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悄现“杀人”游戏吧 受都市白领热捧会员达数千人
专家称这是面对面交友方式的回归值得鼓励
专题策划 吴斌 邹锦强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黄艳 王道斌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周涛
“天黑了,请闭眼……”夜幕降临了,忙碌了一天的白领们吃过饭,陆续前往俱乐部玩起“杀人”游戏。据了解,自去年10月份第一家“杀人”游戏吧在环市东路开张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广州已先后成立了5家“杀人”游戏吧。 据了解,目前在这5家游戏吧玩“杀人”游戏的会员达数千之众。俱乐部经营者将这些玩家分为纯粹游戏和交友两种类型的人。
针对目前悄然兴起的这一游戏现象,中山大学哲学系、伦理道德专家章海山表示,这是一种面对面交友方式的回归,值得鼓励。
经营 以“杀人”命名太不雅
在广州环市东路某商厦的一间益智文化中心,记者见到了广州首家“杀人”游戏俱乐部的老板刘晓辉先生。当初因为一时间热衷这个游戏,使他萌生了创立一个专题“杀人”游戏俱乐部的想法。
没想到,这一俱乐部从开设初期起,就得到了青年“杀手”的热烈欢迎,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发展到拥有会员1500人的规模。在平常的工作日里,拥有6个房间的俱乐部上座率一般会维持在3间左右,以每间房11人的接待率计算,是能保证俱乐部正常运转且略有赢利的。一旦到了周末,6间房全是爆满的,迟到的“杀手”有时候不得不在外面排队等候。
“虽然这是一个以‘杀人’游戏为载体设立的专题俱乐部,在市面上或许也有类似‘杀人吧’、‘杀手俱乐部’这样的通俗称谓。但在当初进行工商登记时,我们还是以益智文化中心的名义进行登记的。”在创办俱乐部前曾做过室内设计的刘先生向记者表示,“随后开设的那些专题俱乐部,想必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直接将俱乐部取名‘杀手吧’。”
玩法 避免“被杀”需要有诀窍
3月中旬的一天,记者去了广州大道的一家“杀人”游戏俱乐部。俱乐部是由一个大厅和8个游戏房间组成。大厅里陆陆续续有人进来。“嘿,你也来了”,陆续来的玩家还相互打着招呼,显然他们已经很熟了。这些玩家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为主,衣着打扮相对时尚。
先“杀人”后交换名片
“杀人爱好者”们只要达到8人,就能聚集在一个房间里,开始游戏……记者选择了一间新手区的房间“观战”。
坐在记者对面的是一名女玩家,初次玩游戏,她话不多。而记者旁边的应当是一位老玩家了,在发言的过程中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保护起那个新玩家来。游戏结束的时候,这位还不忘教导新玩家说,“你不要不发言,只说‘过’,这样大家从你的口中不知道任何线索,影响找出‘杀手’,就比较容易被‘杀’;另一方面,你不说话的话,也得不到训练。”记者以为两人早就认识,但后来得知,两人也是初次见面,游戏结束时,他们交换起了名片。
益智游戏交友三不误
“应该说,‘杀人’游戏是一个时尚的游戏,它对逻辑、判断能力的考验,得到了白领的欢迎。与此同时,有了这样一个面对面的游戏后,更给了我们超脱以往网络平台上的虚拟交流的机会。我首先是来玩游戏的,其次我也是这里来交朋友的。”在各“杀人”游戏俱乐部,记者经常听到玩家这样阐述其魅力所在。
在游戏期间,大家都会使用类似网络聊天工具里的“ID”代号,但彼此熟络、成为朋友之后,姓名、工作、甚至感情困惑,都能在一局游戏结束的闲暇时间或等候分派角色的空闲时间里了解到。
作为第一个创立“杀人游戏”俱乐部的负责人,刘晓辉也将自己俱乐部内的1500名会员分为纯粹为游戏和交友两类人。他指着在俱乐部中间等候的众多会员对记者说:“你也看到了,来这里玩‘杀人’游戏的,大都是年轻人,他们有活力,也需要沟通。”
竞争 目前已有会员7500人
就在记者在访问刘晓辉之前的等候闲暇里,围拢在等待厅内的一干会员就都在议论类似俱乐部越开越多等话题,记者从他们闲聊中了解到,短短半年时间,广州已经开设了5家“杀人”游戏俱乐部,第六家目前正在进行装修之中。
有人跟风开设“杀手俱乐部”来瓜分蛋糕,是刘晓辉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之前有报道说,我们这三个月就收回了成本,也许是大家产生了这一行钱好赚,继而跟风创办吧。实际上,要设立一个类似的俱乐部,投资并不小,期望短期收回成本可能不太现实。”据刘晓辉介绍,广州目前规模最大的应该是去年11月份建立起来的一家俱乐部,而其他4家都属于较小的规模,目前在广州热衷这一游戏的人大约7500人左右,游戏吧建多了肯定会对这一行造成冲击。
目前各游戏吧之间所能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一方面推广“杀人”游戏的普及度,扩大市场分额;另一方面,则只能从开发俱乐部、游戏吧的辅助功能上下工夫了。
据了解,目前广州的“杀人”游戏俱乐部多数尚未盈利,但众商家都表示看好前景。广州大道这家“杀人”游戏俱乐部推广部的何先生就提到,游戏玩多了,玩家们自然会腻,但玩家们还是会来,因为这个游戏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很好的交友的平台。
何先生说,现代都市生活的忙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更多人都感觉现在认识个朋友很难,而这个游戏就提供了大家认识的一个平台。
“杀人”游戏如何“杀人”
“杀人”游戏据说于1999年由美国硅谷归国留学生率先带到上海,后来风靡北京,如今又“杀到”广州。
“杀人游戏”旨在考验玩家脑力和团队精神。“杀人”游戏的玩法并不难,可多人同时参加,在网络上,玩家上网后在“法官”面前用扑克牌抽签的方式决定“杀手”、“警察”、“平民”身份。拿到“杀手”牌的人选择并“杀”掉一位可能的“警察”,而“警察”则选定一个“杀人”嫌犯。“法官”将之前的“被杀者”判定退出游戏,并让其留言认定谁是“杀手”并陈述理由,剩余的人则逐一陈述,推断谁是“杀手”,理由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后大家以举手投票的形式判定“杀手”将其淘汰掉。游戏周而复始,最后的结果可能是所有“警察”被“杀”死,“杀手”取得胜利;也可能所有的“杀手”被找出,“警察”和“平民”取得胜利。
这个游戏通常可以在相识和不相识中进行。
够激够好玩胜过食减压药
不少白领认为“杀人”吧受追捧反映出上班一族交友难的问题
广州陆续出现5家“杀人”吧,受到不少白领追捧。很多人都觉得,能摆脱沉闷的生活圈子,下班时到那里“杀人”交友,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光顾“杀人”吧的白领都觉得,“杀人”游戏很刺激,是压力重重的职场生涯中良好的消遣。
白领闲时爱“杀人”减压兼训练口才
老玩家小马(化名)是某电脑公司的职员,一年前她就玩上这个游戏了,现在她每周至少去一次“杀人游戏”吧——“平时生活太单调了,上班工作,下班上网和看电视,要么只能去唱K。太单调了,想有新玩法,就来了。”小马说,这个游戏对她的影响很大,原本口才不好的她,现在感觉还挺不错的。
在广州做工程的肖先生,几乎每周都会有两次现身。他说,他从2000年开始就玩上了这个游戏,到现在还没玩腻。为什么呢?他嘿嘿地笑着说,玩这个游戏可以和各种职业、各种类型的人结交朋友,并且通过游戏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加深彼此间的了解。通过这个游戏,他已经结交了不少朋友,“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一个女朋友呢。”
记者在杀人游戏的俱乐部看到,这些玩家都以ID相互称呼,大家随机聚到一个房间内玩,俨然一个现实版的QQ群。往往几轮游戏后,他们就变得熟悉,闲下来便聊起各自的生活,交换起联系方法。几乎所有的玩家都认为,除了排遣压力,训练并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外,他们频繁出现在这类场所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交友了。
“杀人”吧备受追捧折射现代交友困局
有玩家表示,“杀人”吧的兴起折射出现代人的交友困局——“工作太忙了,除了上班就是睡觉,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少了……”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变得疏远,以至每天在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都开始想着同一个问题:今天我们该怎么交友呢?
今年25岁的小孙,大学毕业不久就到了广州某国企单位工作,月薪5000多元。他常常遭遇家长逼婚,但却无能为力:“唉,自从工作后连认识女孩子的机会都很少了,怎么找女朋友啊?”他说,经常做一个项目就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好不容易等到休息一两天的时候,下一个项目又开始了。于是,近几个月来,他开始撒网式地找起了女朋友:“我请朋友同学帮忙介绍,也通过QQ方式,但到目前为止,均以失败而告终。”
除了没时间认识新朋友的白领之外,很多人因为工作关系,每天会认识不少人,但朋友却没有因此增多。
在网站工作的胡湖(化名)经常感叹:“我每天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和很多人打交道,但都是泛泛之交,根本就不了解。”胡湖说,她甚至害怕过周末,“因为一到周末就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只能指望电视、电脑发出点声音了。”
羊城白领广开交友新渠道
现代人面临交友困惑的同时,也在使用网络、PARTY、游戏等新的方式来拓展交友渠道。
开辟QQ群结交各路英雄
“假如我的生活中没了这120个群,我将不知所措”
——游戏公司员工小何
“有人叫价5000元,买我的QQ,我不卖。”说这话的是小何,目前是广州一家游戏公司的员工。他有120个群,都是游戏、软件等行业的群。“假如我的生活中没了这120个群,我将不知所措……”
通过群聊认识同行。
在天河区广州大道旁的一栋写字楼里,小何和记者说起了120个QQ群的故事。2000年,小何开始做起了电脑软件,但认识的人非常有限。
就在这一年,他开始使用QQ了。“我加入各个同行业的QQ群,通过群聊,我认识了很多同行,把陌生人变成朋友、也拉起了生意。”小何的资源通过QQ群开始建立。
没受骗,多亏了QQ好友。
去年,一家北京的游戏软件公司找到小何做某网游华南区的推广。“我对委托我做推广的软件公司并不了解,心理不踏实,担心会赔本,犹豫着要不要接手这单业务。”于是,小何又在他的“游戏软件群”打探了,他在群上询问委托公司的情况,接着就有北京游戏行业的人员告诉他这并不是一家正规大公司。最后,小何没接这单业务。他感慨说,“若不是在群上问朋友的话,我估计我可能就赔本赔大了。”
组织自助游聚起一群“旅友”
“一次去广西回来的途中,大家都比拼起了唱歌,真是热闹啊,城市间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全没有了”。
——旅游俱乐部成员懒猫
懒猫是28岁的安徽姑娘。2001年出道去深圳,疯狂地加入了不少俱乐部。
参加户外俱乐部摆脱无聊。
“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都聚集在这。这个城市人多,但我认识的人很少,好朋友就更少了。”
懒猫说,在写字楼里上班的她,常常倍感无聊,想找人一块吃个饭,但翻翻手机上的通讯录,还是找不着人吃饭。该怎么办呢?那时候懒猫想了一招,加入户外俱乐部去,可以排遣无聊,又可以认识很多人。
于是,懒猫搜寻着城市里各个户外自助旅游、登山的俱乐部。“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时,是一个周末,听说有爬山的活动,我就背上一个包,拉上一个朋友一块参加”。喜欢玩的她,原来在深圳的生活也不会太无聊。从此她就开始了疯狂加入俱乐部的生活。
自己拉大旗,组织AA制旅游。
2004年,她来广州了。她发现在广州她又重新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认识人不多,朋友很少”。生活的无聊,又给了她一个想法,“不如自己搞个自助游、组织AA活动?”就这样,她又开始了组织自助活动。爬白云山、聚餐、组织一干人马去往全国各地的景点游玩。
“我还记得一次我组织大家去广西的时候,回来的途中,大家都比拼起了唱歌。车里的人分成两个队,PK起来了,真是热闹啊。城市间那种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在这里全无了”。
懒猫还说,好些个本来相互不认识的人,因为经常参加自助的活动而变成朋友,甚至夫妻。“这一年多,我都无意当了好几次‘月老’,吃了好几次新人的饭呢。”一年前,懒猫来到广州只认识现在的老公和老公的朋友,“如今我已经认识成千上万的人了,阅人无数。现在想吃川菜了,我一喊,就有好多人响应”。懒猫不无得意地嘿嘿笑着。
专家说法
传统交友模式如今面临回归
虽然从来没有接触过杀人游戏,对游戏的规则和流程也完全不清楚,但在听说了目前广州市正有大量的年轻人利用这一款方兴未艾的游戏作为平台交友时,中山大学哲学系伦理道德学专家章海山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本身所研究的社会学及伦理道德学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的同时,他表示,在不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基础上,这一面对面的交友方式其实是从网络虚拟交友方式向面对面直接交友模式的一种回归。
章海山教授表示,对于任何形式的交友方式,在不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大前提下,我们都应该进行尝试,应允许它以各种形式存在。
现代社会交友并未遭遇困境
“交友渠道狭窄?不会啊,现代人交友的渠道并不狭窄,而是渠道越来越多了。”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心理学教授蔡笑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他认为,在信息时代一些新的交友方式都在冒出来,网络交友、参加活动交友都是新的交友方式,现在的年轻人都可以尝试。无论是通过QQ、活动或者玩“杀人游戏”,这都是人们满足自己的一种心理需求。“年轻人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性格特征尝试不同的交友方式。但无论是利用网络或玩游戏,都要把握一个度,不能沉湎于此,以免产生其他的心理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