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家平价医院海淀上地医院已试运行4个多月。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对此评价说,如果平价医院机制运行成功,公立医院也应照此运行。
北京的上地医院是全国第一家政府兴建的平价医院。 上地医院:相对平价
3月中旬,记者几次来到北京上地西北角的上地医院。 这家医院地处人烟稀少的城乡接合部。和媒体上的热闹形成反差的是,上地一带知道这家医院的人并不多。
走进医院朴素的白色小楼,大厅里稍显冷清,偶尔走过三两个交费取药的人,门诊窗前基本不用排队;病房区内,闲置病床很多,住院者寥寥无几;惟一拥挤的妇产科,等候检查的孕妇们脸上多有着急的神色,两位医生则忙得不可开交。
记者看到,来医院就医的病人,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工薪家庭和一些就近居民。
随机查看几位就医者的缴费单据。家住清华附近的一对夫妇来这里做妇科检查,他们的缴费单据上列出:挂号费0.5元、诊疗费3元、B超35元、阴道检查5元、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5元、尿检8元等,最后的花费一共是58元6角。
家住天通苑的金小姐得了盆腔炎,花两个小时车程赶来上地医院就医。她说,同样是开一个疗程的药,在这边的花费是100来元,之前在另一家医院却花了400多。
上地医院办公室主任杜剑锋透露:上地医院“平价”的秘诀,在于所有药品让利10%,只在成本上加价5%销售。对此,一位医药供应商也向记者证实:“一般医院药价都加价至少15%以上,这家医院就加价5%,所以很多药品比别的医院要便宜。”
不过,采访中也有不少打工者对记者说,虽然感觉这边稍便宜一点,但药品价格仍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事实上,上地医院的“平价”,也只是建立在现有药品市场价格基础上的“平价”,在成本价的基础上减小加价幅度,并不能改变药品价格虚高的现实,因此对于病患来讲,对平价医院药价的感受也只是“便宜了一点点”。 惠民背后:超负荷运转
因为价格的因素,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来上地医院生产,这里的妇产科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景象。“你看队排的。我查胎息已经等了40多分钟。”一位孕妇面露焦急之色。在她身后,还排着七八位等了不少时间的病患。而当日接诊的大夫却只有两位,面色已十分疲惫。
事实上,上地医院开办以来一直存在医务人员不足的状况。被怀疑得了宫外孕的患者吕娴对此感受深刻,“那天早晨5点就来,敲了好半天门才给挂上号,但是硬没有一个医生,等到早上8点,说有值班医生。上楼,人家说妇科和产科只有一个大夫来值班,她去给产科接生去了。现在住了两天,说是宫外孕,可医生太少,一般也顾不了我,也就是护士帮忙护理。”
为维持医院正常运转,加大医护力量,两家对口支援医院海淀医院和海淀妇幼保健院每天派出20余名主任医师以上的医生前来坐诊。这些医生的出诊费用,不需要上地医院出。
压力重工作量大,但收入却并不与之成正比。同样从海淀医院调来外科坐诊的副主任医师韦良渠告诉记者:“这里主任医师出诊300元一天,副主任医师150元,估计比海淀医院低三分之一到一半。”
海淀区公共委告知,上地医院一般医生的工资约两千元左右。这样的收入标准,明显低于其他同类医院,造成医院留不住人才的窘境。
“这里人员流动特别大,上个月你来的时候看病的医师,下个月再来可能就碰不到了。”病人王小芳遭遇了这样的尴尬:一个月前,她在上地医院做药物流产回去后出现大出血,几次复查医生都说没事,后来出现重度贫血。再回来找之前的两个大夫,谁知才过去一个月,她们已经不在这个医院了,最后不得不让妇产科主任亲自为她治疗。
资金保证:需政府扶持
2006年1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永华的看法是:如果没有政策保障和政府持续地投入,目前的平价医院正常运转不可能。如果政府能够出台政策,保证资金扶持的力度,兴建这样的惠民医院,确实能够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相对实惠的就医选择。
卫生部官员表示,如果平价医院机制运行成功,公立医院也应照此运行。目前,公立医院占我国医院总数的96%。优质平价不仅仅只是低收入群体喜欢,全体公民都需要。所以有专家提出,理顺体制,让所有公立医院不以盈利为目标,都回归到平价医院,才是当务之急。
目前各个城市投建的各种公立医院,涉及不同的利益主体和人群。由于政府只给予40%的资金支持,要维持医院正常运转,多数公立医院不得不考虑盈利,由此造成大处方、收回扣、医疗费居高不下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胡永华认为,现在医疗改革的头绪太多,问题一大把,涉及公立医院、基层医疗体系建设、规范药品管理监督等等。公立医院目前还存在布局不合理、资源分布不科学的情况,要加以整合。现在可以着眼的医疗改革重点,是加大社区医疗的力度,规范大医院行为。就算采用公费医疗改革,也要考虑到减少医疗支出,建立生病预防体系,整体要联动起来,否则再多的钱也解决不了问题。
胡院长指出,“现在就是利益分配,大家在博弈。都想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结果最终伤害了老百姓。必须让博弈的机构理性最大化,如果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大家都得不到利益。现在涉及的各个方面,应该坐在一起,协调各方利益,建立一个相互制衡的合理体系,每个人规范自己的行为。”
官方声音
卫生部官员表示,如果平价医院机制运行成功,公立医院也应照此运行。目前,公立医院占我国医院总数的96%。优质平价不仅仅只是低收入群体喜欢,全体公民都需要。所以有专家提出,理顺体制,让所有的公立医院不以盈利为目标,都回归到平价医院,才是当务之急。
摘自《民主与法制时报》(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