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昨天,余杭交警部门宣布,“宝马、依维柯相撞惨祸”中,宝马车失控直穿绿化带冲向对面车道,导致依维柯货车防不胜防,副驾驶室撞上宝马车右侧车门中间,引爆油箱造成事故,基本认定宝马车负主要责任,并排除爆胎可能。
昨天下午,在事故责任认定的同时,时报记者在石祥路汽车城福瑞达安全膜专卖店做了现场试验,试验表明,贴了安全膜的车子并不影响逃生。
现场试验:击碎车窗玻璃1分钟
现场试验的福瑞达安全膜,本身并不坚固,用筷子、圆珠笔芯等可以轻松戳破,可是贴在车窗破璃上,奇迹就发生了。
人站在车外,几名身体壮实的男人轮番抡起铁棍,多次用力砸向贴了安全膜的车窗,可车窗没有被击碎,也没有一丝裂痕。现场不少市民,还自告奋勇地用砖块狠狠地砸向车窗,结果被反弹开来。
砸窗位置转向车内,人员也换成了气力较小的女孩。人用手臂捶或双脚蹬,车窗纹丝不动。用铁棍击打玻璃,三五下后,整个车窗玻璃呈蜘蛛网状,并出现成人拳头大小的洞口,碎玻璃往外弹射,而车内人没有损伤。女孩扔掉铁棍,用双腿一蹬,整块玻璃掉地,人从车窗快速爬出顺利逃生。
整个过程用了1分钟。
试验原理:应力缓释冲击化解
为什么会有如此奇迹?中福瑞达公司负责人给出了解释。
他说,玻璃的特性是表面硬度很高,但内张应力低,容易在受冲击时分裂破碎。安全膜的物理特性是硬度低,但具备极高的抗张强度。
将安全膜贴装于玻璃背面之后,就赋予了玻璃新的抗张强度即内张应力,在强烈冲击下玻璃不发生分裂破碎。两者结合,使得玻璃的抗冲击能力大幅度提升。膜是贴在玻璃内侧,受冲击面是玻璃而非安全膜,玻璃安全膜是通过释放内张应力将玻璃紧固住,利用玻璃硬度抵御冲击。而经过应力缓释后,绝大部分冲击被化解。
撞击点为右侧两车门间
昨天,宝马车三名死者当时的座位已确定,李某是驾驶员,诸某坐在副驾驶室,陈某则坐在驾驶座后面。
通过分析以及对数位司机取证,交警部门已确认宝马车失控直穿绿化带冲向对面车道,迎面开来的依维柯货车防不胜防,副驾驶室撞上宝马车右侧两扇门中间,撞击力度很大,整车呈元宝形。依维柯货车随后翻了。“车子撞击力度大,左侧车门很有可能打不开。”事故交警说,整辆车迅速起火,可以判断当时引爆了油箱。
车子为什么会冲上隔离带,是否有爆胎可能?交警找到的惟一事故现场目击证人表明,在事发地点并未出现爆胎异响。
事故责任已基本认定为宝马车负主要负任。
另据了解,依维柯上救了一车人的机灵孕妇叶依琴,最近腰部疼痛厉害,其他还算稳定。“胎儿最终能不能保住,还是个未知数,我们还需住院观察。”她的丈夫告诉记者。
安全锤国内开花国外香
虽然车窗贴膜后并不影响救援,但试验证明了车辆上放硬物的好处,而身材小巧、头部又硬又尖的安全锤成了首选。
杭州某车装商负责人林先生说,早在五六年前,他在美国考察时发现,几乎每辆轿车上驾驶车门凹槽内都有把浙江永康产的安全锤。一问原因,老外们都说在车祸时可用于击车窗逃生。
想想有道理,他回国后就从厂家进了200把安全锤放在店内销售。结果,几年来一把都没卖出去。“向司机们推荐,大多都是一笑了之。”这次车祸,其实暴露出了部分车主在驾驶安全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和模糊认识。
至于轿车救生锤安放在什么位置,记者采访了安监、消防、交警等多家部门,他们都表示目前暂无权威说法。不过,建议放在离驾驶座近一点的位置,或者是不影响美观与安全的地方。
昨天,也有许多读者打进时报热线,认为安全锤应该放在驾驶室边,用东西进行固定,这样也方便发生事故时,驾驶员能随时拿到。
记者了解到,小小的安全锤的用法还很多,不仅可以敲击玻璃,还可以当手电筒、割安全带、警示信号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