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法源寺二期修缮昨开工(图)
更换排水系统避免湿气影响古建,工程总投资500万元,预计年底完工
工人在配殿屋顶施工。2006年4月7日,法源寺二期修缮工程正式开工。本报记者浦峰摄
本报讯(记者蒋彦鑫)昨日上午,在法源寺内的西配殿上,红色的脚手架已经搭建完成,工人正小心翼翼地将房顶的瓦揭下来进行检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源寺二期修缮工程正式开工,这意味着此次大修开始进入核心区域。工程总投资5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法源寺部分石构件是唐代留下的,现存建筑均为明清时修建,在解放后很少进行修缮,部分柱子已经糟朽。据北京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玉伟介绍,为了排除险情,2002年,北京市曾下拨文物修缮专项资金100万元,修缮了法源寺的钟鼓楼、天王殿、游廊;2004年,下拨第一期人文奥运专项资金150万元,修缮了东西转角房及一进院地面等。两次修缮作为一期工程,共完成修缮总面积的一半。
昨日,法源寺修缮二期工程正式开工,此次修缮投资500万元,来自于人文奥运专项资金。修缮的项目包括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东西庑房和悯忠台东西配殿,以及所属地面,整个工程于今年年底结束后,法源寺内经过修缮的面积将达到整座寺院的五分之三。在昨日的现场,几名工人攀上已搭建好的脚手架,把寺内大雄宝殿西配殿屋顶的瓦小心翼翼地揭下来,整齐地摞在一边。王玉伟介绍说,经过全面揭露式勘探,目前寺内古建保存状况较好,只是部分木柱存在腐朽等状况。为此,除了在修缮时进行替换外,还将更新寺内的排水、避雷等设施。王玉伟表示,由于法源寺内环境比较潮湿,从长远来讲,对院内的清代古建会有损害。为此,此次将更换排水系统,使湿气不至于影响古建和室内设施。此外,目前,法源寺内多是水泥地面,与文物整体风貌不符,此次修缮中,也将全部更换为符合历史风貌的青方砖。
据王玉伟介绍,今后,法源寺还将进行第三期修缮,主要是修缮寺内最后一进院的藏经楼,修缮后总体工程全部完工。对法源寺如此大规模的修缮,不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是第一次,就是在法源寺的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链接
法源寺原名悯忠寺,是一座由唐太宗李世民下旨为纪念东征将士而修建的古刹,距今已有1360多年的历史。从清朝顺治初年起,法源寺以传授佛学尤其以传授戒律而享誉海内外佛教界,清朝雍正皇帝为该寺赐名“法源寺”,清朝乾隆皇帝赞誉该寺为“法海真源”。1956年,经中央政府批准,法源寺改为中国佛学院所在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