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是非难处世,不知荣辱难成人。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美丑、善恶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八荣八耻”荣辱观切中时弊,掷地有声,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分清荣辱是非,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每一个社会成员,应该自觉向“八荣”靠近并身体力行,贬斥“八耻”并自觉抵制,使“八荣八耻”荣辱观成为我们每个人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古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风气的好坏,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对社会风气的好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不仅每一个领导者,而且每一个普通人,都应当有这样的态度:“八荣八耻”不是讲给别人听的,是讲给自己听的,就是针对自己的。应该看到,“八荣八耻”之所以一经发表就引起全社会的强烈反响,就在于它切中了当前公民道德建设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触及了每个社会成员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道德迷误,清楚地划出了可为和不可为的道德底线,给很多思想混乱的人指出了辨别是非的标准和方向,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思想启迪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主动对照“八荣八耻”检查自己言行中的错误,从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综观“八荣八耻”的论述,可知“八荣八耻”既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既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八荣八耻”既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天天面对,事事相关。每一个社会成员,只要有向善之心,有积极进取之意,践行“八荣”、抵制“八耻”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问题的关键在于“八荣八耻”是否真正入脑入心,真正内化为我们言行的指导原则。
在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中,荣辱的界限是清晰的,广大群众知耻知荣、知善知恶、知是知非。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也出现了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以“八荣八耻”为例,有些时候诚实守信被视为“古板”,见利忘义被视为“本事”;艰苦奋斗被视为“傻冒”,骄奢淫逸被视为“时尚”;遵纪守法被视为“呆板”,违法乱纪被视为“胆量”,如此等等,黑白不分,以耻为荣。而许多人虽有知耻之心,但又不愿与种种无耻现象作斗争,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客观上放纵了无耻行为的泛滥。这提醒我们贯彻“八荣八耻”荣辱观,必须想办法唤起每个社会成员内心的道德热情,必须倡导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的优良作风,必须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群众性创建活动,使荣辱观进课堂、进岗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形成人人身体力行的良好局面。
“八荣八耻”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传承文化和践行道德的主体。无数社会成员的言行,塑造了海南的整体形象。齐推为荣之事,同斥为辱之行,海南的社会风尚将产生根本性的新变化,各项建设事业也将跃上一个新水平。
本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