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碰到白海豚搁浅,目前只能像这样用渔船送回大海。
珠海淇澳岛关帝湾方圆8675平方米被正式划拨为基地建设用地
首期将建“海上国宝”急救中心
文/图记者陈治家
十年前,广东开始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调查,并于1999年建立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之后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一直在构思设立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但是10年过去了,由于各种原因,基地仍然是未见影踪。
昨日刚刚从厦门参加中华白海豚国际研讨会归来的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陈加林局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首次对外披露国内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筹建情况,目前珠海市淇澳岛关帝湾方圆8675平方米被正式划拨为该基地建设用地,该基地建设已经开始规划设计,年内即将正式动工,首期将建“海上国宝”急救中心。
救救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近年来在急剧减少。据陈局长介绍,目前国内中华白海豚总数约2000头左右,其中珠江口水域约有1000头以上,是国内最集中、数量最多的栖息地!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中华白海豚国内只有1000多头,80%聚居珠江口。
珠江口沿岸的造纸厂、化工厂、电镀厂等各类排入珠江口的工业废水,破坏了白海豚的生存环境。此外,填海造地也威胁着白海豚的生存。陈局长告诉记者,近三年来仅该保护区就先后发现19例中华白海豚死亡事故,有时甚至高达一年7起。
白海豚之死
案例一:死于肺病
几天前,珠海野狸岛发现一头中华白海豚死亡。表层尸检显示,这条年龄在6~8岁之间的雌性中华白海豚十分瘦弱,体表没有致命伤,而且胃部及消化道内空无一物,死因一度被专家误认为是饥饿所致,后经解剖病理分析发现,这头海豚死于肺部感染综合征。
案例二:被螺旋桨击死
去年3月在珠海唐家湾海滩发现一条2米多长、180多公斤的白海豚被渔船的螺旋桨击死。目击者发现,白海豚身上布满伤痕,最大的一处有近40厘米长,好像是被刀砍过的痕迹,于是他立即打电话到保护区报告。当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这条白海豚搁浅时已经死亡,该白海豚身上布满伤痕,最深处可见内脏。陈局长告诉记者,一年内像这样死于螺旋桨下的白海豚已有3起。
基地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启动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仃伶以南、桂山以北、淇澳岛以东、香港大屿山以西,总面积460平方公里。
昨日,陈局长向记者表示,珠海建“海上国宝”保护基地的愿望总算尘埃落定,目前该基地的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基地的具体建设方案已经向珠海市规划部门报批,基地有望年内开建。首个中华白海豚保护基地真正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陈局长介绍,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专门针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国家级保护区,约有中华白海豚1000余头,是我国分布数量最多的区域。但是因为没有保护基地,目前保护区工作人员生活和办公基本上都远离白海豚生长环境,相关保护工作仅限于巡航监测及宣传教育。
3月底,来自美国、比利时等多个国家的海洋生物专家齐聚厦门,共同签署了保护中华白海豚物种倡议;首个中华白海豚基地日前正式报建,有望年前正式开始建设,这是国际和国内针对“海上国宝”举行的两项重大保护行动。
当务之急是建中华白海豚救护中心
该救护中心包括:治疗池、护理池、观察池、饵料配餐室等,同时配备专业的救护船只和监测设备,其目的是及时抢救受伤的中华白海豚及其他海洋保护野生动物。
陈加林局长透露,目前,8000多平方米的用地,只能解决短期基地办公用地,从保护基地中远期的发展规划考虑,预计占地约300亩,将建科研中心、救护中心、宣教中心、驯养繁殖中心。基地还将建中华白海豚馆,并建立基因库及对克隆等技术积极进行筹备。加速中华白海豚人工繁殖设施建设或技术研究将是基地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专家介绍,中华白海豚具有特别的回声定位系统,靠它来完成一系列的生理行为,海岸工程的爆破不仅可能给白海豚造成直接伤害,而爆炸、撞击声也会破坏白海豚精密的回声定位系统,导致其搁浅甚至死亡。陈局长强调,目前,碰到中华白海豚搁浅或受伤,只能将其用渔船送回大海,谈不上救治。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珠江口海岸工程的推进,未来十年珠江口海域中华白海豚生存环境将受到考验,类似搁浅甚至伤亡的事件可能更加频繁,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中华白海豚救护中心。
中华白海豚简介
海上大大熊猫
中华白海豚,是世界范围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也是中国海洋鲸豚中唯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唯一以中国名字命名的海洋豚类。它被人们称为“海上大熊猫”、“海上国宝”。
形象特点
与铅色白海豚、花白海豚和西非白海豚同属。体长在200~250厘米之间,喙的长度小于宽度的2.5倍。头骨的长度大于宽度的两倍。下颌联合大于下颌骨长的1/5。身体是银灰色或象牙色,体侧没有深色的带。(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