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江堤:跨越5年的涅磐
----写在武汉江堤整险加固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时
记者王成琛 实习生马庆圆 通讯员俞涛 邹幼勤
美丽江城心腹有患
武汉依江而立、依江而兴、滨江而荣,但长江、汉江也带来忧患和灾难。 在武汉市江堤整险加固工程建设之前,每逢汛期,从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在这里奔腾,两江四岸堤防险象环生。
水务部门提供了以下这组数据:清道光年以前,武汉地区平均约20年就有一次成灾洪水;自1865年汉口建立水文站有水文记录以来,武汉关水位超27米以上就有15次,其中1870年和1931年武汉三镇全部被淹;1954年洪水,是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的洪水,武汉关水位达到了29.73米,为百年来的最高水位。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重在武汉。没有防洪的安全,就没有繁荣的武汉。防洪,历来是武汉天大的事。然而,武汉江堤是历朝历代逐年加筑形成的,大多为砂基堤,每遇大水长时间浸泡,便险情频发,只能靠重兵设防,死保死守。
提起1998年那场洪水,每个武汉人至今仍心有余悸——当年汛期中,全市堤防共发生2215处险情,其中主城区内发生险情402处,尽管武汉军民坚强地顶住了连续91天高洪水位的肆虐,连续战胜了长江的8次洪峰,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几十万人上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被迫实行交通和航运管制;正常的经济和生活秩序受到干扰,直接经济损失无以计数……
武汉抗洪史上无数壮丽诗篇的背后,是一声重过一声的呼唤:治理洪灾必须寻求一条治本之策。
5年筑成铜墙铁壁
1998年特大洪水后,国家投巨资修建长江堤防,武汉江堤开始了涅磐之旅。经过5年多艰苦努力,于2003年汛前完成了迄今规模最大的防洪工程——长346.6公里、总投资37.99亿元的长江、汉江整险加固(武汉市承担29.84亿元非隐蔽工程建设任务)的全部主体工程。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堤身加培、新建改建防水墙、堤基防渗、锥探灌浆、堤顶砼路面、堤顶沥青路面、堤身迎水面砼预制块护坡、堤身迎水面干砌石护坡、堤身背水面草皮护坡、穿堤建筑物(涵闸、泵站)加固。
看看下面这组数据,不难想象其工程之巨:土石开挖623.40万立方米,土方回填5000.57万立方米,防水墙及其它砼19.46万立方米,堤顶道路砼20.77万立方米,道路基层47.10万立方米,堤顶沥青道路31.68万立方米,砼预制块护坡45.10万立方米,砂石垫层53.51万立方米,浆砌石29.28万立方米,锥探灌浆128.864千米……
去年7月,武汉市江堤整险加固工程顺利通过了长江委主持的竣工初步验收,150个单位工程全部合格,其中91个单位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经过整险加固后,武汉两江干堤普遍“长高”1.5米至2米。防浪台和压浸台为长江、汉江干堤堤身披上了“铠甲”,55个重要历史险段得以根治;病险涵闸和穿堤建筑物得到了加固,两江堤防的防洪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水利专家称,如今,总长346.6公里(包含汉口、武昌、汉阳三个城区和郊区)的防洪保护圈已形成,配以三峡工程,武汉市可以安然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这也就是说,在遇普通洪水时,只需少数专业人员上堤巡防即可,而不再动用千军万马。
堤成风景人水两亲
武汉本次江堤整险加固工程还注入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理念。
这一理念的内涵是:在力求体现防洪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即:加高培厚堤防,稳固江堤,防止水对人的伤害,又意改善生态环境——大汛时让路于水,退水时还地于民,营造起了人水两亲,人水两利的双赢格局。同时,把堤防建设与山水园林城市发展战略相结合,与城区改造、城市景观建设有机统一,在提升城市防洪安全系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堤防工程的综合功能和立体效应。
近几年来,武汉市对两江四岸的江滩进行综合整治,充分利用龟蛇对峙、两江交汇的自然景观优势,建成汉口江滩、龙王庙、南岸嘴、汉阳门、月亮湾等一批江城景观品牌,形成了滨江特色突出的城市中心景观区,和一道道依水而成的生态绿色长廊。
从2001年至今,汉口江滩一二三期和武昌临江一二三期工程相继建成开园。其中,整治面积130万平方米,总投资7.5亿元的汉口江滩,集城市防洪、景观、旅游、休闲、体育健身为一体,以绿色为基调、亲水为主题、地域文化为底蕴,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江河相互融合的风景长卷。
如今,汉口江滩不仅成为江城的新名片,更成为蜚声中外的当代防洪工程的典范。
据武汉市水务局介绍,今年,江城的江滩将继续“长”大——计划投资1.84亿元,年内完成汉口江滩三期B片汉阳长江一桥至杨泗港长3.6公里江滩整治。同时,还将启动武昌临江四期、汉江两岸江滩整治工程。
《楚天都市报》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