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内人头涌动。音乐节奏欢快,十几部优秀影片片段在大屏幕上闪回,著名演员倪萍和导演杨亚洲在镁光灯下笑容盈盈,媒体记者和大学生们左拥右挤。第十三届大学生电影节拉开帷幕。
电影节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电影节的参与高校由去年的100所增加至150所,预计在电影展映和电影文化传播等活动期间,直接参与观影的大学生人数将超过200万人。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将成为大学生观影的盛筵。
噱头
四地同时开幕
影星各处登台
“你们这些孩子,我可要批评你们几句。这么远干嘛非要赶过来,住宿吃饭不要花钱呐?下次可不许这样了!”倪萍接过鲜花,半是责怪半是关心地对献花者——那些专程从外地赶过来的大学生影迷说。
这是开幕影片展映结束后,主创人员和同学们交流时的一幕。
倪萍和杨亚洲没有空手来参加电影节。他们带来了一部影片《泥鳅也是鱼》,为电影节开锣。
可这锣声不止一声——本届大学生电影节开幕上也有噱头:除北京主会场外,还另设上海、天津和南京3个分会场,四地同步举行开幕式。
据悉,牛群带着《网络少年》,赶赴复旦大学分会场;天津大学分会场,有濮存昕携来《一轮明月》,他还现场表演了一段话剧中的李白;东南大学,则有朱媛媛的《天狗》。影片放映结束,这些影星及主创人员和观影大学生进行了交流,畅所欲言。
“大学生遍布全国。所以,在四地同时开幕,能让各地更多的同学感受到电影节的气氛。”主办方如是说。
参赛影片
风格百花齐放
来自五湖四海
据介绍,今年将有2005至2006年度的30部优秀国产影片登台亮相,角逐各大奖项。它们来自两岸三地、风格不一。
有票房号召力强大的《如果·爱》,有比较新锐的《我们俩》、《芳香之旅》,有刚刚上映不久的热门影片《上海伦巴》、《阿司匹林》、《女人、女人》、《无穷动》,还有未在全国公映的《血战到底》;《天狗》是要震撼观众的,《杨德财征婚》是让人捧腹大笑的;《一轮明月》,饱含文化意味,《静静的嘛呢石》、《阿娜依》,充满民族风情……民工的爱情,京剧名家的传奇、网络少年的故事,竞相参赛。
据悉,超过半数的影片将在放映后举行见面会,主创人员和大学生届时将面对面进行交流。
新看点
手机影片亮相
重“大学生拍”
电影节组委会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研一学生姚思江对记者说,“‘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是电影节的传统,电影节的评委中,就有不少大学生。展演的对象,也是大学生——今年在继承这些的同时,可能更要突出‘大学生拍’。”
电影节中,有一项活动叫做“大学生短片大赛”。目的是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鼓励青年学子影像创作。从2000年推出以来,颇受大学生欢迎。今年,短片大赛在往年DV短片竞赛和动画短片竞赛的基础上,新增了手机短片的竞赛单元。
“手机电影是个新生事物。手机的拍摄功能,为电影找到了又一个新的媒介。我们想通过比赛,进行一些探索。”主办方说,“我们期待大学生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截至目前,已有400多部作品报名参赛,包括DV短片300多部,动画短片80多部和手机短片13部。
热闹背后
关注现实主义
不忘学术色彩
大学生电影节和其他电影节的不同,还在于在热闹的展播、见面背后的学术色彩。
据介绍,本次电影节的学术活动以研讨现实主义电影为主题,与高校展映、学生参与等环节紧密相扣。先精选《天狗》、《鲁迅》、《金牌工人》等8部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影片,在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6所高校进行展映,预计将有上万名大学生会参与到放映活动中来;热闹背后的学术研讨将邀请电影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电影创作者、电影发行放映人员等参加,学术研讨的主要内容将不局限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本身,而会延伸到大学生视野中的中国电影创作认知、现实感悟,并且设置大学生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者、专家学者之间直接的交流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