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程序(右一)考察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
石绍河 摄
张德山,绥化市兴福乡聚宝村村委会主任,“农业科技只有入户农民才能致富”,这一朴素的想法竟使自己成了“能人”,全村老少爷们像敬财神一样拥戴他。
正值备春耕时节,走进聚宝村,到处是忙碌的农民的身影。刚刚成立一年的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让农民增收了百万,农民备感这地有种头。可以说,科技改变了聚宝村农民的生活。
兴福乡聚宝村,坐落在绥化市北林区,大豆生产示范基地。近年来,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形势,张德山把眼光放在加快农民增收上,积极探索了农业科技入户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创办了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为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闯出一条新路子。
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曾深刻地说:“在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我看到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繁种联合体越做越大
张德山回忆起当年繁种那会儿还是喜上眉梢,他说:“1993年,俺亲自到绥化农科所购买31斤大豆种子进行繁育,效益很好。第二年就有12个农户与我合作,繁育种子5.6万斤。丰厚的收益渐渐打开了农民的思路,之后要跟俺一起繁种的农民海了!”
从繁种开始,张德山就琢磨起成立一个繁种联合体,没想到,得到了农民的拥护。2002年,聚宝繁种联合体诞生了。
农民自愿组合,按照产业化的新思路,组织农民一家一户生产,集约化经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生产体系,短短时间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03年列为“国家优质大豆生产基地”良种繁育项目区之一。三年中,为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繁育优质大豆良种200万公斤,农民直接增收达40余万元。
这种经营模式得到政府和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2005年春,在国家科技入户工程推动下,在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同倡议下,“联合体”发展成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
依托科技做活合作社
提起“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不得不提它的“靠山”———省农科院绥化农科所、绥化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他们提供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组织科技特派员进行技术培训及田间指导,提供大豆标准化栽培技术方案。
在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资源共享,科技信息服务共享,利益风险共担,农民自愿入社、退社,在经营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分”管理模式,即:统一整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和分户收获的生产管理方式。
张德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统购生产资料节本增效4.8万元;农业机械综合作业节本增效8.4万元,平均亩降低成本20元;良种繁育总计增收14.7万斤,平均亩增产10%,增效20.6万元;良种回收增效,大豆良种繁育总产147万斤,回收价比市场价高0.10元/斤,增效14.7万元;劳务经济收入明显。
2005年入社农户217户,其中外出劳务102人,创收60万元。
数字是最具说服力的,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创办一年,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据统计,2005年合作社总增收108.5万元,亩均增收258元,户均增收5000元,人均增收1250元。创新科技入户模式
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的成功,创新了农业科技入户模式,实现了科研成果、技术推广和农民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而且,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参与市场化经营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科研单位是科技合作社的坚强后盾,合作社模式不仅解决了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而且由于农民在生产中运用了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水平,辐射带动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技合作社还很好地发挥了大型农机具作用,实现了农机农艺相结合、良种良法相配套,开展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农业生产,组织农民创品牌,共同面对龙头企业和市场。
作为带头人,村委会主任张德山有着宏伟的蓝图:扩大合作社生产规模。引导农民自愿土地入股,统一生产,规模经营。将外出人员的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权以股份的形式流转到农业科技合作社,把农民变成农工,实行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优质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确立土地股权与经营权分离,促使小规模经营农户在持有土地股权的条件下寻求农外就业,放弃经营土地,将土地逐渐向农业科技合作社集中,保证入股社民有稳定的土地股份收入。
(黑龙江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