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心目中,大部分城市的市长电话往往形同虚设,没啥大用。但郑州市市长电话却是一个例外,据媒体报道,这个市的“市长电话”不仅名副其实,而且真正能够监督社会和政府部门,解决百姓关注的实际问题。
郑州的市长电话为何会产生如此良好的社会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是该市出现了一位关键人物———市长电话室主任龙同胜,由于他积极有效的工作,市长电话名至实归,由“虚”变“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高效运行的、规范化的制度,市长电话发挥作用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了。
看了郑州市市长电话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首先,“权限”是经营出来的。作为一个只有10多名工作人员的副处级单位,“市长电话”在一个城市政府部门中的排名、地位都不够“显赫”,但一心想有所作为的龙同胜找到了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多数城市的市长电话只有协调权,没有处置权,这本身意味着市长电话的“权限”很小,但同时也意味着可以作为的空间很大,关键看如何“经营”。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市长电话”代表市政府对“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政府部门点名批评,在媒体上曝光。市长电话的权威树立起来了,政府服务百姓的渠道更加畅通了。其实,多数城市的市长电话所面临的环境、体制与郑州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如果只等着上面把“权限”分配下来才去行动,恐怕就难以作为,这也是许多市长电话“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
其次,制度是人创造出来的。现在有许多政府工作人员在说到工作不力的原因时,常常说“体制不顺”、“制度不健全”等,这样的原因确实存在,但绝不是根本。由于龙同胜的努力,郑州市实现了“市长亲自接市长电话”,市政府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规定,每月由市长或一位副市长、市长助理接听一次;由秘书长或一位副秘书长接听一次,每次最少一小时。真正实现市长电话“制度化”。这是一个实质性的进步,在这个跨越中,如果没有人的努力,是不会出现这个结果的。因此,制度与人是相互作用的,制度建设和干部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样重要。
另外,制度建设也需要“降低成本”。郑州市长电话之所以壮大,是因为它寻找到了一个制度的“空间”,为各方提供“低成本行政途径”。每个城市的市长电话都是一种现存的行政制度,它本是政府领导与市民百姓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是依法行政的一个途径。这项制度本身存在着许多合理和可取之处,关键是如何发挥其作用。有些制度本来是好制度,关键看是什么人来运作、执行。(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