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沪两市河南籍“高中移民”全调查
争鸣:清华新生被疑高考移民应退学?
之一 在他乡苦读书但不能死读书
核心提示
从2000年开始,河南省先后与上海、天津合作,遴选河南优秀初中生到两地读高中。这些学生在当地被称为“全国生”,他们除了要交纳5万元的委托培养费,享受的高招政策与两地高中生一样。
今年,这项交流活动已走到第7个年头,有两届学生已经进入大学校园读书,他们是否如当初家长设想的那样都进入了一流大学?现在就读的河南学生生活和学习怎么样,是不是所有的河南孩子都适合走这条路?这种合作未来还能走多远?在今年招生即将来临之际,大河报特派两路记者分赴上海、天津进行调查。
“全国生”见识上海课业负担
3月24日,星期五。16时15分,这一周的最后一节课铃声响后,上海某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李文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直接回寝室或去操场,而是拿着早就收拾好的小行李箱,快步向校门口的公交车站走去。每周的这个时候,李文都要到姨妈家过周末。一星期里,这个时刻最让她期待。
梳着学生头,身穿蓝色校服,李文和上海的其他女中学生没有什么区别。只有一张口,标准的北方普通话在一片吴侬软语中还是显得很特别。
李文不是上海本地学生,她来自河南安阳。一年前,她还是安阳重点初中五中初三学生。流火的七月,在全国近3000名初三学生的激烈较量中,她以第12名的战绩获得这所上海重点高中的“通行证”。这意味着李文就此获得了和上海学生一样的高考资格。高中三年,她和上海学生享受共同的教育资源。不同的是,她需要额外交纳5万元的委托培养费。
在这所示范性高中里,像李文这样的特殊学生,仅她这一届就有92名。他们来自国内多个省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全国生”。
如果不来上海读高中,李文现在应该是安阳一中的学生。安阳一中是河南省省级示范性高中。2005年中招,李文以高分轻松考取这所学校。但2005年河南考生人数攀升至72万的现状,还是让李文父母下定决心,花钱让独生女儿去上海读高中。
“与河南相比,上海学生数量少,大学招生计划多,来这边上学,对于她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来说,升入顶级大学的几率更大些。”父母当初的决定,让李文至今记忆犹新。
从学校到姨妈家需要转两趟公交车,到姨妈家的小区门口时,天已经黑了。半年的时间,已经让李文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沿线各站的名字,虽然东西南北方向她依然分不清。
“箱子里除了书,还有攒了一堆的衣服。”李文羞涩地说,姨妈家有洗衣机,用它洗,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写作业。
“没来上海之前,我们‘全国生’都以为上海的学生一定生活在‘天堂’里,根本不会有什么竞争的压力。可来了以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想上好大学,一样得拼命学习。”
李文在纸上写下了课程表:周一到周五,早上7时10分开始上课,12时下课,共五节课;下午1时30分开始上课,4时15分结束;晚上6时15分开始上晚自习,8时30分结束一天的课程,回寝室。
“寝室晚上10时熄灯,作业多的时候,我们打着手电在被窝里做作业,现在手电换成了可充电式微型台灯。”
李文描述的这种“艰苦生活”,在上海另一所示范性高中的“全国生”王梓口中得到了印证。
王梓说:由于周六周日不上课,家长一开始总担心我们会往外乱跑。事实上周六周日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补习功课。上海的学生虽然周六周日不用到学校来,可很多人在外面都上着各种补习班。来上海半年多了,王梓只出去逛过两回。
“我们属于天津只有3年”
“我们属于天津只有3年。”平头短发的张明伸出3根手指向记者比划着说,“我打算花这3年时间圆我的北大清华梦。”
与李文和王梓一样,张明也是初中毕业就“背井离乡”到外求学的“全国生”,但是他比李文、王梓大一岁,已经上高二了。张明是焦作人,两年前,他通过两场考试“闯”进天津这所在全国闻名的高中。
在焦作上学时,老师和同学们都说张明是北大清华的料,爸爸妈妈对他的期望也很高。尽管张明的近视眼镜已有400度,可张妈妈说:“只要考上北大清华,就是4000度也值,到时候我花钱给孩子做准分子激光(手术)。”为了激励张明,初中毕业后,爸爸妈妈还专门带他坐火车进京游览了北大清华的校园。如今,张明的床头还挂着他在清华园的纪念照片。
当初爸爸妈妈送张明来的时候告诉他:“孩子,你属于天津只有3年。”根据天津教育部门的规定,来天津上学的“全国生”所持的天津蓝印户口“有效期”只有3年。3年后,不管考得如何,户口都将作废。如果考上理想的学校,户口自然会转走。如果考得不理想,绝对不允许再以天津考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在河南,我一次考不上北大清华,有可能通过复读再考一次,但在这里,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天津是美丽的,但张明至今也只在刚来天津时与父母一起逛过“五大道”、“杨柳青”,吃过一次正宗的“狗不理包子”。“真想再去逛逛,多吃几次‘狗不理包子’,可在这儿都快两年了,一直抽不出时间。”
“没来天津时,想着在天津应该是个学着玩着就考上北大清华了。来了一看,身边的天津学生和外省学生,一个赛一个棒,哪里敢马虎?”与张明一起考进这所学校的河南老乡赵妍说。
虽然已是晚上9时许,赵妍还与同学们一起在教室做题,旁边是他们的数学老师。
“张明是我们班学习最刻苦的孩子,像张明这样的河南学生是我们学校数量最大、学习也最刻苦的。”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数学老师说,“在我校,外省招来的学生中,河南学生占85%。他们成了天津学生学习的榜样。”
好学生还是个好“木工”
刘楠楠,上海中学高一学生,初中时曾因获得全国化学竞赛金奖被保送至上海一所顶级学校。因为刘妈妈和李文的姨妈是朋友,她认识了李文。从陌生到相识,刘楠楠和李文如今已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李文说,和刘楠楠的交往多少反映了她对上海这个城市的接受过程:刚来时,她总觉得自己是外地人,担心被人看不起,尤其是上海同学在他们这些“全国生”面前说上海话时,更有一种被排除在外的感觉。再加上学习压力大,怕掉队,那时整夜整夜地睡不好。但和同学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上海学生并不排外,自己成绩不错,不少同学都主动前来讨教。
刘楠楠说:“河南学生基础特别扎实,尤其是数、理、化。只要是真材实料,管他天南地北,该佩服就得佩服。”
和上海学生相比,李文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李文最弱的是英语,在初中时虽然拿过英语比赛获奖证书,可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上海学生差了一大截。“我们学校所有的英语老师都被送出国培训一年,否则不能上台讲课。”
上海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展现的能力也很让李文羡慕。尽管高中课程比较紧张,可是学校在每天下午4时后,还会给同学们安排一节扩展课。扩展课内容丰富,有50多种可供同学选修,除了体育、艺术这些常见科目,烹饪、裁剪、机械、木工等实用课程也有很多。“楠楠选修的就是烹饪。”李文说。
和“全国生”相比,上海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上的突出表现也让李文印象深刻。“拿楠楠来说,周五中午,她刚刚接待了一批远赴可可西里考察的志愿者。从邀请到组织志愿者来学校做讲座,都是楠楠他们一手操办的。在学习紧张的高中,学校还能给学生们这样的锻炼机会,真的很难得。”
王梓也特别赞赏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下的工夫。他说,以前在郑州,除了学习,家务活他几乎没干过。现在通过上扩展课,他已经成了一个“合格的木工”。寒假时,他把自己做的凳子带回郑州,让爸爸高兴得合不拢嘴。
李文和王梓都认为,这种“非主科”的课不但没有拉学习的后腿,反而起到了调节身心的作用。如今,两个人成绩都不错,李文还是他们学校理科试验班(一般一个学校每年级只设一个理科试验班,汇聚了当年考入该校的上海和“全国生”中的成绩优秀学生)的学生。用同学的话说,进了这个理科试验班,“上复旦是保底的”。王梓的物理在期末考试中拿到了全班第二名的好成绩。
据了解,李文所在的中学,2005级92名“全国生”中有9个是河南孩子,目前整体情况都不错。其中4人进入了理科试验班。刘楠楠所在的中学,招收“全国生”相对较少,河南学生也没有外校的多,但河南学生的成绩都不错。如该校高一有5个河南学生,1人进入理科试验班;高二有8人,一人进入理科试验班;高三也是8人,其中1人今年已经被保送至北京大学。
王梓所在的中学,2005级有河南学生20人左右,成绩在中上等,最差的一人目前在班级排第24名。
“研究性学习”让心里亮堂
“今年春节回家,我和在老家上初中的同学牛平一起聊高中学习的感受时,我觉得我出来真是对了。在这里,我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研究性学习’。”在天津市南开区一所市级示范性高中,从洛阳来的学生刘正如是说。
他拿出了两本课外书向记者展示:“这些书都是我从书店里买来的,老师说我挑得有眼光,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我们高中开设的一门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让大家摆脱‘填鸭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研究着学习。每周一节,两个课时,上得可有声有色啦。学校要么请来京津两地的专家学者给我们做专题讲座,要么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搞一些学习方法的探讨,既开阔了眼界又加强了学习。当我问牛平他们学校的情况时,他竟说高中连音乐、美术都取消了,更甭提什么‘研究性学习’了。”刘正说。
刘正说,光记忆法的专题课,老师就引导着他们上了六个课时。“以前,我是死记硬背,一开记忆法的专题课,老师介绍了五六种,同学们也贡献了他们平时记东西的窍门,我一下子有了近十种选择,文科怎么记、理科怎么记,我心里一下子亮堂多了。”
“相互探讨着学习,我觉得事半功倍。”刘正的同学马克补充说。这位来自河北的学生说,他回老家最得意的事,就是向初中同学狂侃“研究性学习”的心得。
刘正说,学校里高一除了正常文化课外,每周有一节音乐课、一节美术课、两节体育课。高二和高三隔周交替有一节音乐或美术课,体育课每周一节。
“我们看了一下示范性高中的课程设置要求,如果是市示范性高中,必须得有‘研究性学习’课,这本来是示范性高中最基本的要求,但很多内地高中都放弃了。”刘正不无遗憾地说。
“我们学校从高一到高三,文学社、书法社、演讲团、英语角等课余活动团体一直都很活跃。”从安阳来天津上学的刘丽说,“过春节回家时,我和在老家上学的同学一起聊时,他们说我的口才怎么半年不见长进了这么多。我告诉他们,我是在学校的演讲团里练出来的。老家的同学们说,他们一上高一就紧张得要死,别说参加什么社团活动了,从天明忙到天黑,能顺顺当当地做完习题就谢天谢地了。”
刘丽说,她从小有口吃的毛病,因此平时很少说话,生怕言多必失,露了口吃的“原形”。来到天津,班主任发现后,就建议她参加演讲团。从此课余时间里,刘丽在演讲团里练发音、说绕口令、练演讲,只用了两个月,就改掉了口吃的毛病。 来源:大河报 记者:王曦辉 杨振东 文/图 记者手机:13598833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