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是满族人借鉴蒙古文创立的一种拼音文字,在清代曾推行至全国使用。双城市档案馆是全国馆藏清代历史档案较多的县级档案馆之一,目前,档案馆正为两千多卷满文档案寻找破译者。
满文档案库房“睡大觉”
2404卷泛黄的满文档案整齐地码放在库房的一角。 5日,记者在双城市档案馆见到了这些距今一百多年的满文档案。
“可别小看这些破旧的小折子,它的历史价值可大着呢!”据档案馆馆长姜明山介绍,该馆馆藏的清朝满文档案是日本投降时截获下来的,原存于辽宁省档案馆,上世纪70年代从沈阳运回到双城保存至今。双城市档案馆从1986年开始对这部分档案进行整理破译,初步认定档案记录了从清朝同治二年到宣统二年共计48年的历史,经历了同治、光绪、宣统三个皇帝统治时期,内容大致反映了双城当地的社会活动、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
姜明山说,这些满文档案在馆内已经存放了30多年,基本保存完好,但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可避免地会有虫蛀、破损、霉变等情况发生。近年来,档案馆已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了重点抢救,但由于缺少经费及翻译人员,它们只能在馆里“睡大觉”。
副市长学满语当志愿者
据了解,由于这些档案基本上都是用满文写成的,而如今懂满语的人越来越少,为了尽快破译这批尘封的历史文献,双城市档案局找遍了全城也没有发现一个懂满语的人。
满族人、双城市主管档案工作的副市长关波了解此事后很着急,他决定自学满语来参与破译这部分重要档案的工作。2003年,他听说新疆锡伯人后裔至今还保留着说满语的习惯,便带着十余卷满文档案亲自去那里学习了一段时间,但他发现当地人的满语已经“进化”,只能用现代语言说出档案中的大致内容,不能逐句释意。
回来后,关波在业余时间尝试着翻译了十余卷吉林将军给双城的满文扎饬、阿城和双城协领衙门间的咨文等档案。关波告诉记者,这些满文档案反映了清朝时朝廷、盛京、吉林将军要求双城上报兵源状况、武器状况、年景收成、粮食价格等情况,也有各府衙间要求协作抓小偷、土匪的平行文件,档案中还记录了双城附近一些地区如拉林、阿城、呼兰及哈尔滨区域修建中东铁路的情况。关波说,更多的档案和更为详尽的内容还有待专家学者来破译。
还有200卷没有“回家”
“记录双城历史的满文档案不止这些,还有200卷没有‘回家’。”双城市档案局局长宋春岩告诉记者,据他们了解,当年这批清代双城堡满文档案共有2600余卷,另有200多卷现保存在辽宁省档案馆,虽然馆里多次和辽宁方面协商接收这部分珍贵的档案资料,但一直没有成功。
宋春岩坦言,辽宁省档案馆的保存条件大大好于双城市档案馆,他们已将这部分档案制作成了电子版,而且库房、设备也比较先进。不过,目前这批珍贵的满文档案已引起省档案局领导的高度重视,计划投资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宋春岩说,他们迫切希望这些满文档案能得到准确破译,因为不翻译成大家能看得懂的信息,它们就如同一堆废纸,其中隐藏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信息就无法为后人所知。(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