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的要求下,尼政府8日在首都加德满都颁布了戒严令,戒严时间为上午10点到晚上9点。尼政府公告强调,任何违反这一命令的人都可能遭到就地枪决。尼反对派原本计划在8日和9日举行大规模集会,抗议国王的统治。
全国上下剑拔弩张
尼政府在8日的公告中表示,为确保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不得不宣布这一命令。此前一天,尼内政大臣塔帕在举行记者招待会时说,政府将采取一切法律措施,控制在民众中散布恐怖主义的所有分裂活动。从6日开始,尼反对派组织了多次游行示威活动,抗议贾南德拉国王的统治,示威者同警方在加德满都及其周边地区发生了冲突,造成数十人受伤。
与此同时,尼政府军7日夜间在西南部两个城镇同叛军武装发生了激烈交火。尼国防部在8日发表的声明中说,安全部队击退了叛军的攻击,并打死了9名叛军成员,同时也有2名士兵和1名警察在交火中丧生。
美国政府乘机“插话”
对于政府的戒严令,反对派毫不买账,尼大会民主党主席施雷斯塔说:“政府阻挠抗议活动的努力不会奏效,示威将如期举行。”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乘机“插话”,美国主管南亚与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鲍彻8日表示,尼国王贾南德拉“扭曲了民主”。鲍彻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商业论坛上称,自从贾南德拉去年2月“夺权”以来,美国一直在减少对他的支持,转向支持反对派。
移动电话成了“摆设”
8日戒严令颁布后,加德满都街头行人稀少,商店和学校也纷纷关门,以响应反对派几天来的罢工号召。不过,仍有部分示威者“冒死”走上街头,但遭到防暴警察的阻止和逮捕。除政府军士兵拿着枪在街头巡逻外,警察手中的“武器”还只是棍棒和催泪弹。
同时,尼内政部为阻止反对派通过短信联络集会,而切断了部分移动电话网络,使不少人手中的电话暂时成了摆设。(国广中国日报)
背景
尼泊尔宪政危机
本报讯2005年2月1日,尼泊尔国王贾南德拉宣布解散政府,实行紧急状态,并宣称他将接管政权3年。贾南德拉指控遭到免职的首相德乌帕和内阁未能恢复和平,让国家免于“左翼恐怖分子”的危害。
贾南德拉称,只有在一个和平与安全的环境里,才有可能进行即将到来的公平的选举,这一点很重要。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尼泊尔的动荡局势并没有得到显著改观,暴力事件仍然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美国、欧盟、印度和联合国也不断向尼泊尔王室施加压力,要求贾南德拉放弃权力。在美国的支持下,尼泊尔7个主要反对党向国王发起了连续的挑战,以迫使其“还政于民”。此外,这一次反对党还首次与左派游击队进行了联手,共同挑战贾南德拉。
(汉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