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的声音
一个餐厅立志在嘈杂的新天地广场“寻找中国的声音”,由此300余件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诞生;4年两届比赛一等奖均为空缺。这一切让我们把眼光投向“刘天华·2006中国民乐室内乐大赛”。
特约撰稿/唐斯复
由琉璃艺术家杨惠姗、张毅设计、制作的琉璃雕塑“石破天惊”,迸发着来自远古民族的原始张力。这些流光溢彩的艺术作品在静静等待着,它们将被作为奖座授予“TMSK(透明思考)刘天华·2006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的获奖者们。
缘起
走进上海新天地广场,什么音乐都可以听到,法国的、日本的、菲律宾的、德国的、美国的以及港台地区的等等,这是个乐声杂处的地方。“寻找中国的声音”是琉璃工房融入TMSK(透明思考)餐厅创意的一个组成部分,2001年岁末当餐厅在新天地开幕的时刻,中国民乐、评弹、昆曲即从TMSK小舞台上响起。琉璃工房创意总监张毅说:“对我们而言,那是一种声音,是一种乐器,是一个音乐的句子,它一响起,你血液里的记忆,突然被牵动,相思得难过。今天,我们只想带着那些大部分被忘了,或者已经老了的声音,朝前走,能在明天活下去。”
这种渗入血液的对中国民乐的情怀所产生的反应,一个是TMSK新民乐团成立,乐团音乐总监张弘毅是曾为50部台湾电影写过音乐、4次获得“金马奖”的作曲家,他对中国民乐情有独钟,主张音乐要随着时代变化,在TMSK小舞台率先排演民乐新作;另一个反应就是从征集作品进而发展到举行社会化创作比赛,于是产生“TMSK(透明思考)刘天华·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大赛”。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家郭文景说:“TMSK在这里已经演变为时尚文化概念,TMSK和刘天华,标志中国民乐传统和时尚文化相结合,我们喜欢。”郭文景的“喜欢”是很有代表性的,在2003、2005两届比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来自海内外的300余件民乐室内乐参赛作品,同时还收获了著名作曲家的优秀示范作品,其中既有叶小钢的筝独奏曲《林泉》、也有赵季平的民乐管弦乐作品《庆典序曲》。
评委
一个艺术比赛是否有权威性,评审委员会的组成是关键。“TMSK刘天华奖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起点高,形象专业、公正。
首先,评委会主任由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博士生导师吴祖强教授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青为副主任。委员有刘文金(作曲家、指挥家)、高为杰(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吴玉霞(中央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唐建平(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贾达群(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训田(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张弘毅(台湾作曲家、TMSK新民乐团音乐总监)等各路知名民乐专家。并且按照惯例,在第二届比赛开始时,评委会成员做了1/3更换,于是,郭文景(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金复载(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王家阳(演奏家、指挥家、香港演艺学院客座教授)、周成龙(作曲家、上海爱乐民族交响乐团艺术总监)等著名民乐艺术家与教育家加盟。如此阵容,让进入现场采访的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摄制组都感到瞠目、惊喜。
简章
“你们要付给我们听力损失费!”这是第一届“TMSK刘天华奖2003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颁奖时评委刘文金说的。他的话道出了最初参赛作品的一些特征。有相当数量被称为“现代风格”的作品,让人听不懂,甚至怪异。中国民族音乐旗手刘天华写下中国民乐代表作留给后人,又留下中国民乐的传统精神。站在前人奠定的基础上,第二届比赛在参赛简章里明确了参赛作品的标准:“悦耳动听,气质良好,易于传播。”这十二个字看似浅显、简单,其实难度很大。
它要求参赛者借鉴中国民乐传统,吸取中国文学营养,学习中国戏曲音乐、曲艺音乐、民歌音乐、少数民族音乐等。这是浩瀚、深厚的积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希望年轻人热爱、学习、运用中华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评委会主任吴祖强教授说:作品的“新”是这个比赛的特征,但是,我想请曲作者注意“新”是有“源”和“根”的,这是年轻人很重要的功课。
心声
“TMSK刘天华奖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对音乐界的年轻作曲者产生的鼓励与促进是明显的,上海民族乐团的笛子演奏者刘一在第一届比赛中,作品《影的告别》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二届比赛又是榜上有名,由此,改变了他的艺术生涯,他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祁瑶,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古筝专业教师。她在第一届比赛中成绩第一名,作品《对话集1-切罗与筝》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二届比赛成绩第二名,作品《天唱》荣获三等奖。祁瑶说:创作《对话集1-切罗与筝》期间,我把家里所有大提琴音乐都刻成光碟,睡觉、开车、吃饭,反复听,思考它们是如何演奏出来的,我对大提琴的了解就是从创作这个作品开始的,经过半年的学习以后,我可以与合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去谈大提琴的演奏技巧,而这正是他们还没有看到的,带有新意的排演令大家高兴。我的创作体现我的个性。我是在舞台上成长的,我知道演奏的时候音乐应该是什么样子、观众才会有共鸣,于是,我就把演奏者需要发挥的空间和个性,把观众期待的东西,都写到我的曲子里。我感谢主办方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从事一件刚刚起步的事情,它建立了我的自信,改变了我的音乐道路和生活态度,我真心地希望通过这个契机,让更多的年轻人参加进来,获得发挥才能的机会。
空缺
吴祖强、杨立青坦言“TMSK刘天华奖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评委会和组委会做了一件不容易做的事情。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创作时代。目前,民乐的演出场所趋于小型和分散,室内乐成为民乐很主要的演出形式,而恰恰今天民乐室内乐的创作较为薄弱,新作品少,有质量的更少,传播和流通也不甚理想。正是《TMSK刘天华奖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比赛》在这个形式的领域中推动了创作的进步,是对音乐界创作民乐室内乐的提醒、发动,这是十分可贵的。我们有责任保持比赛的权威性和生命力。这个比赛是否能够坚持下去,关键在于保证评选的质量!
第一届评选,标准高,一等奖空缺,评出的两个二等奖作品经多次演出,又被收入CD《乐可乐,非常乐》,通过传播,赢得观众喜爱。在第二届的评选过程中,对获奖作品定一个怎样的标准,宽还是严,曾经让评委们感到有些忐忑不安。但是,很快大家获得了共识,保证评选方向的一致:维持第一届的评分标准,有意识地对每一件进入终评的作品给以公平的评价,于是,评选结果又是一等奖空缺。比赛能评出一等奖固然好,显示比赛活动的成就,但是,不能为了形式上的名次而降低标准。两届评选结果虽然都没有一等奖,但是,通过比赛出现300余件室内乐新作品,同时还获得了对当前创作状况的认知,尤其是对年轻作曲者创作状况的了解。这个收获不可谓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