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航集团自主研制山鹰高级教练机
最新的“国家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显示:贵州省“科技产出”排名全国第13位,“技术成果市场化”排全国第6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排全国第14位。
创新之花 次第开放
以时间为经度,回溯我省自主创新的前进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组数字: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省共发表科技论文12512篇,2003年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是全国同期增长最快的十个省市之一;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95项,其中有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专利授权达到3638项,其中发明专利506项,分别比“九五”增长55.2%和332.4%。
以空间为纬度,浏览我省自主创新的累累成果,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画:在乌江之滨,创建了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研究和应用体系的油菜育种基地繁花似锦,系列品种已在长江流域累计推广4200多万亩,创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从黔中腹地的贵阳,到黔北的遵义,一条新材料产业带初具规模,聚集起一批优势产业和企业集群;依托自主创新科技进步,一座座桥梁成功飞架于深谷大川之上,天堑变通途,贵州成为中国的“桥梁博物馆”;在乡村,33个品种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成功建立;在城市,118家制药企业通过GMP改造,以贵州省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形成了资源、药物、活性筛选为一体的创新药物研究体系,共同构成了一条集“研究、开发、产业化”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创新链,贵州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论证并挂牌的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微硬盘、片式元器件、CDMA手机、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制品、大型采棉机、新型内成膜卷绕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铝工业成套技术装备和大型CO2超临界萃取装备、高精密陶瓷真空灭弧室一件件创新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攻城略地,尽展风流……
自主创新之花正在黔中大地次第开放,贵州已经托起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技术、中药现代化、电子信息等一批区域特色产业,自主创新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日渐显现。
敢为人先 志在超越
“十五”期间,是贵州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4%,出口交付额年均增长50.1%,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5.4%,实现利润2.71亿元。
上世纪末,贵航集团一度面临效益下滑、人才流失的窘境。是一种敢为人先、志在超越的勇气,使贵航集团开创了自主创新的新天地,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21世纪初,我国急需研制适合第三代战斗机训练需要的高级教练机,这是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2001年1月,贵航集团公司董事会决定————自筹资金、自担风险,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自主研发一般需要十年时间方可完成的全新高级教练机———山鹰。
此时,被列为集团“一号工程”的新机研制没有国家资金的投入,集团设计队伍中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凤毛麟角。很多人认为,新机研制对于处于人才流失之中的贵航集团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贵航集团决策层知道,一号工程是贵航集团在中国航空工业占有一席之地的最后一次机遇。集团开始了一场新高教研制的“生死决战”。
在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后,贵航集团8个月完成了设计发图;3个月完成了模具设计和工装制造;3个月完成了部装任务;3个月完成了总装首飞。17个月后,山鹰腾空而起,创造了新机研制用时的新记录。
瞄准“高、精、尖”大力自主创新,贵航集团获得“凤凰涅”的浴火重生。除山鹰教练机外,用于“神舟六号”的航空航天器操纵系统核心部件————液压泵和大型自走式采棉机、涡轮喷气发动机、汽车控制系统、无人机等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集团当家产品,无一不是自主创新的结晶。
市场导向 集成创新
贵州省科技厅厅长于杰博士说,集成创新是贵州省未来15年科技创新的主要模式,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以及由此确立的竞争优势,远远超过单项技术突破的意义。
贵州面对整体科技实力不强、短期难以实现整体性跨越的现实,集成创新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当贵州华城楼宇开发出可节能30%以上的革命性的高效节能控制系统;当振华集团开发出中国品种最全、技术含量最高的片式电子元器件;当贵州造纳米材料成功闯入国际市场;当汇通源泉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崭露头角———以市场为导向、融合汇集各种相关技术成果、在局部领域重点突破、形成贵州特色的集成创新之路,越走越宽敞。而集成创新对加快经济发展立竿见影的成效,也在这些产品的涌现和企业的勃兴中得到诠释和实证。
在以集成为主要特点的贵州材料技术创新基地,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开发、产业化创新链条已形成,通过集成整合多学科技术取得11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生产,孵化企业6个,多种高性能改性聚合物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高性能农膜、军工等行业。
面向市场需求,基地采用现代企业的构架和运作方式,有效地整合了资金、技术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自行研发的纳米氧化锌等生产成套技术成果,作价1975万元与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合资,总投资5000万元建立了年产1000吨纳米粉体生产线;以技术、资金入股合资建立的“贵州凯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8000吨的聚合物共混改性生产线,生产的汽车保险杠专用料在上汽通用五菱的使用量已占60%以上,弹药包装箱专用料目前被作为我国陆、海、空军选用的聚合物材料批量使用;以技术、资金入股建立的“贵阳群建塑胶有限公司”和“遵义群建塑胶有限公司”目前已分别成为海尔冰箱、海信电视相关注塑件的主要供货基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以上。
在贵州,集成创新还被广泛运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上。以宏福和开阳等磷化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群,正在依靠技术集成向产品的深加工、规模化方向发展。
招商引智 核心突破
南方汇通微硬盘的崛起,使业界惊呼:贵州作为中国微硬盘研发生产基地,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初,微软公司在中国的第10个技术中心落户贵阳的消息,再次令业界刮目并乐观预见:与微软的联姻,贵州软件产业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以开放的心态,更以开放的举措,引进世界最前沿的核心技术、高科技人才和企业,是西部贫困省份贵州成为全国高新技术成长速度最快地区的有力支撑。
让我们将目光暂时从那些炫目的成果中移开,投向更耐人寻味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过程。
当年,美国磁源公司携世界领先水平的微硬盘生产技术,在国内外寻找能够提供产业化资金的合作伙伴。其时正是“9.11”之后,美国高科技产业遭受严重冲击,NASDAQ股市崩盘,而国内一些沿海发达地区对微硬盘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就是在这个时候,贵州利用一个具有很强说服力的、能够有效弥补美国高科技公司共同管理模式缺失的模型,拉来了微硬盘产业当中最出色的团队。
引进了,还要吸收,还要再创新。在第一片2.4G微硬盘下线后,更小尺寸、更大容量的贵州造微硬盘不断推出,形成了自己的产品系列。从南方汇通微硬盘公司1.0英寸微硬盘的量产成功,到1.8英寸微硬盘成果发布,以及金阳硬盘技术研发中心的建立,贵州省的微硬盘研发和产业化已经在业内形成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再来看微软贵阳技术中心的诞生。微软公司和贵阳市政府的合作,从前期考察、签订谅解备忘录到正式签约,耗时仅4个月,这是微软与之前9个省市的合作中从未有过的速度。
效率源于充分的准备和诚恳的态度。省信息产业厅、贵阳市把自己摆在服务者、引导者的位置,搭建起一个政府、跨国企业、本土企业“等边三角形”的稳定合作关系。这一模式正是微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落户贵州的重要原因。微软贵阳技术中心建成后,将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打造软件研发和生产、服务、咨询、培训四大平台,从而推动贵阳市乃至全省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
通过部分核心技术的突破引领高新产业快速发展的方式,被专家称为“贵州模式”,甚至引起了联合国工业组织的强烈关注。国家信息产业部称,贵州模式在整个西部地区借助新经济平台跃上发展快车道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奚晓阳 王宁 张益 宋黔云 杨春凌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