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将组织自愿者到无居民海岛寻访,与科研机构联手开展课题研究,利用绿化地保护种植珍稀物种 我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跟随环科所和厦大海洋与环境学院的专家,出海进行厦门海域环境与海洋底栖生物调查。 拓比 供图
本报讯 (记者蔡恺刘丽英)近一年前的一项活动,到现在还有不少环保人士响应,提供了许多珍稀物种的新线索。因此,本报和市科技局决定:继续开展“保护本土珍稀物种”的活动。今年,多项活动将把这一行动引向深入。
发现大量珍稀植物
保护本土珍稀野生动植物已成为不少环保人士自觉自愿的行动。他们曾走遍厦门陆域边界,找到了许多珍贵物种并进行分类整理。
厦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的拓比说,他们曾在岛外山区,发现了一个药用植物宝藏:蔓石松(伸筋草)、塞莓、忽木、万毒虎、多掌榕、五指毛茶、龙麟草、砂仁、马兰花、三丫苦、鸭掌柴、蓝天竹、海风藤、野菊花、威灵仙、加冬(重阳木)……这些药用植物品种在厦门岛内已近灭绝。
在岛内的一处溪谷,志愿者发现了一株野生刺桫椤。根据这株刺桫椤颈部保持完好的叶柄及叶樵推算,树龄在100年以上,表明一个世纪以前,厦门本岛的人为活动还未太多地深入到山地区域。志愿者还向有关单位提出了在厦门建立惟一的陆域自然保护区的建议。
活动引发各界关注
去年的“保护本土珍稀物种”活动,本报先后以专题、专版的形式,对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共计发表相关文章30余篇。
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不仅挖掘出了大量厦门本地及闽南本土的珍稀濒危物种,还促进了保护行动的开展。例如金定鸭、八卦芦柑等,其保护和发展已引起了许多部门和企业的关注,类似的议题还有:从保护本土优秀香樟进而发展厦门的香精产业等。不少市民还积极提供珍稀物种的线索和保护方法。
今年的活动亮点更多
今年的“保护本土珍稀物种”的活动呈现更多亮点。除继续悬赏征集珍稀物种线索外,我们还将组织自愿者登上无居民海岛寻访珍稀物种,与相关科研机构联手展开课题研究,利用绿化地等保护种植珍稀物种等。
5月下旬,每年一度的“科技周”期间,活动还将邀请各方专家组成顾问团,请专家们对征集到的品种进行鉴定、分类,提出保护措施和建议。我们希望,能借由我们发起的活动,拟定珍贵本土物种的保护名录,寻找和建立保护基地、原产地保护等。同时,我们也希望能通过建立基金会,向社会各方募集资金,成立珍稀特有生物资源保护库。
寻找与保护本土珍稀物种
主办 市科技局 厦门晚报
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
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
厦门涌泉集团有限公司
线索征集热线:5589999
寻找物种回顾
鹰爪花有望开遍鹭岛
在海拔700米的山上棕包梨找到成长乐土
试管保护天宝矮蕉基因
链接:
我的百草园就是试验田
花絮:费尽心思找来的苦楝并不稀罕
两个月后,高山上见到皂荚树(来源:厦门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