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铁路专用线曾经和上千户老百姓的日子休戚相关;如今,专用线废置了,留下来的十几户人家日子还要过下去——
这是一条曾一度喧嚣的铁路专用线,坐落在哈尔滨市动力区通乡街附近,隶属于我省大型军工企业———哈尔滨松江电机厂。
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条专用线曾见证过企业的辉煌,那时工厂有近万名工人,他们加班加点生产出的军品,就是由这条专用线运向全国各地的。为了方便职工上班、生产,1960年,工厂在专用线附近建起了第一个家属住宅小区,居住了上千名职工,火车的轰鸣和汽笛声,成了这些职工最美的音乐,而繁忙的专用线也是他们奔向幸福生活的有力支撑。
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军品的减少,厂里的人越来越多地被分流,许多人都从这里搬走了,目前只剩下十几户职工还居住在这里,守候着这条废置多年的专用线。
其中卢振荣家是离专用线最近的。
卢振荣 打击接踵而至 生活不能暂停
对于哈尔滨松江电机厂的退休职工卢振荣来说,2005年的冬天是那么沉重,坏消息一个又一个地向他袭来:先是承载了他全部希望的工厂破产了,家里3个孩子同时下岗;然后是与他厮守了46年的老伴怕给贫寒的家再添麻烦而拒绝去医院治疗,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永远地离开了他;然后是居住了45年的房子要拆迁了,同时拆掉的还有紧邻他家的工厂铁路专用线。生活在专用线旁边的老卢已经把它当成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它曾经是卢振荣工作了一辈子的大厂辉煌的象征,他感到铁轨延伸的方向,就是他生活的方向。
老卢是厂子迁来不久就调进来的老职工。那时候,松江电机厂是哈尔滨比较出名的效益好的单位。一方面,当时生产军品的工厂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植;另一方面,松江厂当时还和德国合作建立了松乐啤酒厂,松乐啤酒的销路也非常好。老卢的两个儿子及一个儿媳都在这里上班,那时老卢感到:家里的好日子是那么长。可转眼间,他就失去了那么多宝贵的东西,回忆着他生命中的一个个片段,已经71岁的老卢眼泪一次次地涌了出来,现在他的小儿子去外地打工了,家里只有他和上小学的孙子相依为命。
老卢擦了擦眼泪,对记者说,能怎么办,日子还得过呗。
大约4年前,卢家曾经把家里一间临街的正屋租给邻居开饭店。两年之后,饭店倒闭了,卢家的门市房也不再有出租的收入。今年,随着家里三口人同时下岗,都没有了固定的收入,老卢决定自己开个食杂店贴补家用。但因为担心他家所在的这一带要动迁,老卢一直不敢进太多的东西。食杂店里货品不全,光顾的人自然就少,效益也不好。在老伴走了一周以后,老卢请来了木匠,为自己的食杂店搭起了货架,进行了简单的装修,他又骑着自行车,顶风冒雪地上了许多货。老卢说,房子一天不拆迁,就得把日子过下去。他要认认真真把食杂店做好,毕竟孙子的学费、生活费还等着他去筹集呢。
老卢的食杂店刚热热闹闹地开了2个月,去年年底,居委会派人来收户口和房照了。老卢家目前的这间大屋是他退休那年要做点小买卖,根据当时的政策自己间壁出来的,并没有土地使用证和房管部门的手续,当初他乐观地觉得在动迁时,有关部门都会将这些面积按门市房的标准给予补偿。可是如今政策下来了,他的这些想法显然经不起推敲。老卢心里开始没底了,以他家目前的经济条件,仅按房照上的面积衡量,他家动迁之后根本买不起回迁的新房,而他家目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在这个城市应该算是地价较低的地区。加上老伴去世和装修食杂店,几乎花光了家里本来就少的积蓄,老卢不知道买房的钱怎么才能凑齐,他感到2005年的冬天真的不好过了。
不久前的一个星期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卢振荣家,外面已是冰融雪化,但他家的屋子却非常寒冷,因为这儿的居民区没实行集中供热,都靠自己烧炉子取暖,老卢对记者说,孙子很懂事,说天暖和了,咱家隔一天烧一次炉子就行了。
谈起动迁,谈起去年发生的一切,老卢却已释然了。他说,他现在已经去了两个刚刚竣工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参加摇号,如果运气好,能中上一套解困房,不久的将来,他和孙子也会有一个新家了。说起未来的生活,老卢眼中闪动着希望的光芒,这光芒让记者为之动容。
卢士君夫妻 双双重谋职业 日子紧巴但有盼头
今年42岁的卢士君是卢振荣的儿子。20年前,为了能让高中毕业的儿子有个国营工作,卢振荣提前退休了,就这样,卢士君成了一名当时最让人羡慕的军工企业的职工。卢士君是听着工厂专用线上的声声汽笛长大的,他说,那时产品还在生产线上,可南来北往的火车已等在那里了,而火车的轰鸣也给他们带来了红火的日子。所以当他也成为一名军工厂的光荣职工时,卢士君也像他的父辈们一样舍得出力气,拼命工作,很快卢士君就被评为车间先进、工厂劳模,大照片光荣地挂在工厂大门口。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卢士君的同事陆续下岗分流,而卢士君由于从事的是专为炮弹内壳防腐的喷漆工,技术含量高,厂里这方面人才少,所以一直坚守到最后。2005年,工厂破产,卢士君和妻子一起下岗了,当年让他引以为豪的技术,因为民品生产用不上,反倒成了他如今就业的障碍。
2005年的冬天,是卢士君家最黑暗的日子。卢士君也住在松江厂的居民区里,过去所有费用都由工厂负担,现在工厂倒闭了,房子划归社会物业公司管理,包烧费要自己交了;儿子在哈尔滨机械工业学校数控大专班读书,父母同时下岗,让这个18岁男孩的学费也没了着落。卢士君和妻子只能放弃军工厂的技术工人身份开始四处找工作,妻子先找到了一份看孩子的保姆工作,每月可收入500元。今年年初,卢士君的工作也有了着落,经朋友介绍,他在动力区某物业公司负责管理小区监控器,每月可收入700元。卢士君家的包烧费交上了,儿子的学费也解决了,虽然日子还很紧巴,但生活总算有点亮色。
卢士君现在的工作是24小时上班,24小时休息。休息日,他一般都会回到父亲卢振荣家,帮父亲看他的食杂店。他们也会一起回忆起二十年前自己到父亲工厂接班的那一幕,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那是沉淀在卢士君心中最光荣的一页。他对记者说,以后不管走到哪儿,工厂和这条专用线都会永远在他的梦里。
魏春兰 铁姑娘咬紧牙关 专用线寄托希望
今年50岁的魏春兰是这些下岗人员中最不幸的一位。
魏春兰,当年工厂中赫赫有名的“铁姑娘”、劳模,因为从事的工种技术含量低,却上了第一批下岗分流人员名单。因为长年搬运重物,魏春兰的手腕因受伤而失去了劳动能力,目前只能赋闲在家。而她丈夫下岗后因赌博,在5年前偷偷将家中的房子卖掉,然后一走了之,从此杳无音信。魏大姐靠买断工龄的一万多元钱供女儿上学。懂事的女儿虽然成绩优异却没升高中,直接考进哈市某中专的旅游专业,现在女儿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做导游,已能自食其力了。女儿对她说:“妈妈,我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现在女儿是魏春兰的全部希望和寄托。
虽然在这里已没有了房子,但几年来,魏春兰和女儿并没有离开这里,一直在专用线旁租一个最便宜的小屋居住。
“您为什么不去离女儿上学更近的地方租房子呢?”面对记者的提问,魏春兰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舍不得这些老邻居和这个废弃的专用线吧。”走出魏春兰的家门,记者想,这条专用线见证了她的青春、她的光荣和她的痛苦,但她一直在这里坚守着,是想让它再一次见证她和女儿的欢乐吧。
因为她坚信,幸福的日子离她不远了。
在记者最后一次来到专用线采访时,看到许多人正围着它。记者以为真的如人们猜想的那样,这条曾承载了一个时代辉煌的专用线要被拆除了。细问才知,专用线已被一个私营企业租赁下来,维修后,马上开始它新的使命。不久,这里汽笛声将再次鸣响,而那时,这些老房子也会消失,卢振荣和他的邻居们将融入这个城市新的楼群,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一个时代结束了,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