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北京人”不可承受之“高”
■聚焦北京高房价(一)■本报记者 谢丽佳
4月3日,北京市建委公布,今年不同级别土地上的普通住房平均交易价格标准都不同程度上调。其中二、三级土地的普通住房交易价格标准都上涨了千元以上。
而此前,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2005年北京商品住宅期房均价达到6725元/平方米,超过了上海公布的6698元/平方米的商品住房销售均价。
关于北京房价上涨的话题再次升温。什么样的需求支撑着房价不断攀升成为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多名北京居民,以探究高房价之下普通百姓的购房意愿。
高房价破碎“买房梦”
“我现在已经彻底打消了买房的念头。”记者刚提到“买房”这个字眼,30岁的出版社编辑程书华很快甩出了“答案”。
程书华告诉记者,尽管她参加工作已经有7个年头,但相较北京高昂的房价,自己的那点积蓄简直是杯水车薪。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还憧憬着买一套房子,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面积不用大,一个小一居就可以。但在工作两三年以后,就不再抱有这样的想法。”程书华回忆,1999年大学毕业后,就步入出版行业。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才1000元,她记得当时亚运村一带普通住房的价格大概是每平米4000元左右。
虽然自己的收入和房价差距很大,但她觉得工作几年、有一定资历了,收入肯定会提高,到时应该有希望买一个“小窝”。
两三年之后,当程书华的工资涨到两三千时,北京城区普通住宅的房价也涨到六七千。
“房价涨得太快了!”程书华说,几年的独立生活让她理性地意识到,自己的工资再怎么涨恐怕也很难赶得上房价攀升的步伐。于是,她开始慢慢卸下买房的思想包袱。
后来几年房价的涨幅证实了程书华当初的想法。她告诉记者,现在出版行业不是很景气,自己的月薪目前只有三四千元,而北京城区内的房价已经涨到了近万元一平米。收入和房价之间的差距甚至比刚毕业那会还要大。
“现在肯定买不起房子,就继续租着房吧,反正也习惯了。”程书华说,工作的这7年,她一直和别人合租房子,既省钱还能有个伴——虽然每月800元的房租,还是会让她心疼。
程书华告诉记者,她的同事大多和她一样,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有着相同的生活状态——单身、租房、买不起房。
同事们觉得北京现在的房价高得太离谱,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将来这种矛盾突显,说不定政府会通过限价、建低价房等方式来降低房价,到时候可能有希望买到房子。
“不过,这个过程会很慢,谁知道呢?走一步看一步吧!”程书华说,不想考虑那么多,反正没房日子照样过。
“女孩子可以不用考虑买房,但男人一定要买房,这是男人的责任。”
29岁的郑杰(化名)虽然单身,但对买房却有一股近乎固执的执着,这种执着源于他所秉持的传统家庭观念。他认为,男人必须先买房,才能考虑成家。
为了有足够的财力买房,他去年离开了工作4年的贸易公司,和朋友合伙创建了一家自己的外贸公司。
“其实在以前的公司待遇还是不错的,一年的工资加项目提成,收入能达到七八万。”郑杰告诉记者,除此之外,公司还为他和另外一个同事提供了一套两居的住房并且配备一辆小车供他驾驶。
“说实话,我比很多人幸运,起码不像我的一些朋友经常为租房发愁。”尽管如此,郑杰还是觉得和别人合住有诸多不便,终究还是要买房。
北京城区内大大小小的楼盘郑杰没少咨询,也托过一些从业房地产的朋友打听一些经济适用房项目和价格便宜的楼盘,但常常是贵的买不起,便宜的买不到。
“经济适用房就不用谈了,通过普通途径买不到。还有一些低价楼盘,刚开盘就被抢购一空。除非摸准了开盘日期及时购买,否则很难买到。”郑杰告诉记者,去年国美明天第一城开盘没几天,他去售楼处看房,就被告知房子已经售完。
最后,他想通了,与其成天四处打听便宜房子,不如多赚点钱买个地段好、面积大的好房子。
“就这样,我才有了自己单干的想法。”郑杰说,内心挣扎了很久,他选择创业。为了节省开支,他和合伙人没有选择价格昂贵的写字楼,而是在四惠附近的一个住宅小区租了一套两居室作为公司的办公室。为了顾及公司形象,和客户洽谈项目时,他们都会临时租一间写字楼会议室作为接待地点。
郑杰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单位收回了住房和小车,为了省钱,他不得不住在办公室。为了节约开销,公司没有额外聘请员工,只有他和合伙人总共3名成员。郑杰一个人要干三四个人的活,除了联系业务,收发传真、电子邮件,还要拟定计划书,应酬陪客……不是奔走于各个城市,就是没日没夜地翻阅资料、写计划书。
然而,公司的运营状况并不像当初预想的顺利。因为没有关系、背景,仅凭3个人以前工作积累的资历和人际资源,郑杰的公司步履维艰。
郑杰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只接到两单生意,而且只有一个项目的收费到帐。
“前几年积攒的收入已经所剩无几,我的买房梦已经渐行渐远。”郑杰说,自己现在没有能力,也无暇考虑买房的事情,所有心思都放在公司。而且,他认为,现在北京的房价高的有点不正常,指不定哪天会和上海一样“缩水”,这个时候买房也不太明智。
逃离北京 躲避高房价
与很多希望扎根北京的北漂族不同,年近30的刘裕和王芳(均为化名)夫妇居无定所,总是随着他们创建的建筑设计公司所接的项目,巡回于各个城市。
从刘裕口中,记者得知,夫妻俩在大学毕业两年后在广州创业,随后,因为接到设计项目,相继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停留过少则半年多至两年的时间。
去年春天,接到朝阳区一个房地产项目的设计工程之后,夫妻俩从上海“移师”北京,在国贸附近的写字楼租了一间100多平米的办公室。
“做完这个活,如果接不到其他项目,我们就离开北京。”王芳对记者说,尽管他们一直在考虑选择一个一线城市扎根生活,但绝对不是北京。
北京的房价太高,写字楼和住房的价格已经超过了上海,不论是创业成本还是生活成本花费都太大。她跟记者做了个比较,他们去年在上海虹口区租用的写字楼,每平米每天只要2元,而现在北京租的这家写字楼,租金要3.2元每天每平米,一个月下来,光租金每月就要多花4000多元。他们对记者表示,除非能够寻求到很多发展机会,否则北京实在不是一个适合创业、生活的城市。
同样是去年来到北京,24岁的张健(化名)则是为了寻找毕业后的第一次工作机会。
由于自己毕业的湖北某高校并不知名,张健只能在舅舅的引荐下,进入一家经营电视转播设备的私营公司工作,月薪只有1500元,每月还要拿出500元来支付在天通苑租住的房屋租金。
“我不会在北京长呆,在这里谋生太艰难。”张健对记者说,虽然来北京不到一年,他已经感觉到无法融入这个城市。而这种感觉最直接地来自于收入和居住成本之间的巨大差距。
“房价这么高,我想租个离单位近点的房子,都负担不起,更别奢望买房了。”张健说,既然没能力在北京安家,勉强留在这里,吃苦的还是自己。还不如到二线城市寻求发展。
他告诉记者,打算先在北京工作几年,积累点从业经验,把电视转播设备经营的套路摸清,然后回武汉或者其他二线城市“安身立命”。
从未做过“买房梦”
“买房?开玩笑吧!我连做梦都没想过买房!”51岁的离异妇女王未蓉对记者向她提出是否有购房意愿这个问题,一时惊诧地有点反应不过来。
“如果我有能力买房,何苦还和儿子挤在这间9平米的小平房。”在宣武区留学路41号院里,王未蓉领着记者参观了她的“家”——一张床、电视柜上摆放着一台电视、一个衣柜,就把整间屋子塞得满满当当。
“我和儿子一个睡床,一个睡地,还能凑合着住。”王未蓉告诉记者,她原先住在大栅栏,2004年标准租腾退以后,向房管所争取租住了这间公房,但该平房的承租人是她的弟弟。这就意味着,即使该处拆迁,获得补偿的人很可能是其弟弟,而不是她。到时她和儿子恐怕连栖身之所都没有。
“想到这点,我就揪心。但日子总要过下去,我时常强迫自己尽量不要想,毕竟这个问题还不够紧迫。”王未蓉告诉记者,目前摆在她面前、最让她头痛的是儿子已经24岁了,有一个交往了几年的女朋友,如果他们要成家,小两口的新房安在哪里?
“我现在压根不考虑成家的事情。”王未蓉的儿子张伟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己旅游专业大专毕业已经两年,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现在跟着一些民间协会舞舞狮,赚点出场费。
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场演出的收入是50元,但表演的活不多也不固定,因此,常常是朝不保夕。母亲今年的退休金涨了,每月能拿到900多元,母子俩的收入勉强够两人维持生活。哪还有条件去考虑多余的事情
“像我们这样的人,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吧。”张伟卫说,现在好歹有个房子遮风档雨,日子总算能挺过去。我和母亲就担心,一旦这里拆迁,我们何去何从。
“说实在话,吃穿用度可以省着点,我们的收入能够凑合度日。但买房是从来没想过的。”王未蓉说,北京的房子这么贵,靠她那点退休金,一辈子都甭提买房。看看儿子现在的经济状况,这辈子估计也难挣出一套房钱。
母子俩告诉记者,假如日后拆迁,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让他们继续租住公房——两间小平房,或者一间可以隔成两间房的大一点的平房,只要能让小两口单独有间房就成。
“平房就可以了,我们不要求住楼房。”王未蓉说,住平房只要交点租金就可以;楼房还要交物业管理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