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引导广大高校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把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选择,到基层建功立业,近日团中央、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人事部、全国学联共同组织了“青春的选择”大学毕业生基层创业先进事迹报告团。
报告团的8名成员全部来自基层,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投身祖国建设,扎根基层,艰苦创业,与祖国共奋进的时代风采。
近日,我们组织采访了报告团中的部分成员,希望他们的经历和思考能带给读者一些启示。
8年前,当燕君芳从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时候,她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放弃留校当老师的机会,自己开了一家小门市部经营饲料和兽药。很多人觉得她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选择去自主创业的,其实这是她深入思考后作出的选择。
燕君芳说:“当老师很稳定,家里人也坚决反对我放弃留校的机会。但我总有那么一种冲动,想自己做点事情。我不光想着改变自己,还渴望去改变我的家庭,我们的村子,甚至是整个西部农村。”
燕君芳靠一个经营饲料的小门市部白手起家,逐渐进入种猪繁育、商品猪养殖、猪肉深加工等领域,现在已经建立了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并自任董事长。在外人看来她无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会有人由衷地称赞她当年作出的选择是何等英明,燕君芳却说:“不管是当初还是现在,别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我只是做了我自己认为应该做的,并且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在燕君芳的眼中,仿佛困难是不值一提的。她说:“从一开始,我就摆正了自己的心态,认定了这就是我最想从事的工作,我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它,自然而然就有了奋斗的信心和动力,不知不觉之间许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
燕君芳作出选择的勇气和她长期扎根农村的坚定信念,来源于她对农村的了解和对农民的感情。燕君芳在农村长大,以前,她只要到了养殖户的家里,都要忙里忙外帮着干活;后来企业大了,燕君芳出钱培训农民,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知道养猪也能发财,农业也能致富。燕君芳说:“其实农民都是非常实在的,你只要对他好,就一定会得到他的认可。”
在企业日益壮大的今天,燕君芳坦言,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她的企业发展的瓶颈。燕君芳说,她的企业每年都会招入十几个大学生,但是要想引进高素质的毕业生却很难。“地区差距太明显。不要说跟北京、上海比,就是跟西安比,杨凌这个地方吸引力也相对小得多。”燕君芳说,即使是招进来的大学生,也有许多对从事养殖业心理准备不足,往往在养猪场干了几天就想撂挑子走人。
“选择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企业,就要从心底里为它付出。”燕君芳感到今天的大学生在就业重压之下,心态正日趋浮躁。她说:“年轻人应该找准自己的目标,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有了目标之后,再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做,只要能坚持下去,结果都会非常好。”
“幅员辽阔的西部、成长中的企业,都是非常好的平台。每一个新来的大学生,只要有才华,就一定有机会展示出来。”燕君芳希望自己当年作出选择的那份决心和勇气也能感染今天为数众多的被找工作所困扰的毕业生们。
本报北京4月11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