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苏宁
有个老笑话,说一个士兵中了箭,别人忙给他请来大夫。大夫看了箭伤,说“这个容易”,拿出剪刀把露在皮外的箭杆剪了,包扎好伤口,便准备走人。士兵们拦住他,问“里面的怎么办”,大夫说“我是外科大夫,里面是内科的事”。
讲这一段古,是因为当下广州旧楼加装电梯遇到的麻烦,和它有相似之处。中了箭,皮外、皮下的伤,看似内外有别,但总要一起治,才谈得上治好。楼上和楼下住户的利益不同、关切度各异,电梯也总要从楼下装起,也未必对楼下的住户全无好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近来广州有关部门号召搞“天台绿化”,住低层的市民普遍感到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谁会爬到九楼顶上去分享那一缕绿色?若有了电梯就不同了,久住低处,闲来搭电梯上去透个气,体会一下再上层楼、月白风清的境界,想必不错。
但话又要说回来,旧楼装了电梯,毕竟还是高层的住户好处更多;装梯要花钱,井道会遮光,也让低层住户颇费踌躇。如果只靠住户自发倡导、私下协调,只怕好话再多说几箩筐,也不见得有效。虽然也有成功的,但广州数以千计的旧楼,一年只加装了200台电梯,未免太少,进度也太慢。
再说,费用分摊可以协商,低层用户甚至可以不费一文;井道会遮光、电梯有噪音,这些问题协商起来更难。对此,我倒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标准,比如井道离低层房屋的窗户至少要有多远、噪音要控制在多少分贝,甚至费用如何分摊,都作个指引性的规定,让大家有章可循。正如过去人人都不希望自己门前再盖高楼,乃至为此大打出手,但现在只要楼高、楼距符合规定,你就管不着。
盘活和改造旧城区,旧楼的改造是重要的一枚棋子,旧楼能否装上电梯,不仅关系到住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旧城区的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私下协商解决不好的问题,有关方面该出手时当出手。(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