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吟低诉“波萨诺瓦”风
当全世界都在关注巴西的国内局势,而最后被传唱的却是政治意识并不浓的波萨诺瓦。它就像是硝烟之中传来的清新的吟唱,代表着人们渴望自由的倾向。
撰稿/孙孟晋
有个圈内朋友和我说:他们要做第一张华语波萨诺瓦(Bossa
Nova)唱片。 我马上联想到东瀛的国际级女歌手小野丽莎。小野丽莎对于中国乐迷已经没有任何神秘感,大家最多思索是否将她新近所出的《浪漫拉丁》(1、2、3)都收入囊中,亚洲人适合演唱与聆听这种飘柔、悦耳的旋律。不久,去年日本最佳爵士女歌手、波萨诺瓦的新葩——玛雅将出现在上海国际爵士周上。
在巴西的波萨诺瓦成为国际语言之前,它身上有很多焕发青春魅力的砝码。优雅美人、南美轻音乐、巴美文化交流使者……诸如此类的形容可以罗列一大把。但我相信没有那首“来自英潘玛的女孩”,就没有往后的波萨诺瓦的风行。记得我听到的第一首波萨诺瓦入门曲,正是这首英文部分由一个漂亮的家庭主妇临时担纲的金曲。
这个漂亮的主妇——爱斯特·吉巴托(Astrud Gilberto)完全是和她的丈夫乔安·吉巴托(Joan
Gilberto)夫唱妇随的,严格地说,乔安·吉巴托是用葡萄牙语发明了这种耳语一般的轻吟低诉。就像Ry
Cooder发掘了古巴音乐,发掘巴西波萨诺瓦的是美国籍作曲家Gene
Lees,这个人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创造力,也就做了一件大好事——巧妙地把波萨诺瓦推荐给美国爵士乐手。
当著名爵士萨克斯演奏家Stan
Getz和巴西音乐家录制“来自英潘玛的女孩”时,才发现乔安·吉巴托根本不会唱英文,为了打上美国排行榜,只能把陪他而来的老婆送到麦克风前一试。后来,人们一提起波萨诺瓦,就把乔安·吉巴托称为它的父亲。其实,波萨诺瓦之父应该是Antonio
Carlos
Jobim。他的地位好比巴西的乔治·格什温,他将美国西海岸爵士、南美桑巴以及早年在巴西流行的丁班胡同流行样式结合在一起,创立了波萨诺瓦的乐风。
只能这样说,如果没有南美人气质里的惬意与闲散,就没有波萨诺瓦。同时,它也是美国音乐文化流入巴西的结果。若干年后,Antonio Carlos
Jobim走到前台,一边弹钢琴,一边将他的音乐儿子完整地交代给大家。但早在1958年,他找到了他当时的御用歌手、那时属于无名之辈的乔安·吉巴托,后者用嗓子将他的音乐风格诠释了出来。所以,也有将他们两人并称为波萨诺瓦之父的。随着一部电影《黑色奥尔浦斯》的流行,美国观众开始对Antonio
Carlos Jobim和他的音乐产生兴趣。
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波萨诺瓦成为国际性的音乐时尚。此后无数爵士音乐家借用了这种乐风,但最早感兴趣的除了Stan
Getz以外,便是吉他手Charlie Byrd。这里,不得不提60年代中期发生在巴西的一场音乐革命——以Gilberto
Gil为首的音乐家发起了Tropicalia运动,Tropicalia是一种糅合了桑巴、波萨诺瓦、摇滚和民谣的音乐形式,更是一种反独裁政府的政治意识。当全世界都在关注巴西的国内局势,而最后被传唱的却是政治意识并不浓的波萨诺瓦。它就像是硝烟之中传来的清新的吟唱,代表着人们渴望自由的倾向。
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波萨诺瓦成了优雅女歌手的代名词。如今最活跃的几位都是女歌手,其中小野丽莎从事音乐和她10岁前在巴西居住有关系。而乔安·吉巴托的女儿——巴蓓尔·吉巴托Bebel
Gilberto是当代波萨诺瓦的另一位“女皇”,她成名后开始和纽约音乐圈的David Byrne、Laurie
Anderson频繁合作。而法国女人Helena则玩起了带电的波萨诺瓦。
休闲的沙发音乐带动了又一波的波萨诺瓦风,但是,人们并不会记得巴西那个血与火的年代,也未必记得它作为音乐使者的背景。当轻盈是一种节奏,波萨诺瓦可以打发也许并不精彩的日子。这成为另一种时尚,如此而已。■
|