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刘爱民,电话求助打到上海:家里种的黄瓜一直长得好好的,前阵子却开始发黄枯死,到底出了什么毛病?电话里,上海市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高文琦,详细地解答,从“什么是黄瓜枯萎病”说到各种防治方法,足足一个多小时。
老刘打的是“ 021-62826666”,上海农科热线,免费电话。这条电话线 2002年8月6日开通,初衷是服务上海郊区农民。可没多久,打电话进来讲苏浙方言和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十个人里,起码一半是苏浙两省的。刚开始,农科热线中心的专家组才几个人,涉及的知识面也只针对上海特点;如今,中心除了每天安排6个专家“坐堂”之外,还联系上海农科院、上海农技中心等七家单位,建立了一张包括122个专家在内的咨询网。更重要的是,苏浙两省农科院的专家也被纳入了网络之中,“比如苏浙农民打电话来问有关蚕宝宝和小麦的问题,上海已经没有这些产业了,我们就会马上把问题转给苏浙农科院的专家。”热线中心的服务专家方炳初说。
与这个长三角农技智囊网异曲同工的是,长三角农产品大市场“网络”也逐年做大,有效帮助着区域解决农贸问题。
最先感觉到这个大市场的,恐怕要算上海的几个大展馆。上海农展馆的一位负责人说,2000年,苏浙两省在上海举行的农产品展销会统共两三场,可现在,不下几十场,上海农展馆、上海展览中心等大型展馆的“档期”都得提前一年预订,“‘农’字展”也几乎成了“场面火爆”的代名词。今年春节前的新春农副产品大联展,每天前往观展、购物的观众超过5万人,嘉兴市的一个年糕展位,队伍排出几十米长,年糕三次卖断了档。
年年举办的“‘农’字展”很快使苏浙农产品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对于这一点,湖州市农业局副局长陈连瑞深有体会。1999年,湖州农产品在偌大一个上海市场,就只有上海第一食品商店里半张报纸大小的柜台,如今年销售额却达几十个亿。陈连瑞说,第一次到上海办展,茶叶、瓜子、竹制藤萝摊了一地,既无包装也无商标,塑料绳一扎了事,但就这样,当年订单8亿元;第二、第三次,有了经验的湖州,产品包装和质量把关都开始和市场接轨,订单也越做越大,16亿元,22亿元,一直到去年的40多亿元,农民的年收入也跟着节节攀高,五六年里翻了三番。上海市场的打开还直接改变了湖州农业的格局———从单纯卖东西到发展“农业游”,陈连瑞笑称:上海没有一家超市没有湖州的吊瓜子,湖州也没有一家“农业游”景点没有上海游客,湖州农业也分出了“一、二、三产”。
“湖州案例”其实是许多长三角城市的缩影。上海自上世纪90年代末放开农产品市场后,苏浙农产品源源流入,近年,长三角又通过“农产品检测互认机制”,苏浙农产品有了一条“无障碍绿色通道”,进入上海市场更快更简便。保守估计,目前总值近千亿元的上海食用农产品市场,苏浙份额约占一半。
长三角农产品的“流通网”,让上海的“菜篮子”有了根本变化。上海市农委经贸处萧志强记得,过去的上海“菜篮子”工程,成天围着“鸡鸭鱼肉鸡毛菜”转,政府每年都得拨专款补贴市场供应。上海人都还记得,以前要想吃上新鲜的绿叶菜,必须天不亮起床赶到农贸市场去,“可现在呢,随到随买。”有了苏浙这个强大后盾,上海“菜篮子”再不为某种农产品发愁,政府专款也从过去的农产品补贴转到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上海投资市郊绿叶菜生产的30亿元,将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栽培技术更新。
本报记者 张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