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寨是位于中国中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现在的人口只有520人,面积1.88平方公里。40年前,在中国没有人不知道大寨。由于大寨地处贫瘠,而且经常发生洪灾,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大寨人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粮食高产。于是从1964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2005年大寨经济总收入11600万元,年人均收入5500元,远远超过了中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一大寨儿童在自家的玉米垛上玩耍。汪永基摄寨”的口号,之后15年的时间里,大寨一直成为中国农村的榜样。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出现了很大变化,许多农村的经济发展超过了大寨,大寨开始被人遗忘。除了年龄大点的外,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这些年轻人很少有人知道大寨。
但大寨并没有消沉,大寨和中国其他农村一样,在向前发展。2005年大寨经济总收入11600万元,年人均收入5500元,远远超过了中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而且近一两年随着“大寨牌核桃露”广告在中国各大电视台的播出,以“大寨”为商标的各种轻工商品在各地的销售,大寨又开始为人所熟知起来。大寨目前在中国农村中的经济位置,大概可以这样界定:40%的农村超过了大寨,60%的农村不如大寨,大寨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
由于大寨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其自然条件,和中国大多数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极其相似,大寨的新农村建设对中国许多农村来说,很有借鉴意义。而且在中国政府提出新农村建 设之前,大寨就已经开始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
今天,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大寨还能不能成为中国农村学习的榜样?大寨建设新农村有哪些具体的规划?本刊记者兰辛珍带着这些问题专访了大寨村书记郭凤莲。
郭凤莲,女,59岁,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书记。1963年8月,大寨遭遇了一场毁灭性的洪涝灾害。百年不遇的山洪使大寨人的粮田和房屋陷入一片汪洋之中。139亩(约9.3公顷)梯田被大水冲得裸露出坚硬的石头,41亩(约2.7公顷)庄稼更是淹在泥水中踪迹全无;全村140眼窑洞,有113眼坍塌,125间房子中,就有77间躺倒在泥泊里,村里几百口人无处栖身。危急关头,郭凤莲和全村22名女青年组成一支突击队,奔忙在抢险第一线,被称为“铁姑娘”。1965年18岁的郭凤莲成为大寨村书记。1980年郭凤莲离开大寨,从此大寨冷冷清清,没有太大发展。1991年11月郭凤莲重新回到大寨担任村书记。上任伊始,郭凤莲在村里的一次大会上沉痛地说:过去是全国学大寨,现在需要的是大寨学全国。在郭凤莲的带领下,大寨重新发展了起来。
Q:40年前大寨农民因为在艰苦的环境下实现了粮食高产,使得大寨成为中国农村学习的榜样,现在大寨的农民还在种地吗?
A:
地当然种,农业是中国的根本嘛,但是种的比以前少多了,过去我们有800亩地,现在只有400亩,少了一半。为防止水土流失,一些地种了树,搞了绿化,还有一些建工厂占用了。种地的农民也只有不到1/3,许多人进了工厂做工。
Q:也就是说大寨的经济已经转型了,不靠单一的农业种植了?
A:
从1992年开始,大寨就开始转型了。1992年大寨组建了经济开发总公司,建起了水泥厂、酒厂、核桃露饮品厂、羊毛衫厂、制衣公司等8个企业,都以大寨为商标,实行品牌化管理和发展,从业人员有700多人,除大寨村的外,还吸收了临近村的人就业。而且大寨的旅游也发展很快,由于以前的名声(指农业学大寨),许多人都想来了解大寨,了解过去大寨发生的故事。到目前为止,大寨大概接待了1000多万人次的旅游者。大寨的经济总收入中,农业收入仅占0.3%,工业收入占56%,流通业占10%,服务业,主要是旅游业占3O%。郭凤莲在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分组讨论时。刘卫兵 摄
Q:从大寨的经济收入构成中可以看出,如今大寨的经济发展在农田之外。现在全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你认为新农村经济应该怎么发展?
A:
在政府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前,我们就开始规划新农村了。我们不靠农田赚钱。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也不可能单纯的依靠农田。由于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并不好,农田再怎么高产,也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不可能解决发展问题。我知道在中国和我们一样自然条件差的农村有好多,建设新农村必须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比如说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可以建一些农业产品深加工的工厂。
Q:你认为中国的新农村是什么样的?
A:
青山碧水,环境优美,农民富裕,生活、医疗、教育等有保障,精神面貌更加健康,言行文明。要改变目前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Q:你指的根本性的东西是什么?
A:
比如不讲卫生,人畜混居等生活习惯,还有像农村垃圾不处理,到处乱倒乱放,还有些人经常不洗澡,或者随地吐痰等,这些都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改变的。
Q:大寨对新农村建设是如何规划的?
A:
首先我们对经济发展进行了规划。形成了制造业、养殖业、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最大的企业是生产核桃露的,此外还有6万头猪的养猪场,这个规模也是很大的了。
其次我们对村镇建设进行了规划。我们的原则是对原来的房屋保护1/3,旅游来的人可以看到大寨村的历史原貌。新建1/3,改造1/3,新建和改造的建筑,有排水设施,有单独的洗澡间,有单独的卫生间,符合人居卫生标准。
第三我们扶持农民转型。来大寨旅游的人多,我们鼓励农民从事服务业。我们周围的一些村子还很贫穷,我们把这些村的农民吸收进我们的工厂,和服务业中,带动穷村共同富裕。这样慢慢的就可能发展成了以大寨为中心的小城镇。
Q: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大寨带来什么机遇?大寨会不会重新成为中国农村的榜样?
A:
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一些困难方面,比如社会保障、教育资源等方面,我们可以获得政府的帮助,可以更进一步推动大寨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至于大寨会不会成为新农村榜样,我认为,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因地制宜,尊重当地的条件,不能照搬,更不能做不切实际的事。
Q:你认为多长时间之后,大寨就可以是一个符合标准的新农村了?大寨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在哪儿?
A:
这个不好说,因为新农村是个综合性的标准,单就我们的经济发展、生活环境等来说,我们有了很大改变。我们提出了建设绿色园林生态大寨的目标。对农民田,采取的是“五统一”的办法,即统一机械耕种,统一水利灌溉,统一购买种子、肥料,统一提供科技服务,统一为农户耕种。对荒山荒坡进行全面治理。走进大寨,松柏满山,绿树成荫,村里的虎头山森林公园已成为旅游景地。居住环境也在不断变化,采取个人建房、集体补助的办法,已建起新式别墅54幢,建筑面积在180m-220m不等,集体补助建筑总投资50%,三分之一的村民住进了新楼房。村民保障方面实行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制度,孩子从上幼儿园到小学校上学全部免费,大学生享受奖学金制度。这些我们都是依靠的自己艰苦奋斗的作风,靠的是自己的勇气和勤劳。
但是在软环境方面,比如我前面说的根本性的改变方面,这需要时间,需要教育的引导,不是钱多了所能解决的。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不只是我们的困难,应该是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困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