府出一部分,住户出一部分,再在6层上面加一层变7层,底楼居民搬住七楼,底楼出售给街道作老年活动之家,所得费用与前两部分凑在一起,完成了综合改造。(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