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华敏
今年清明节,祭扫又现高潮,也引出了有关“死墓危机”的讨论。有些人担心日后“死无葬身之地”,开始关注起自己的“后事”来,甚至想着到公墓预置寿穴。
上海每年“亡口”已超过10万,骨灰墓葬占到80%以上,而节地葬式比例很小,海葬仅为1%。 死者占用墓地逐年增多,累积效应凸现。按照现有的墓地存量和骨灰落葬数量,专家预言5年内,80%的公墓将“满园”了,也就是说要面临“死墓危机”了。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不少家庭和现在的日本一样有将先人的骨灰存放在家里的习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习惯在年轻人中已经不复存在。笔者曾经听说某小区业主将自己的居室改为安放亲属骨灰的灵堂,以省得买墓地。然而消息一披露,招致邻居的恐慌和不满,引来声声抗议。业主的做法是否妥当姑且不论,但邻居的“不安”,显然与观念有关。
上海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亡口”曲线预测,年死亡人数呈增长趋势,从2005年到2045年的40年内约有“亡口”600多万。如以单个墓穴耗地3平方米计,共需土地约3万亩以上。这对土地紧缺、寸土寸金的上海来说,显然压力不小。要化解“死墓危机”,笔者认为,出路在于要破除四个观念上的“死结”。
一是墓穴越大越好;二是骨灰保存周期越长越好;三是单一保存骨灰;四是轻视人生文化。如果我们广泛采用节地葬、花坛葬、壁葬、室内葬等等,平均占地不到0.2平方米,那么,公墓就不会出现“满园”之忧;如果我们大幅度地缩短骨灰保存期,使墓穴在30年后就能循环使用,也不再有“死墓”之虑;如果我们不保存骨灰而转为保存缕缕青丝或白发,那么,公墓中的排排石头墓穴也将不复存在;如果公墓成为保存人生文化的高地,那么,终有一天,公墓就成了人生图书馆,在那里,我们将读到多种多样人生的精彩故事,而且全是原创的!读一读公墓中的人生之书,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历史的真切感受。如果以上的四个“如果”得以实现,上海人大可不必“忧葬”了,而可以达到“死有所葬”的境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