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又是一个五年。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城市化战略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模式经历全面转型,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消费结构升级,杭州人均生产总值将从5000美元迈向8000美元,长三角区域将从“行政区经济时代”进入“城市群经济时代……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商贸服务业将经历更大飞跃。 在昨天杭州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商贸服务业和中介服务业发展大会上,杭州商贸服务业“十一五”规划正式出台。“十一五”时期,杭州商贸服务业将紧紧围绕建设长三角南翼商贸物流中心、浙江省商贸经济轴心和游憩购物天堂的战略定位,力争到2010年,将杭州建设成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高效、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商贸流通强市。细阅杭州商贸服务业“十一五”规划,不仅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对市民百姓的生活也影响深远。商贸布局规划从主城延伸到副城,从市中心区域延伸到周边区域。通过快速公交、地铁的陆续投入运行,滨江、下沙、星桥等周边区域的居住人气将越来越浓,城市级商业副中心日臻成熟,快速交通沿线商贸带也呼之欲出;运河的整治开发,也使杭州—余杭的运河文化商贸带浮出水面;杭州至黄山高速公路的开通,也将衍生出杭州—临安生态绿色休闲商贸带;杭州与周边城市“1小时半”交通圈的形成,将使杭州的商贸服务业辐射能力与集聚能力空前扩张……新一轮商贸五年发展规划的推出,必将带动房地产、交通、旅游、物流、零售、休闲、娱乐、餐饮等各行业的发展。无限商机蕴藏其中。
规划目标
到2010年,商贸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将达12%左右,商贸服务业从业人数占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15%以上。商业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人均商业网点面积1.3平方米左右。连锁经营零售额占社会零售总额的比例提高到30%左右,农村乡镇连锁覆盖面达到100%。到2010年,来杭入境旅游者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比重达到40%左右,国内旅游者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比重超过25%左右。
杭州商贸形成“一心三圈四带五翼”布局
一个城市的商贸服务业总体布局总是与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紧密相连。从杭州整体利益出发,着眼于大商贸、大市场、大流通,“十一五”杭州市商贸服务业发展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拓展方式,形成“一心”、“三圈”、“四带”、“五翼”的空间结构。
“一心”两区是核心
“一心”包括两区,一区是以延安路为轴,贯穿武林、湖滨及吴山区块的杭州商业中心区,另一区为钱江新城杭州中央商务区。杭州商业中心区的建设目标是进一步巩固提升该区域杭州商业中心的地位,成为具有风向标和领头羊作用的浙江省商业中心。该区域发展要点是提升层次、增强功能、形成高地。利用该地区丰厚的商贸历史积淀,商业人流集聚,市场活力强劲,地铁等多种交通贯通发展的资源优势,在现有商贸设施集约有效使用基础上,对城市商业中心零售商业的结构、设施和功能进行调整,提升商业设施品位,提高新型业态比重,完善服务功能,增强现代气息,形成高度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商业中心。湖滨、武林、吴山区块和延安路沿线按照各自特点,形成既具各自区位特色,又能发挥联动互促效应的商业格局。“十一五”期间,钱江新城将成为未来杭州城市建设的重心,未来杭州的CBD(中央商务区),建设目标是构成商务为主,高档零售业为辅,休闲环境优良、设施齐全,以商业、贸易、信息服务和旅游等高层次第三产业为支柱,拥有大量商务办公、高档酒店、大型综合商场、高级公寓、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的杭州城市新中心。发展要点是加快商贸设施建设、商贸环境氛围塑造。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区域内商贸设施,引进世界知名商贸商务企业、大型零售企业、连锁经营品牌,以大项目为抓手,带动该区域商贸服务业的基本格局形成。
“三圈”众星拱月
“三圈”则指江南城、临平城、下沙城三大商贸圈。江南商贸圈由萧山城区、滨江区和江南临江地区组成,定位为以高科技工业园区为骨干,产、学、研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科技城和城市远景商务中心。该区域的发展要点是,通过高品位商贸网点和市场体系的有序建设及业种、业态合理配置,江南临江地区两岸商业网点、商贸服务体系的建设,把萧山市心路商业群组、滨江商业群组和江南临江地区商业群组连结成以信息服务、商务、物流为主,购物为辅的江南城市级商业副中心。临平商贸圈由临平城区、星桥、运河镇等组成,定位为以城市现代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该区域的发展要点是,通过商业网点、市场体系、商贸服务产业的有序建设和业种、业态合理配置,形成以购物服务及物流发展为主的临平城市级商业副中心。下沙商贸圈由下沙、九堡、乔司镇组成,是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教园区为骨干的综合性新城。该区域的发展要点是,通过下沙区块商业网点、市场体系、商贸流通产业的有序建设,形成与下沙城相协调的,主要为大学城、开发区企业和当地居民服务的,以物流、商务及购物服务为主的市级商业副中心。
“四带”内联外合
“四带”即指沿地铁商贸带、“三江一湖”(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黄金水道休闲商贸带、杭州—临安生态绿色休闲商贸带和杭州—余杭以京杭运河为轴的运河文化商贸带。“十一五”期间,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建设,同时兴建地上、地下配套商业、文化、娱乐场馆、旅游综合体等设施,在地铁的每一个起点、终点、大型中转站由不断流动的人口,产生“小商业圈”、“小商业中心”。“三江一湖”旅游区是中国江南最具特色的黄金旅游线,是杭州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载体。它在杭州南部以水为轴线,向西串联了杭州、萧山、富阳、桐庐、建德和淳安的众多休闲度假旅游景点和城镇。“十一五”期间,将在“三江一湖”主线上发展旅游商贸服务带,沿岸景点和码头中要发展与游客规模、档次相当的商贸网点。在周边景区内,发展与景区发展相适应的风景区商贸服务网点。临安是杭州通向黄山陆路必经之地。杭州—临安生态绿色休闲商贸带沿线景区众多,主要利用各个散落的景区发展成为商贸带,主要以风景区特色商业为载体。“十一五”期间,力争将京杭运河沿线发展成为水陆交错型商贸带,建成融旅游、建设、商贸、现代服务业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运河文化经济风景线。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将京杭运河沿线发展成为水陆交错型商贸带,建成融旅游、建设、商贸、现代服务业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运河文化经济风景线。运河沿线不同区域内,实现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如杭州主城段,主要利用区域内众多的历史遗存和庞大的城市人流,沿运河发展商贸休闲、娱乐、旅游及都市商务;杭州余杭区段,以江南水镇为特色,保护塘栖镇历史文化,沿运河边发展观光旅游、度假居住,发展景区商贸和特色旅游休闲商贸。
“五翼”比翼齐飞
“五翼”即杭沪商贸合作翼、杭宁商贸合作翼、杭甬商贸合作翼、杭金衢商贸合作翼、杭徽商贸合作翼。它们是借助杭州市域内“1小时半”交通圈的建设以及杭州与周边地区高速公路网络的完善,依托杭州市强大的商业吸引力,通过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等,开展广泛的区域合作,形成较好的区域整合联动,提升杭州商贸服务特别是在批发消费、物流配送、中高档零售消费方面的集聚能力与对外辐射能力,扩大杭州商贸服务的影响力。杭沪商贸合作翼利用“同城待遇”政策,与上海市实行优势互补,各自发挥地方差异化商贸特色,吸引上海市民及中转的中外游客到杭消费。杭宁商贸合作翼通过杭宁高速公路的连接,使杭州与南京及沿线的湖州、常州等城市在商贸流通、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客源互动与市场共享。杭甬商贸合作翼通过杭甬高速公路、杭甬铁路的连接,使杭州与浙东的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等城市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合作,吸引民营企业到杭州设立营销总部。杭金衢商贸合作翼通过杭金衢高速沿线及延长线,连接衢州市、金华市、丽水市等地区,使杭州的商品、商贸服务通过高速公路向外扩散,吸引民营企业到杭州设立营销总部。杭徽商贸合作翼通过杭徽、杭千高速及三江沿线及延长线,连接黄山市、江西和安徽等地区,加强杭州商品的输出和商贸服务辐射能力,吸引江西、安徽各地居民到杭消费。
商贸服务产业面临大升级
“十一五”期间,杭州商贸服务业通过重点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促进商贸服务产业升级。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新业态将大行其道。特色商贸成新亮点特色商业街区是一个城市个性化商贸服务业的典型代表。杭州将加大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和改造力度,做到与杭州的城市文化特色、市民及游客的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相匹配。根据构建“东方休闲之都”的发展需求,继续利用本土资源和文化传统,大力发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休闲服务业以及商贸服务新兴行业,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商贸服务产品。积极保护和培育杭州“老字号”,光大“老字号”品牌。针对杭州本地消费者消费水平较高、消费观念较为时尚的特点,积极培育中高端消费市场,特别是符合消费发展潮流的休闲服务业,形成与城市品位相协调的商贸服务体系。专业市场向园区集聚规划还对相关行业作了指导。对传统批发业要改造和提升,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资本运营,培育大型企业集团。鼓励新型业态发展。运用供应链理念,构建采购、批发代理经销网络,大力发展总代理、总经销,形成一批专业的批发代理企业。整合和提升专业市场,逐步成为现代化批发中心。在交通便捷的城市外围地区建立市场园区,大部分专业市场向园区集聚。鼓励市场超市化、商场化和连锁化。扶持名特产品专卖对于零售业,大力发展大型的特色化超市、社区便利超市,提升百货业,大力推行差异化、错位化发展。培育集休闲、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功能完善的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培育发展个性化、特色化的百货商场。大力扶持和引导个性化高档专卖店、专业店的发展,丰富商品类型,实现品牌化经营。积极推进特许连锁、加盟连锁、自由连锁、直销连锁、合资合作、输出管理等,推动连锁经营的多领域渗透、深层次发展。餐饮引入连锁经营在餐饮业方面,引入连锁经营,优化企业结构,实现高中低档餐饮兼顾发展。重视和加强对居民小区特色餐饮网点的设置,积极开拓潜力巨大的城郊及农村市场,积极开发节假日市场和休闲市场,适时提供符合节假日休闲特点的餐饮和服务。充分利用杭州资源优势,发展茶饮料、茶食品、中药美容、中药养生和保健、丝绸购物等休闲服务。
各方声音
城市生活范围会大大拓宽
京惠花园居民赵剑云:杭州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是由市中心向副城区延伸。为了今后有更好的居住条件,我们更多地关注副城区商业网点建设能为人们提供怎样的服务,从个人想法看,最好是步行十分钟内就能得到日常生活需要的满足,这样就能激发人们对郊区生活的信心。这次听说“十一五”商贸规划对这方面有了较充分的安排,并且对驱车1小时半以内的商贸服务业都有设想,这也为我们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希望。相信在五年后,城市生活的范围会大大拓宽。
适应消费市场调整需求
杭州市贸易局局长吴德隆:“十五”期间是杭州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消费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连锁、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不断涌现。人们对商贸服务的追求开始从物质型的基本需求向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型过渡。从城市特点上看,杭州与上海、宁波等周边城市也有着很大差异,商贸服务业必须适应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特点。在这些背景下提出“休憩购物天堂”是适合杭州城市战略定位的。“十一五”商贸规划从前年下半年就着手调研,征求过商贸企业、专家学者等多方意见。这个规划是纲要,不仅针对消费领域,还拓展生产领域的商贸服务。推进“十一五”商贸规划,还需要实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商业诚信体系、市场监测应急体系、商贸服务法规规章体系等制度来保障。
百货业面临巨大机遇
杭州百货大楼总经理杨祖德:“十一五”商贸规划是在杭州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的背景下出台的,这也正迎合了商业发展的规律,搭准了市场发展的脉搏,为我们百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作为“十一五”商贸规划“一心”中的大型零售企业,杭州百货大楼十分关注武林商圈的发展。在规划纲领下,我们认为未来的武林商圈会成为有多个主题特色百货和众多休闲娱乐场所共同构成的立体的“城中之城”。副城区商圈将主要承担日常生活消费服务,而我们则主要提供高端服务和特色服务,更多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之外的一种心理满足。百大作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将主要经营中高档商品,建构“中产”主题特色百货,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营造现代大都市商业氛围,与“十一五”商贸规划目标相适应。
规划重点建设项目
下城区新中国丝绸城沃尔玛生活购物超市浙港交流中心项目女人天地大厦武林地下商业广场杭州大厦扩建项目百大东扩工程百井坊巷特色街区建设绍兴路汽车精品特色街区体育场路体育文化街庆春路金融中心街区永安路家私精品街东河(建国北路南侧)休闲生态街区运河旅游特色街区新市街社区服务特色街新华路时尚生活休闲街文晖古玩艺术特色街区武林路女装街三期上城区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二期解放路现代商贸旅游特色街龙翔里、仁和饭店北侧商贸旅游用房河坊街、大井巷地区改造湖边村(9号地块)整治吴山路西侧地块湖滨5号地块湖滨劝业里地块改造杭州华兴实业公司商业用房湖滨商贸旅游特色街区二期延安路时尚购物街凤凰城西湖区深国投资商业中心(沃尔玛)厚诚路商业街杭州伟星五金城项目五里塘河项目花园大酒店喜园大酒店杭州龙祥农副产品综合超市银泰购物中心杭州工业品国际贸易中心欧尚二店拱墅区汽车园区宾馆海外海宾馆二期瓜山大酒店(运河宾馆)杭州康华实业有限公司康华大厦世纪联华祥符购物中心阮家桥宾馆(豪迦宾馆)祥符置业(祥符大厦)台州路商业步行街浙江金通汽配城科园宾馆江干区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一期中纺信息中心浙江省农副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佰富勤商贸广场江干名车长廊航达综合楼大世界五金城杭州锦华大酒店东方家私市场二期东方商城杭州天星龙建材中心大西洋大酒店儿童市场钱江新城钱江国际时代广场华联·钱江时代广场滨江区长河水产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二期海威大酒店(五星级)华元世纪酒店(四星)华洲滨江广场(万豪酒店五星级)中南建材市场二期现代印象广场龙禧硅谷酒店广场滨江世贸中心新生综合大厦美食娱乐城星光大道滨江商业步行街下沙区块十六街区休斯敦高科技园福雷德广场下沙办公文化用品市场萧山区恒隆广场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萧山休博商圈新区购物中心市心广场精品服饰广场(街区)西河路鞋类婚纱摄影一条街山阴路童装小商品一条街风情大道酒吧一条街新区商业步行街萧山粮食储备库余杭区沃尔玛购物广场沃尔玛山姆会员店杭州农副产品交易中心世纪联华购物中心(余杭)杭州新世纪装饰材料市场临平调剂市场改造项目杭州湾国际建材装饰城临平北大街—九曲营路综合性商业街区临平人民路—迎宾路—世纪大道商务服务特色商业街区良渚创意文化街五常西溪文化旅游休闲特色商业街浙江物产物流基地(记者郭峰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